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農業科技園區發展思路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農業科技園區在農業現代化過程中的作用日益明顯,對推動農業產業升級,提高農業整體效益,促進區域經濟發展、農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文章論述了河北農業大學農業高新科技示范定州園區在發揮自身優勢,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提高農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的實踐探索,并闡明了園區下一步的發展方向。
關鍵詞:農業科技園區;優勢;區域經濟;農民增收;發展思路
現代農業科技園區作為農業技術組裝集成、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及現代農業生產的載體,對于推動農業產業升級,提高農業整體效益,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1]。近年來,河北農業大學農業高新科技示范定州園區實施“產、學、研、工、貿”相結合的發展戰略,堅持“以德為本、創新發展、做強核桃產業、實現共同富?!钡慕洜I理念,實踐完善“公司+專業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形成了核桃從育苗、規模種植、生產加工到銷售較完整的產業鏈,經濟社會效益逐年提高,在促進區域經濟發展,農民增收致富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1園區基本情況
河北農業大學高新技術示范定州園區,是河北農業大學與河北德勝農林科技有限公司于2003年共同建立的。該園區是省級農業綜合開發高新科技示范區,以農業高新科技成果的示范和推廣為手段,以推動河北省農業產業結構優化調整、引導河北省農業走向現代化可持續發展為目標,以發展新品種、采用新技術為主要內容[2]。通過項目的實施,促進農業高新科技成果的轉化,實現農業的高效化生產,提高全省農業開發的科技含量,把全省農業經濟引上可持續發展的軌道。多年來,園區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為核心,以知識管理、科技創新為手段,以項目管理為依托,以資源開發優化配置為基礎,以產業化經營為目標,致力于構建區域農業科技創新服務的大平臺和區域農業高新技術的孵化器,力爭成為發展現代農業、推動農業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的重要載體,支撐并推動園區的科學發展。園區按照“市場導向、科技主導、企業運作、產業經營”的發展模式,依靠河北農業大學的科技成果和人才支撐,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經過多年的艱苦創業,形成了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優質核桃產業,成為全國知名的集核桃苗木研發、優種核桃和麻藝核桃生產、深加工為一體的高科技農林示范園區。2011年,被河北省科技廳認定為省級農業科技示范試點園區。培育的優良品種清香核桃苗木,已推廣種植到國內20個省、市、自治區,種植面積5萬多hm2,麻核桃100hm2,優質苗木繁育基地107hm2,年產嫁接苗400萬~500萬株;發展核桃專業合作社60多個,家庭農場1000多個,聯系農戶1萬多戶。為促進干果銷售,園區注冊推出了“萬歲果”高檔核桃食用品牌,同時,推出“核為貴”、“核樂宮”、“核樂桃”三個文玩核桃品牌,市場份額占全國總額的15%。文玩核桃雕刻,以巧妙的構圖和精湛的工藝,成為微雕藝術中一道靚麗的風景。
2發揮園區優勢,促進經濟發展
2.1發揮園區科技優勢,引領核桃產業發展
多年來,園區堅持實施“產、學、研、工、貿”相結合戰略,引進人才,匯聚才智,加強交流,推進科技創新,實現科研成果轉化推廣,逐步成為引領全國核桃產業科技進步的中心,被人們稱為核桃產業“小硅谷”。園區注重人才的引進和培育,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植物生理學教授尹偉倫等院士指導核桃產業發展的頂層設計,尹偉倫院士先后到核桃資源圃、采穗圃、苗圃等地進行了實地察看,提出作為核桃龍頭企業要加大科研攻關力度,加強核桃精深加工技術開發,用現代工藝開發核桃加工系列產品,使傳統核桃產品上檔升級,特別要加強對傳統核桃產品改造升級和功能性食品開發,達到產業深層增值,實現核桃產品多樣化、功能化、現代化,真正達到增值增收的發展思路。