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運動教育在高校乒乓球教學中實驗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將游戲理論貫穿運動教育過程中,在教學過程中著重展示真實的競技特點,通過創造良好的體育教學情境,使學生投入到乒乓球的學習過程當中,進一步提高教學效率。運動教學模式能夠將文化學習和實踐教學良好地融合在一起,通過游戲運動的方式使學生能夠在體育運動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和喜悅感,進而提高高校乒乓球教學的質量和水平。
關鍵詞:游戲理論運動教育乒乓球教學策略
1運動教育模式的概念
在20世紀80年代美國的體育學者提出了運動教學模式,旨在通過還原真實的體育競技運動情境,提高體育課程的運動體驗,在游戲教育的過程中引導學生獲得真實的體育運動體驗,進而產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和愛好[1]。運動教育模式主要包含運動季、正規比賽、最終比賽等概念,最為核心的就是運動季,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運動季一般都在20h以上。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通過固定分組、角色扮演等形式組織同學們進行運動比賽,通過分層教學模式給全班同學提供真實的競技情境,在游戲環節中模擬比賽的運動技能和運動策略,提高運動課程的教學效率。乒乓球是高校體育教學的重要內容,結合乒乓球運動的特點和規則,將運動教育模式引入到實際教學過程中,更能夠豐富乒乓球教學的趣味性。在高校體育教育改革的關鍵時期,引進國外先進的體育教學經驗和教學理念,更能夠完善傳統的高校體育教學模式,為推動體育教學改革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2]。
2實驗研究的對象與方法
2.1研究對象
為了優化乒乓球課程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在教學過程中采取實驗探究的方法,探究出更為高效的教學模式。在進行實驗研究之前,教師要確定好實驗研究的對象,根據試驗法則,將班級內部的同學分為實力均衡的兩個小組,一個是實驗組,另一個是對照組。在具體劃分的過程中,根據性別、年齡、乒乓球的基礎能力、學習能力等,進行公平公正的劃分,保證兩個小組的綜合實力處于同一水平。在劃分完實驗小祖之后,教師對兩組的成員進行實驗前的乒乓球測驗,將記錄完整保留下來,方便實驗結束后實驗結果的對照。
2.2研究方法
2.2.1訪談法。在進行實驗研究的過程中,通過訪談法可以借鑒許多前輩的經驗,為接下來開展實際的工作提供良好的參考案例。走訪當地高水平的體育教師或體育專家,通過與專家深入地溝通和交流,探討運動教學模式的可行性,從理論上模擬運動教學模式的教學成效,探討實驗探究的可行性[3]。通過與不同的教師、專家進行深入的探討,將搜集來的意見整理出來,并根據可行性的意見改善實驗探究的方法,進一步完善實驗研究的內容和實驗設計的流程。2.2.2設計問卷法。在社會調查中,問卷調查法是比較常用的一種方法,主要由訪問問卷、電話問卷、送發問卷等形式構成。秉承著問卷調查的設計原則,在調查問卷中提出一些客觀性的問題、主觀性的問題、檢驗性的問題等等,來保證調查問卷的回答是真實有效的[4]。在進行問卷調查的時,保證填寫調查問卷的人的自愿性原則,符合填寫問卷調查的要求。2.2.3對照教學法。設置教學實驗組和對照組,讓兩個組分別在實驗前完成指標測試,保證兩個組各項指標沒有明顯的差異,以分班教學為方法,對實驗組展開運動教育模式的體育授課,對對照組仍然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展開體育授課。在實驗過程中遵守之前指定的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每周共上兩個學時的課程,能夠在學期結束之前完成四十學時的教學任務量,保證基礎的教學內容。在對實驗班開始授課時,采用針對性的乒乓球運動教育模式進行授課,在課程初期設置簡單的教學內容,如握球拍的方法、準備姿勢、顛球等,保證實驗組的成員在熟悉了基本的體育運動之后,逐漸加大教學難度。在進行運動教育時,教師還要注意烘托運動氛圍,營造出良好的運動情境,比如在日常授課過程中,講述乒乓球的優良傳統、乒乓球的運動禮儀、乒乓球的比賽規則和比賽策略等。在日常教學中展現出乒乓球的趣味性,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加強專業技能的鍛煉,還要在運動教學的模式下,對學生的合作能力、抗挫折能力、身體機能、社會責任感等方面進行鍛煉[5]。
2.3研究測量工具
實驗研究的測量標準,由校內的其他體育教師充當考核教師,在征求了乒乓球專業教授的指導意見后,制定出專業的乒乓球評價標準,通過實際檢驗,將實驗研究的結果直觀地表現出來。除了對專業技能提高程度進行測量,教師還可以制作課堂教學滿意度調查表,根據大量的教學資料和專業的書籍,設置關于滿意度的問題,讓學生進行填寫。
3實驗研究的結果
3.1對照班與實驗班的技能差異
