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超聲心動圖醫師中長期規范化培訓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系統規范化繼續教育是超聲心動圖醫師提高技術和業務能力的重要方式,多元化教學方式是培訓成功與否的關鍵。本文探討多元化教學在超聲心動圖醫師中長期規范化培訓中的應用。
關鍵詞超聲醫師;規范化;中長期培訓
規范化培訓作為醫學生畢業后繼續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際上發達國家通用的醫學教育模式,也是我國醫師培養的策略[1],對引導醫學生成長為合格的臨床醫師,保證其專業水準和醫療服務質量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超聲心動圖醫師繼續教育不僅要學習基礎理論,更應注重臨床技能的掌握,在實踐中不斷提升臨床思維能力。我院中美杰斐遜教育中心和空軍軍醫大學繼續教育學院聯合建立的繼續教育培訓基地有近5年的教學培訓經驗,現將關于超聲心動圖醫師中長期培訓經驗及多元化教學法介紹如下。
一、規范化培訓的整體設計
與以往傳統繼續教育模式進修或短期的培訓不同,本培訓基地超聲心動圖醫師中長期規范化培訓每期培訓時間為4個月,并采用小班授課(每期40~60人),實行教員負責制,設置嚴格的考試制度。根據學員的超聲基礎分為初級班和提高班,初級班培訓重點是使學員能準確診斷心臟和血管的常見病、多發病;提高班在初級班的基礎上,使學員能初步掌握復雜心血管疾病的診斷與鑒別診斷要點,并對心血管超聲的新技術有基本掌握。課程安排貼合超聲心動圖的臨床需求,并結合以往培訓過程中學員的反饋意見不斷完善,應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將其設置為四大模塊:理論大課、示教小課、操作實習、臨床見習;并在培訓過程中結合全球最先進的模擬人教學機示教,以提高學員的操作水平,促進教學方式的改進。
二、多元化教學法在規范化培訓中的應用
1.理論大課:主要以PBL教學模式為主。PBL教學模式是以問題為中心導向,學生為主體,圍繞某一專題進行分析研究,獲得相關知識的教學法。該教學模式能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并且維持和促進學習熱情,注重臨床思維的訓練,強調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理論大課除PBL教學模式以外,還以傳統教學法作為補充,教員通過豐富的肢體語言,大量形象的動態圖像,精美的幻燈設計,在講授心血管常見病、多發病的環節,用較短的時間使學生掌握其診斷和鑒別診斷的要點。本基地學員對所有理論大課的平均滿意度達95%以上。2.示教小課:主要以CBL教學方式為主。CBL是以病例為基礎的教學模式,是一種以培養和提高學習者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為主的科學的教學方式。以大動脈轉位為例,小課內容設計上均以病例形式出現,PPT課件中實時顯示不同切面的動態及靜態超聲圖像,對學員進行提問互動,調動學員運用所學的復雜先天性心臟病的診斷思路三節段分析法進行看圖思考,提高了學員的積極性、互動性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加深了學員對所學大課內容的理解。3.模擬人教學:本培訓基地還引進了全球領先的模擬人教學,模擬人教學是訓練學員運用標準的掃查方式對模擬人進行全面的超聲檢查,有助于學員掌握超聲圖像的采集方法及正常的解剖結構,利于學員掌握超聲心動圖的整體操作流程,是傳統培訓方法的有益補充。模擬人教學及練習結束后安排模擬人考試,進一步加深學員對所學知識的掌握。4.實踐操作:超聲醫學是一門實踐性和應用性均很強的學科,通過多上機實習可提高年輕醫師的實踐操作能力。本培訓基地心血管教學組制定實習輪轉表,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輪轉,每組安排4~5名學員,并指定經驗豐富的教員進行帶教,學員必須獨立完成130例異常病例的檢查操作,并登記到冊,最后由帶教教員審核復查。在實習輪轉過程中,學員加深了對超聲成像基礎的認識,增強了對超聲圖像的辨識能力,實習是理論聯系實踐的良好方法。5.網絡平臺:隨著網絡的發展,微信平臺可以通過網絡快速發送和接收圖片、文字、語音、視頻等多種媒體信息,并支持共享信息,多人互動,共同學習討論[2]。本培訓基地每期心血管學習班均建有微信群,培訓結束后,學員與學員間、學員與教員間可通過微信群互動,將臨床工作中疑難及典型病例發至微信群進行學習、討論,突破了時間、地域和經費的限制,為基層醫師繼續教育提供了一種新途徑,效果良好,值得推廣,可作為傳統繼續教育的一種有益補充。
三、總結
隨著超聲心動圖技術的迅速發展,超聲心動圖醫師的繼續教育勢在必行,規范化培訓是其迅速成長的重要方法。多元化教學應靈活應用多種教學方法,如理論大課、示教小課、模擬人教學、臨床實習等,使其相互融合、互為補充。中長期系統規范化培訓對超聲心動圖醫師的培訓模式進行了一定的探索,值得在超聲醫師培訓中推廣,形成一套規范、標準化的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向茜,李勤,郭燕,等.我院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實踐中的思考[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4,27(4):553-555.
[2]孫宏英.基于微信群微課程的教師培訓模式構想[J].教育導刊,2015,17(3):80-82.
作者:朱曉麗 鄭敏娟 孟欣 劉麗文 單位:空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超聲醫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