園區還聘請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農業大學、北京林業大學、河北農業大學等單位的十幾名專家、教授參與管理及科研,進行多學科、跨領域合作,引領核桃發展先進技術。自建立公司起就聘請河北農業大學郗榮庭教授、張志華研究員、溫陟良教授等長期任公司技術研發及戰略顧問。園區投資1000多萬元建成中國核桃科研中心和國內首家信息化系統,購置現代化科研設備,并于2013年成功申報中國核桃產業內首家院士工作站。同時,每年出資舉辦中國核桃產業發展研討會,邀請全國核桃專家、技術人員進行理論交流和生產指導。經過科研攻關,園區攻克了核桃嫁接成活率低這一難題,完成了核桃優質品種——清香核桃的選育推廣,選育出我國第一個麻核桃新品種——“冀龍1號”。編寫的《中國麻核桃》、《清香核桃》等著作,由中國農業出版社出版發行,還建立示范基地,展示新成果、新技術,加大培訓力度,加速成果轉化。通過多種方式,宣傳普及科技知識,推廣轉化科技成果,推動核桃產業的轉型升級,促進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
2.2發揮園區基地優勢,輻射帶動周邊農民致富
園區在山東、湖北、北京等地建有6個子公司,在全國20多個省市發展核桃專業合作社60多個,家庭農場1000多個,聯系農戶1萬多戶。其中,山東德勝農林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是集核桃苗木開發、干果生產、加工為一體的核桃專業化公司,注冊資金1000萬元,占地面積80hm2,經營山地53hm2,帶動周圍農民2000余戶。培育的清香核桃嫁接苗木純度達98%以上,品種純正,質量上等。公司還成立了山東核桃專業合作聯社,在各地成立核桃專業合作社,合作社以土地、核桃樹入股的形式加入合作聯社,公司通過技術指導、干果回收參與合作社生產經營。湖北霖煜農公司成立于2013年,注冊資金1000萬元。2013年,在丹江口蒿坪鎮王家嶺村建設66.7hm2高標準現代化核桃園示范基地,2014年,在竹溪縣建立33.3hm2合作示范基地、6.7hm2苗圃基地和33.3hm2清香大樹合作基地,同年,高標準核桃產業技術培訓中心大樓和現代化核桃加工廠建成并投入使用。該公司在丹江口市大力推廣核桃種植,為江北地區不宜發展柑橘的農村找到了適宜種植的經濟林樹種,成為該市農民增收致富的新型支柱產業,進而輻射鄂西北,起到了示范帶動作用。
2.3發揮園區人才優勢,培育新型職業農民
當前,我國農業正處在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過渡轉型的關鍵時期,但農業勞動力趨向老齡化,勞動者的科技文化素質相對較低,其中相當一部分人經營農業已經力不從心,難以完成現代農業發展的重任。因此,如何培育高素質的新型職業農民就成為擺在人們面前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3]。園區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采取多種形式,下大力氣開展技術培訓,創新開展立足于實用、多層次、多途徑的培訓活動,激發農民學科學的熱情,提高他們用技術的能力,致力于培育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新型職業農民[4]。在園區現有的180多名工作人員中,大專以上學歷占了80%。從2003年開始,每年免費對全國核桃種植人員進行3~5期技術培訓,十幾年來,共培訓農民達10萬人次。園區每年和殘聯合辦殘疾人核桃種植、雕刻技術培訓,專門組成培訓團隊,共同研討培訓方案,利用直觀的教學方法讓學員們對核桃種植、核桃微雕技術有了系統的了解。根據學員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利用幻燈片和現場操作等方式,詳細地講解了核桃雕刻技術。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放慢了教學的速度、語言的速度,還通過動作、手勢,手把手地幫助學生去理解核桃種植、核桃雕刻的技能與技巧。與定州市農廣校合辦了“陽光工程培訓班”,積極為當地農民打造發家致富的平臺,開展了多種形式的技能培訓,在學習形式上,采取集中授課學習與現場操作相結合的方式,主要講授了農民建立專業合作社的好處、申辦合作社的程序、如何解決合作社存在的問題以及種植戶在生產當中遇到的實際困難等內容。因為培訓內容緊貼實際,培訓形式靈活多樣,知識性強,有針對性,突出實效,通俗易懂,深受學員的歡迎,引起了他們加入合作社的濃厚興趣,使他們依托合作社走上致富道路的目標更明確。園區還注意吸納附近農村閑散勞動力,尤其是青年婦女參加培訓。通過舉辦“核桃高效芽接技術培訓班”,免費對周圍小奇連、奇連屯等十幾個村中青年婦女進行培訓,帶領她們增收致富。讓人想不到的是,這項活動不僅培育出了一支農村婦女嫁接隊,更催生出了核桃苗木育繁嫁接獨特的技術勞務輸出產業??恐藿邮炙囘^硬,這些“嫁”女不僅擔負起園區的嫁接任務,還紛紛“走穴”當起了技術員。她們遠到山東、河南、陜西、四川等省市給種植戶進行嫁接服務,人均年收入可達數萬元,創出了響當當的女子嫁接隊品牌。
