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山地茶葉機械采摘技術應用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農業機械化及自動化助力我國農業高效生產,同時也體現著農業發展水平。近年來,我國農業機械化及自動化不斷發展,同時也存在著各種問題。文章對我國農業在機械化及自動化發展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研究,提出了相關對策,并對農業機械化和自動化的發展方向進行分析。
關鍵詞:農業發展;自動化;機械化;農機
當今我國農業生產水平快速提升,傳統農業生產模式不足以滿足生產需求,加強對農業機械化及自動化發展的研究對促進我國農業生產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加快農業機械化及自動化的發展更有助于農業技術的研發,改進農業生產模式,保障農作物的質量安全。而我國的農業機械化及自動化水平有待提高,農機的科學技術含量仍然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1農業機械化及自動化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1農業機械化及自動化發展呈現較大的地域性差異
我國地域廣闊,地形情況繁雜。由于科技水平、氣候條件、地區經濟、地理環境等差異,各地區的農業機械化及自動化發展程度出現較大的差距。例如,在我國沿海地區,特別是較為發達的地區,農業機械化及自動化發展水平較高;而中部地區,即使占有我國較大部分面積,其發展水平也不高;對于我國面積最大的西部地區,由于其地形多為山地,經濟科技水平較為落后等,農業機械化及自動化發展水平也較低,農機難以發揮最大的生產效益。
1.2農業機械化與自動化裝備市場結構不夠合理
當前,在農機市場,一些不合格的農機產品混入其中,劣質的農機零部件與農機自動化配件流入市場,導致農戶在使用此類假冒偽劣產品時,難以進行高效生產,且農機故障頻發,商家也未能提供及時有效的售后維修服務。加上市場監管能力不足,農機監管的制度體系不夠完善,也阻礙了農機的健康發展。再者,我國農業機械化與自動化裝備市場結構不均衡:大型農機較少,中小型農機偏多;簡單低端的農機多,而智能、機電一體的農機少;主要糧食生產作業農機較多,而其他產業的農機少;用于耕種收的農機較多,而用于秸稈處理、環境處理等的綠色農機較少。
1.3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戶科學技術知識水平較低
農業機械化及自動化的發展也有依賴于新型農戶,但是農民欠缺農業相關的知識文化及科學技術教育,許多鄉村缺乏農機自動化技術人員,掌握先進農機使用方法的農戶也是少之又少,這也是難以開展先進農機推廣工作的原因之一。也正因為如此,在農機使用的過程中,農機操作、保養及維修問題困擾著農民,使農民漸失使用先進農機的信心。
1.4農業機械化與自動化在發展中與農藝沒有形成較
好的對接我國地域遼闊,各地區田間種植方式差別較大,田間管理方式不一。由于農業機械化及自動化與農藝沒有形成較好對接,其間的聯合研發管理水平達不到實際需求,自動化管理水平更是比發達國家落后。在農機研發中,沒有注重不同地區應用農機進行各種農業生產的差異性,特別是缺乏對丘陵地帶農機應用和農業生產方式的研究。
2促進農業機械化與自動化發展的對策
2.1加強對農機生產、銷售的管理
要推進農業機械化及自動化的發展,做好對農機生產、銷售的監管工作至關重要。首先需要相關部門確立較為完善的農機生產制度,以高標準做好對農業機械化與自動化裝備生產質量的監督工作。同時需要促進農機生產行業合作交流,對惡性競爭行為予以處罰,保障農機市場健康持續發展。對于農機銷售問題,應加大對農機市場的監督力度,建立農機銷售投訴機構,維護農戶權益。而針對許多農民因農機價格較高而放棄使用農機進行作業的問題,國家應當對購買農機的農民及時發放相應的補貼,鼓勵農民使用農機。
2.2加大農業機械化與自動化的研發力度
目前,我國農機研發技術人才缺乏,農機產品質量優化、創新設計、難點突破還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在農機研發中可以將數字化設計技術運用在農機設計中,以減短設計周期,增加經濟效益,促進產品質量優化。還可以充分運用虛擬設計技術,這樣可以充分顯示農機的作業性能及其相關參數,便于技術人員及時進行優化調整,提升農機產品的穩定性,保障農機安全高效作業。研發過程中更需注重實地考察,分析不同地域農機的作業特點,研發出復合型農用機械,實現一機多能、自動高效等功能。
2.3大力培養新型農民
當今,我國農業生產模式多數是非大規模農場模式。在傳統的個體農業經營模式中,農民職業特點趨向于老年化、副業化,農民缺乏對先進農機的認識。對此,相關部門可以加強農業知識宣傳、教育工作,政府應當增加財政資助,積極開展農業機械化與自動化技術知識、田間管理技術、農藝知識等培訓活動,提高農民職業素質,鼓勵農民走職業化道路。
3農業機械化及自動化的發展方向
3.1農業機械化及自動化發展趨于多元化
農機向著種類豐富、自動化功能齊全的多元方向發展,滿足我國不同的農業生產需求,是當今農業機械化及自動化的發展趨勢。研發生產無人農用飛行器、采摘機器人、溫室生產機器人,以及適用于高原、丘陵地帶作業的農機等,解決我國農機發展不平衡問題,實現農業機械化與自動化向多元化方向發展。
3.2農業機械化及自動化向環保、精準方向發展
我國農業機械化及自動化的發展與“生態農業”主題緊密聯系。在農機研發中,例如其中的發動機,從動力結構優化到開發應用電能,總體上朝著低排放、高效率、低能耗的方向發展。再者,在自動化方面,農機使用高精度傳感器、視覺識別等技術,從播種到施肥,從除草到噴藥,再從灌溉到收獲,實現精準作業,提升工作效率與經濟效益。
3.3農業機械化及自動化的發展離不開物聯網技術
應用農業物聯網技術,可以對農業生產的每個細節進行全面的監控,將農機裝備與農業物聯網技術緊密結合,可以實現對農業生產的精確把控。對于農田管理,現代化的農機裝備配有物聯網功能后,農民可以在終端通過農業物聯網系統,控制農機完成相應作業,減輕農業災害造成的損失,快捷方便地進行農業生產。同時,在農機自動化的發展過程中,可控農機、無人駕駛也是農機發展的大趨勢。農業物聯網技術為農機自動化發展提供技術與數據支持。
4結語
綜上所述,在農業機械化及自動化不斷發展的時代,面對發展中出現的種種問題,需要政府部門、基層農民以及農機研發人員的共同努力。在科技發展的新時代,我國農業向著更加智能、更加全面、更加環保的方向發展,助力我國農業機械化及自動化快速發展,促進鄉村科技進步,加快現代化農業建設步伐。
參考文獻:
[1]白學峰,魯植雄,常江雪,等.中國農業機械化現狀與發展模式研究[J].農機化研究,2017(10):256-262.
[2]徐彬.農業機械現代化發展的重要性及發展策略分析[J].吉林農業,2019(17):41.
[3]秀艷.我國農業機械自動化發展現狀研究[J].南方農機,2019(17):66.
[4]王計新.數字化設計技術及其在農業機械設計中的應用[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9(5):168.
[5]潘少玉.農業工程中農業機械化發展的現狀及對策分析[J].農家致富顧問,2019(16):164.
作者:付登平 楊馳 杜傲 單位:畢節市農機安全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