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農機工業與農業機械化的融合發展思考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針對目前臨汾市農機工業現狀和存在的主要問題,通過調研分析和研判思考農機工業與農業機械化融合創新發展,提出了相應解決辦法和具體措施。要進一步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增強企業創新發展理念,夯實公共服務管理平臺,提升產品檢測試驗和管理服務能力,加快高端農業裝備研制開發和示范應用,推動農機加工制造技術升級改造,增強關鍵核心零部件自主研發能力。進一步增強農機裝備有效供給,提高農機裝備技術水平和核心競爭力,促進農機工業企業與農業機械化融合發展,推進農業現代化和農業機械化全程全面優質高效發展實施鄉村振興和可持續發展戰略。該研究對臨汾市農機工業與農業機械化融合發展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農機工業;農業機械化;融合發展
1臨汾市農機工業企業的現狀概況及其存在問題
目前,臨汾市農機工業現狀和存在主要問題突出表現為:第一,企業管理較差生產規模小。第二,企業受環境制約影響發展緩慢。第三,多數民間私營企業產品研發、試驗和投產過程中,僅憑經驗、憑手工感覺,不按規范工藝加工,大多不能按照規范檢測或根本沒有檢測設施。第四,企業產品粗糙技術落后。通過調研分析和研判思考農機工業與農業機械化融合創新發展,提出了相應解決辦法和具體措施。
2對農機工業與農業機械化融合發展的思考
依據《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為增強農機裝備有效供給,提高農機裝備技術水平和核心競爭力,促進農機工業企業與農業機械化融合發展,推進農業現代化和農業機械化全程全面優質高效發展實施鄉村振興和可持續發展戰略。
2.1加快開發研制高端農業裝備和示范應用
以節約資源、智能高效為重點,建構適用型和高端產品格局共同發展的產業模式,重點研發復式作業配套的新型高性能拖拉機及其耕整地機械、地膜殘膜回收與秸稈高效收集利用裝置以及大型高效聯合收割機等裝備。要引導農機工業企業與新型農業農機經營主體來對接,合理開展高端換擋動力和CVT無級變速拖拉機的復式耕整地作業機械、全程機械化玉米生產等項應用示范。
2.2加強核心關鍵零部件的自主科技研發力度
應該加快發動機及其智能系統和電液控制系統與傳動系統等核心零部件的產業化研發力度。發展大馬力拖拉機懸浮橋等零部件、動力換擋和CVT無級變速傳動系與國四階段柴油機,加快研究開發自主導航和農機智能控制與智能化精準作業裝置的作業監控技術等新型智能化控制系統,進一步建設好農機物聯網與大數據服務平臺等高級智能化管理應用系統。
2.3推動農機加工制的造技術升級改造
在有條件的農機工業企業大力推動建設農機數字化車間的智能工廠,合理運用機器人作業系統和高精度智能切割的數字化制造技術與裝備,加快建設柔性化和智能化的生產流水線;加快建設智能物流系統與智能檢驗檢測系統,提高產品在線控制和在線監測與全生命周期的質量追溯能力體系。合理運用新設備與新工藝,適時改造現有農機裝備加工技術及制造工藝,大力提升拖拉機CVT無級變速傳動系和動力換擋與大型收獲機割刀、割臺等零部件的加工技術水平與研制開發能力。
2.4提升農機產品檢測試驗和管理服務能力
建設產品虛擬試驗和檢測與驗證及其管理服務應用平臺,增強認證和檢驗檢測能力,形成面向行業服務的關鍵零部件檢測體系。重點開展拖拉機在線監測和變速箱試驗驗證,農機產品虛擬工程技術研發,大型收獲機清選系統和脫粒分離系統等核心模塊技術試驗,農業裝備智能化控制的技術匹配,大型收獲機的線下檢測等[1]。為此,只有實施以上針對性解決方案,進一步增加與提高農機裝備種類及水平,才有可能滿足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的需要,盡可能滿足主要經濟作物機械化生產的需求。顯著提升農機研發制造水平與產品質量管理能力,不斷擴大關鍵零部件和重點主機產品的市場份額,逐步形成具備較強國際競爭力的農機工業領軍工業企業。用來基本滿足玉米和小雜糧收獲機生產加工的需要,加速實現300馬力智能拖拉機和高速智能化多用途精密播種機等高端農機裝備的產業化,盡快填補上國四排放農用柴油機和液壓機械式無級變速箱與高強度農機車輪及其農機自動駕駛導航系統等關鍵零部件以及相關系統的國內空白,投入聯網運行農機智能化物聯網與大數據平臺的運行和維護管理。
