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農業旅游的開發管理思考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近年來,農業旅游逐漸成為全面推進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這不僅有利于促進農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更對農村的城鎮化發展起著推動作用。我們只有進一步提高對農業旅游開發管理的重視度才能夠更好的促進農業旅游的發展。因此,我們有必要對農業旅游開發的管理模式展開探討,分析現階段我國農業旅游開發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形成原因,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從而推動農業旅游和現代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農業旅游;開發管理;思考
前言
我國中央經濟會議明確指出解決“三農”問題是現階段工作中的重點內容,這進一步體現出我國對農村旅游發展的重視。基于時代背景給予農村旅游發展的支持,進一步促進了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與農村經濟的良好發展。在時代的背景下,農業旅游這種新興的旅游模式順應市場的需求得以產生和發展。不僅能夠切實的促進農民的收入取得相應的提高,還能夠進一步促進農村地區的全面發展。農業資源作為農業旅游發展的主要資源,農村旅游的開發能夠有效的保障農村土地的經濟性質,進而對耕地數量的保護起著強有力的保障作用。
一、探討農業旅游開發管理的模式
1.農戶分散經營模式
目前,在我國農業旅游發展的基礎階段是由農戶作為農業旅游開發的主體,農業旅游的經營模式主要是以分散式經營模式為主。以農戶為主體進行經營直接具有一定的弊端,一是開發的規模相對較小并且分散,而一些農戶為了追求短期的利益沒有對農業旅游資源進行合理的開發,而相應附屬農產品的開發也因為缺乏科學理論支持出現單一缺乏吸引力的情況。二是農戶缺乏雄厚的經濟實力,在農業旅游開發中沒有足夠的資金投入。這直接影響著產品的開發和宣傳。除此之外,經營者缺乏統一的規劃,對原有的田園風光進行過度的修建,從而導致環境污染更加嚴重[1]。
2.企業主導經營模式
分散的農戶經營模式為農業旅游開發和經營帶來嚴重的外部問題。而通過引進有經濟實力和市場經營能力的企業進行農業旅游的開發,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這些外部問題。但引進的企業作為外來者很難考慮到鄉村公共資源對后代具有的重要作用,因此仍然可能導致對農業資源進行過度的開發利用和破壞[2]。
3.村民自主開發模式
以村民自主開發模式作為農業旅游經營模式中的主體,主要基于具有一定規模的社區內,村民自發聯合形成的農業旅游開發組組織。一般情況下,會成立相應的管理委員會對農業旅游資源的占用、供應等活動進行組織和監督。并結合相應的規章制度對農業旅游資源和鄉村整體文化環境進行合理的使用和維護。這一經營模式是目前比較符合我國農業旅游開發的模式[3]。
二、分析農業旅游開發管理現存問題及形成原因
1.農業旅游開發管理現存的問題
我國農業旅游發展相對較晚,大部分地區都處在基礎發展階段。對于現階段農業旅游開發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三種,一是農民的收入提高效果不明顯。二是農村的鄉土民俗和自然資源環境遭到嚴重的破壞,三是對于農業旅游資源很難實現可持續發展。
2.農業旅游開發管理中問題成因
通過對現階段我國農業旅游開發管理中存在問題的分析可以總結出,形成這些問題的原因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經營者的思想觀念沒有跟隨時代的發展進行及時的更新,這直接導致產品類型較少。二是對農業旅游開發和管理沒有進行長期的規劃,缺乏相應的品牌產品和足夠的營銷力度。三是人才和資金的短缺導致旅游市場淡季和旺季差距較大。四是相關的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不完善,并且缺乏相應的體制,導致市場形成嚴重的無序競爭。
三、探究農業旅游開發管理相關對策
1.正確認識農業旅游
農業旅游的開發和管理要以正確的思想觀念作為前提指導,因此要想確保農業旅游能夠保持正確的發展方向就要對其具有正確的認識。農業旅游的開發和管理一定要樹立正確的旅游資源觀念,打破傳統觀念的限制,對農業旅游資源存在的本質內涵和具有的重要價值進行充分的認識,改進和創新農業旅游開發和管理意識。相關部門和所涉及人員應該投入更多的精力對于農業旅游進行合理的開發和科學的管理,從而為農業旅游發展質量提供強有力的基礎保障。
2.農業旅游規劃開發
農業旅游主要是向游客展示出農村生產生活的整體,讓游客能夠感受到傳統的鄉土民俗文化和農業資源。這也要求我們要通過有效的開發和管理形成一個綜合的資源系統,必須要從整體上對農業旅游進行合理的規劃和科學的開發。對于農業旅游的規劃和開發不僅要保護地區生物多樣性好農村生態系統,還要重視農業科學配置,保證農業旅游資源的完整性和合理性。
3.加強相應制度規范
現階段,我國農業旅游開發管理十分需要建立相關的制度規范。這不僅有利于農業旅游開發主體在使用公共資源時能夠主動考慮社會成本,進而對公共資源的消費數量進行合理的限制。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保證農業旅游經營組織在進行科學健康的可持續發展。
4.加強旅游人才培養
加強對農村旅游人才的培養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一是組織相應的旅游知識培訓。二是要與相應的旅游企業和高等院校建立緊密的合作,為農村旅游人才提供更多的培訓機會。三是要充分結合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一方面要利用現代化網絡信息技術拓寬農村旅游人才的知識面,另一方面還要利用網絡信息技術倡導農民不斷加強自身的學習,從而使農民的整體素質取得提高。
四、結語
農業旅游作為新農村建設和發展的重要內容,推動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國家經濟的發展,要想更好的進行農業旅游的開發和管理,我們要明確目前我國農業旅游發展管理模式存在的不足,正確的認識農業旅游的重要性。要加強對其規劃開發,并建立相應的制度規范對旅游人才的培養,從而促進農業旅游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孫瓊,劉敏.我國農業旅游發展及其升級轉型[J].改革與戰略,2017,33(3):108-110.
[2]李英.農業旅游開發管理的實踐思考[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7(1):67.
[3]金鳳.自助旅游背景下發展旅游產業的新思路[J].學子:理論版,2016(9):7.
作者:楊冬琴 陳新芝 單位:昭通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