2.4發揮園區信息優勢,加速區域經濟發展
作為現代農業生產的示范載體,園區特別注重信息技術的應用,把信息技術作為園區建設的基礎性和先導性技術,建立了信息中心,建成自己的官方網站[5]。2015年,園區還投資建立了國內首家核桃信息化系統,通過遠程視頻智能咨詢監控體系,實時了解核桃栽培在全國各地的情況,由總部專家技術團隊研究分析,解決生產管理中遇到的具體問題,指導核桃產業的健康持續發展。為了讓合作社、廣大種植戶深入學習栽植核桃技術,做好清香核桃的田間管理,錄制了系列核桃技術視頻。通過視頻講解《清香核桃豐產栽培系列——栽種》、《清香核桃豐產栽培系列——定干》和《清香核桃豐產栽培系列——除萌》,讓不懂栽種技術的人員一看就能明白。另外,園區還積極開展互聯網銷售。成立了北京德寶核緣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和河北核為貴商貿有限公司。北京德寶核緣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擁有專業的物流中心,德寶核緣通過網站、電子商務采購軟件、直銷、直郵等多種渠道,向各地客戶提供各類文玩精品,包括清香核桃、文玩核桃、橄欖核、精品手串、核雕等。河北核為貴商貿有限公司建成了核為貴網站和核樂宮網站,核為貴網站主要服務對象為文玩核桃商家,以為商家提供優質貨源為目標。核樂宮網站是文玩核桃B2C電子商務商城,主要服務對象是消費者,直接為消費者提供時尚產品。信息技術的應用從生產方式、產業結構、管理體制和經營方式等多方面對園區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推動了園區核桃的生產和加工,由粗放型變成集約型,形成規模效益,提高了農業生產的經濟效益,促進了區域經濟的發展[6]。
3園區發展思路與重點任務
3.1園區發展思路
園區下一步將科學謀劃,精心組織,大力發展集科研示范、推廣銷售、生產加工、生態觀光為一體的健康經濟,打造文化產業比重大、科技含量高的現代化創新型農業高科技示范園區[7]。要充分發揮園區的引領和示范作用,帶動周邊農業及農村經濟的健康快速發展。
3.2園區重點任務
第一,加快河北德勝農林核桃文化產業園建設,打造國內具有領導地位的現代化核桃龍頭企業,把總部基地建成低碳環境下集生產、科普、示范、培訓、展銷,融休閑、體驗、獨家、美食、娛樂為一體的現代鄉村旅游勝地[8]。第二,抓好優質核桃基地建設。在全國核桃種植區發展子公司10家以上,發展優質核桃種植面積達6萬多hm2。在定州市建設占地33.3hm2的“全國優質核桃產品交易集散地”。第三,做好核桃深加工,延長產業鏈條,增加產品附加值。一方面,大力發展核桃油生產加工,建成日生產核桃油10t以上的深加工企業;另一方面,加快核桃食品的研發、生產,建成國家級核桃航空食品生產基地。第四,引導定州市農民發展核桃和葡萄種植。重點在定州市留早鎮做好葡萄萬畝基地和核桃萬畝基地的規劃和建設,構建綠色產品物流商貿城,發展低碳休閑農業,加速經濟發展,縮小城鄉差別,使之成為和諧美麗的“幸福邑”農莊[9]。第五,園區在建設好省級農業科技園區的基礎上,將整合首農集團、大辛莊苗木基地等資源優勢,實行強強聯合,按照“一區多園”的模式[10],積極打造合作大平臺,力爭建設成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
4參考文獻
[1]宋桂嬌,王永剛,林德芳,等.建設農業科技園區推進農村經濟發展[J].中國農業信息,2010(6):19-21
[2]白楊.培育農業科技園區積極發展現代農業[J].科技信息,2010(35):198
[3]郭淑緩,劉爽.“農業高校+農業科技園區”的新型農民培養模式[J].農業經濟,2010(9):82-83
[4]劉景環,任小平,陳蓉.農業科技園區存在問題和解決對策[J].南方農業,2011(5):79-83
[5]陳棟,甄雙七,劉建峰,等.我國農業科技園區建設現狀與發展對策[J].廣東農業科學,2006(12):116-120
[6]陳鵬.天津農業科技園區典型運行模式及發展建議[J].天津農業科學,2012(4):28-31
[7]張克俊,何飛.關于成都高新區建設一流創新型園區的戰略思考[J].成都行政學院學報,2010(4):54-57
[8]鄧愛民,黃鑫.低碳背景下鄉村旅游功能構建問題探討[J].農業經濟問題,2013(2):105-109
[9]歐陽歡,鄔華松,劉愛勤,等.農業科技試驗示范園發展低碳休閑農業的實踐——以興隆熱帶植物園為例[J].農業科技管理,2013,32(1):31-34
[10]宋錫坤,鄒華,劉俐,等.沈陽高新區“一區多園”的發展戰略與對策研究[J].遼寧經濟,2012(10):11-15
作者:任子蓓1 任士福1 趙躍欣2 周萍2 單位:1.河北農業大學 2.河北德勝農林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