3農機工業與農業機械化融合發展的對策
3.1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農機工業相對于其它工業產業來說是低收益產業行業,農機工業企業是服務于“三農”的基礎產業行業,其服務與受益的群體對象最終都是農民用戶。因此要求各級政府部門要把抓好農機工業發展作為民生工程來抓。一定要把農機工業企業盡快納入傾斜扶持的工業企業范圍,大力實行現代農業的產業化扶持性管理,并及時對獲得創新基金的農機工業企業項目給予適度規模的配套資金支持;要在經費上給予支持,對開發成功的農機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的單位和個人要給予獎勵,實施優惠稅收政策;要全面貫徹落實好國家、省對農機工業企業的各項稅收優惠政策,要對農機工業企業辦理發票核領與稅收減免等相關手續提供優惠優質的便民服務措施,做到能減免的要及時減免,能緩征的要緩征到底。同時,要對符合國家信貸原則與產業政策的農機工業企業研發試制的新產品及其新技術引進改造生產等方面給予適當的利率優惠和信貸支持與傾斜政策。
3.2大力增強農機工業企業的創新發展理念
對現有的農業機械工業企業經營者要進行相關培訓,以不斷提高其自身綜合素質,增強其經營管理能力。一定要引導農機工業企業轉型發展,硬件設施完善的大型企業,可以瞄準國內外的知名品牌農機生產企業與流通企業擴大招商和廣度招商,引進著名企業和知名品牌鳳凰落戶,采取聯合生產的方式,逐步發展壯大。在某一領域已經占領市場的企業要瞄準新工藝和新技術,立足高水平與高科技,樹起差異化和高起點的發展理念,進一步推進農機產品更新換代升級,提高農機產品核心競爭力,大力扶持并培育出自主品牌。一些小型企業可以在“專、精、特”產品上下工夫,依靠準確定位和專精于一類產品,在產品研發和品牌上下工夫,從而提高產品競爭力。還要堅持人才興企戰略手段,牢固樹立抓好人才就是搶到市場、搶到效益、搶到財富的新理念,立足農機企業廠情,采取各種有效方式并有針對性地引進和培養一大批具有創新意識和開拓精神的高精尖人才,盡快突破農機企業發展的人才制約瓶頸短板。還要合理制定相關激勵措施,大膽引進與及時培養一批農業機械企業管理和制造技術與市場營銷以及法律政策咨詢方面的高級人才,努力壯大投資理財決策人才隊伍,掌握農機行業新產品和新技術與新工藝發展的主動權,及時搶占制高點。另外,農機工業企業要與大專院校和科研機構及其技術推廣應用部門通力合作,積極建立雙方友好長期戰略合作共贏機制,熱情聘請科研機構與大專院校高級人才擔任農機工業企業技的術顧問,適時建立企業到新技術喝新機具與新工藝的培訓教學基地和研發試驗室室,快速搶占現代農業機械科研開發的制高點,積極解決農機企業面臨的制約短板與核心技術瓶頸,大力推進農機產品升級換代和技術創新發展。同時,要充分利用大專院校和科研機構的綜合優勢,掌握國內外農業機械先進技術與創新發展動態,來及時傳遞到相關工業企業[2]。
3.3夯實公共服務管理平臺
農機行業要根據農機工業發展形勢及企業的要求,逐步轉移服務管理的重點,進一步做好企業管理與技術雙升級的管理服務當中,搞好企業服務工作。對我市農機工業企業發展現狀進行分析研判,適時組織農機企業參加一系列相關課題研究開發和專業論壇與推廣培訓等有關活動。
4促進我市農機工業科技創新發展的措施
為了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科技創新政策和農業農村部關于促進企業開展農業科技創新的具體指導意見,以及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全國農機化工作會議和省、市農機化工作及其農機科技創新工作培訓會議精神,全面提升我市農機工業企業的發展寬松環境和科技創新能力,大力推進農機化科技成果的推廣轉化與示范應用。密切結合我市農機工業與農業機械化實際情況,針對目前我市農機工業現狀和存在的主要問題,為此我們提出相應解決辦法、措施和工作建議,以促進全市農機工業與農機化融合與可持續發展。