在教學實驗后對實驗組和對照組進行新一輪的專業技能測試,檢驗兩組成員對于正反手發球、一分鐘推擋技能的掌握程度,通過測試記錄的相關數據,將實驗結果展現出來[6]。通過觀察明顯的測量數據(見表1),在教學實驗前兩組成員一分鐘正反手發球的數據差距在0.05個之間,一分鐘推擋數據差距平均在0.2個之間,由此可以看出,兩個實驗小組的乒乓球專業技能在伯仲之間。在經過為期一學期的教學實驗之后(見表2),對照組一分鐘發球平均是6.15個,而實驗組的一分鐘發球數量平均是8.03個;對照組一分鐘推擋個數平均是47,而實驗組一分鐘推擋個數平均是51。通過明顯的實驗數據對比能夠看出,開展教學實驗前,兩組成員對于乒乓球的技能差異并不明顯,保持在同一水平線上,說明實驗組和對照組的綜合實力并沒有明顯的差異,符合對照的實驗條件;在實驗過后,運動教育模式下的實驗組成員表現明顯優于對照組,說明運動教育模式更有利于培養學生乒乓球方面的專業技能,能夠在短時間內培養學生的球感和乒乓球技擊能力。
3.2對照班與實驗班對體育教師與體育課的滿意程度
在進行教學實驗之后,讓兩個實驗組的成員填寫匿名教師滿意度調查問卷,通過對問卷內容進行分析,從人文性的角度上判斷兩種課程模式的優劣。通過調查問卷能夠明顯地看出對照班和實驗班對體育教師和體育課的滿意程度,方便教師對兩種教學模式進行直觀地分析。在數據對比上能夠明顯看出對照班在實驗前后對于體育課、體育教師的滿意程度大致相同,沒有太大的改變。而實驗班的調查結果則發生了相應的改變,對比實驗前的數據來看,經過試驗后的實驗班學生對體育課、體育教師的滿意程度明顯提高。在分析學生對體育課、體育教師的滿意程度的調查問卷時,教師能夠明顯感受到運動教育模式對于學生的吸引力明顯高于傳統的教學模式。在調查問卷開放性問題中,有同學寫道,“在運動教育模式之下,體育課程注重實踐教學,在練習乒乓球時沒有太多的規矩,可以讓我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練習,學習乒乓球更像是在打游戲,感覺很輕松”。由此可見,運動教育模式更受大學生的喜愛。
4實驗研究得出的結論
4.1運動教育模式提高身體機能
在實驗之前教師對兩組成員分別做了全面的檢查,在實驗之后通過對比數據發現,實驗班的同學們經過了一個學期的運動教育,在肺活量、脈搏和體重指標等方面與實驗教學之前有著顯著的提升。以此為對比的對照班則在一個學期的傳統教學之后,身體各項機能較之前沒有顯著的變化。由此可以看出,在運動教育模式之下,通過還原競技情境,更能夠激發學生的競技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進行自主的體育鍛煉,進而提高身體機能。4.2運動教育模式提高身體素質經過教學實驗,在校內體育運動會中可以明顯發現,實驗班的學生在一千六百米接力跑、一千米賽跑、跳高等方面都有了明顯的進步,而對照班的同學則不然。究其原因,運動教育模式能夠將課堂教學與課后鍛煉有機結合在一起,使學生潛移默化地養成自主鍛煉的良好習慣,讓實驗班的同學們不僅在課堂上積極進行體育競賽,還自發使在課余時間進行體育鍛煉,如賽跑、跳遠、乒乓球練習等。在運動教育模式之下,學生養成了健身的良好習慣,身體素質得到了顯著的提高。
4.3運動教育模式提高乒乓球興趣
在實驗過程中能夠明顯看出,對照班對乒乓球學習的興趣不高,在進行相關技能的學習時,更多時間是應付差事,對付考試,而實驗班卻不然。在實驗教學過程中,實驗班的乒乓球教學氣氛良好,學生對乒乓球運動都有很高的興趣。究其原因,還是得益于運動教育模式,學生既是課堂的學習者,又是課堂的決策者。在運動教育模式下,乒乓球課堂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通過讓學生自發探索、學習和互相交流,幫助學生樹立課堂主人翁意識,進一步提高學生對乒乓球運動的興趣。
4.4運動教育模式提高乒乓球技能
通過實驗前后的測量數據能夠明顯看出,實驗班所掌握的乒乓球技能明顯優于對照班。因為在運動教育模式下,班內體育教學往往是在體育競技的模式下開展的,實驗班的學生通常以組為單位,團隊意識比較強烈,在組間比賽過程中,運動教育模式不僅能夠激發同學們的勝利心,還可以培養組內同學互幫互助的良好品格。在分組教學的過程中,讓乒乓球技能熟練的學生帶動乒乓球學困生,通過組內成員一對一、多對一的專業教學,整體提高班內學生的乒乓球技能。由此可以看出,運動教育模式對提高學生的專業水平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孫春艷.微課在高校乒乓球教學中的實踐及思考[J].運動,2017(11):90,93-94.
[2]唐昊.高職院校公共體育乒乓球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科技資訊,2020,18(15):133-134.
[3]何景林.當前我國高校乒乓球體育教學的現狀[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9(2):131,146.
[4]肖雪楓,劉超,趙一平,等.表象訓練法在乒乓球發球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15(3):93-97.
[5]趙瑩瑩.高校乒乓球基本技法的訓練策略[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9(9):92,106.
[6]劉浩.高職院校乒乓球教學現狀與改進[J].福建茶葉,2020,v.42;No.219(3):241-242.
作者:黃恬馨 單位:福建信息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