4.1工作思路
全市農機科技推廣服務管理系統,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依靠科技進步轉變農機化發展方式為主線,以調整優化農機裝備結構、主攻薄弱領域和關鍵環節機械研究和開發為主要任務,引導農機企業開展科技創新,大力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能力。落實現有優惠扶持農機企業開展科技研發創新的優惠政策,進一步探索制定支持農機工業企業開展科技創新的優惠措施,創新農機科技管理思路,加大對農機企業研制開發新機具的扶持力度,切實提高我市農機裝備的技術普及率和科技含量,充分發揮農機企業在農業現代化生產中的技術層面的支撐作用。
4.2提高認識,增強主動
各級農機部門要認識到開展農機工業企業科技創新的意義。深化農業機械工業企業科技體制改革的任務,大力解決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的問題,促使企業成為農機工業技術創新的真正主體,進一步增強工業企業的創新能力。近幾年,特別是在國家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帶動下,我市農機工業和民間私營企業發展迅速,但是從總體來看,全市農機工業企業科技創新能力還較薄弱,科技人才資源和儲備也不充足,新產品技術研發能力不太強。必須深刻地認識到促進農機工業企業開展農業機械科技創新的緊迫性和重要性,積極引導工業企業開展農機科技創新工作,充分發揮農機企業在科技創新和技術進步中的主導作用,大力提升農機企業的自發主動創新能力和市場經營競爭能力。
4.3充分利用社會力量和財政政策支持農機企業開展科技創新
逐步加大對企業開展農機科技創新的扶持政策及其資金支持傾斜力度,積極幫扶并引導農機工業企業研制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型農機產品。農機主管部門要加大對新型產品列入支持推廣目錄的扶持力度。多方爭取資金,在項目資金投入中加大對新技術新機具研制開發項目扶持力度。鼓勵風險投資和金融信貸等社會資金,積極參與建立農機科技創新基金,用投資貼息或無償資助的方式,支持重點農機企業開展科技創新[4]。各縣市區農機部門也要積極爭取各級黨委、政府和相關部門,加大對農機工業企業的科技創新工作支持力度,多方位籌措資金,確保各項工作和活動的順利開展。
4.4結合實際,協調推進,抓好落實
各級農機部門要認真研究,一定要把支持農機工業企業開展科技創新工作提到需要議事日程上。明確農機科技創新工作的目標任務,從當地實際出發,落實支持農機企業開展科技創新的政策與措施,主動探索支持農機企業科技創新新途徑,力爭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參考文獻
[1]《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J].智能制造,2018,270(01):6.
[2]彭梅牙.淺談推進新余農機工業跨越式發展應對措施[J].南方農機,2012,(4):20-21.
[3]林青寧,毛世平.中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研究進展[J].中國農業科技導報,2018.
[4]程展.農業部:支持企業開展農業科技創新[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3,(2):84-84.
作者:張林田 高虹 單位:臨汾市農機科研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