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地方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發展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是實現鄉村產業振興的重要措施,也是當今旅游產業的發展方向之一。豐富的農業和旅游資源為平頂山市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發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條件。分析平頂山市發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的做法,剖析其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拓寬融資渠道、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多渠道宣傳推廣、擴大知名度,凸顯地域文化內涵、打造特色旅游項目,培養專業人才、提高整體服務水平等相應的對策,以期促進平頂山市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產業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旅游發展;平頂山市
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是實現鄉村產業振興的重要措施,也是當今旅游產業發展的方向之一。近年來,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發展受到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利好政策頻頻出臺,為平頂山市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豐富的農業和旅游資源為平頂山市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發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條件。如今,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的挑戰已經來臨,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發展為正處在經濟轉型的平頂山市經濟發展帶來了機遇。平頂山市擁有豐富的旅游資源,旅游資源單體達4200多個,數量位居河南省第二。近年來,平頂山市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發展勢頭迅猛、成效顯著,已有各類休閑農業企業近200家,近3萬農村人口從中受益。2016年,魯山縣四棵樹鄉平溝村和堯山鎮東竹園村入選“中國鄉村旅游模范村”。2018年,有20個村被評為首批和第二批“河南省鄉村旅游特色村”;2019年,有15個村入選“河南省鄉村旅游特色村”,5個鄉鎮被評為“河南省特色生態旅游示范鄉鎮”。
一、平頂山市發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的做法
(一)打造“七大模式”特色游,全面落實全域旅游發展平頂山市緊抓鄉村振興機遇,堅持整體規劃引領,突出龍頭帶動作用,聘請專業設計團隊,塑造旅游大品牌,培育全域旅游大產業,努力打造成為國內外知名的旅游城市。著力打造民俗風情游、田園農事游、古村落文化游、休閑度假游、民宿體驗游、科普研學游、漫步自然游“七大模式”特色游,彰顯“中原靈秀地、魅力平頂山”形象品牌。先后在鄭州、西安等重點客源地市場舉辦旅游宣傳推介交流活動,與多家旅行社全面展開合作,積極推廣平頂山市的特色旅游產品,取得了良好的市場效果。自“引客入平”實施以來,推介地游客進入平頂山的人數同比提高了七成,對提升平頂山旅游品牌的知名度與影響力發揮了巨大的作用。與河南城建學院聯合成立了平頂山市旅游研究院,充分發揮專業人才的優勢,為全域旅游發展提供智力支持。為更便捷地服務游客,打造了平頂山全域智慧文旅平臺,實現了游客“一部手機游鷹城”。
(二)打造現代觀光農業區,助鄉村旅游轉型升級平頂山在全市實施100個休閑農業觀光園區發展計劃,打造集休閑、度假、觀光、采摘、果蔬加工為一體的現代觀光農業示范園區,助推鄉村旅游轉型升級。重點打造南水北調干渠生態觀光長廊、平桐公路生態循環農業觀光帶、魯山縣西部百里溫泉休閑農業觀光帶、魯山縣辛集循環農業休閑觀光園、舞鋼市豐瑞生態休閑農業觀光園等。例如:平頂山市湛河區打造了觀光農業的生態游、休閑農莊的度假游、體驗鄉村生活情趣的農家游、采摘體驗的果園風景游等特色農業旅游產品,形成融休閑度假、農事體驗、賞花摘果于一體的鄉村旅游發展新格局;據了解,該區每年吸引前來觀光的市民有10多萬人次,不少農民依托特色鄉村休閑游脫貧致富。
(三)樹立品牌旅游提質,提升知名度與影響力平頂山市通過舉辦多種多樣的旅游節慶與會展活動,著力宣傳具有本地特色的旅游產品,打造特色鮮明旅游品牌,提升了平頂山旅游產品的知名度。通過舉辦平頂山市山花節、舞鋼水燈節、魯山水上狂歡節、漂流節、荊花節等多種形式的節慶活動,大大提升了平頂山市旅游的市場知名度;除了一系列旅游節慶活動外,還開展了“暢游鷹城”游記大賽、“三蘇杯”全國詩歌大賽等活動,舉行了平頂山市首屆文化旅游創意產品展,打造了特色鮮明的“鷹城禮物”文化旅游商品品牌,進一步擴大了平頂山市旅游的影響力。為進一步推動旅游業轉型升級,把堯山鎮境內的4家漂流企業,整合為河南堯山大峽谷漂流集團,塑造了“堯山漂流”品牌的良好形象。
(四)探索“鄉村旅游+”模式,助推脫貧攻堅平頂山市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培訓”、“鄉村旅游+就業”和“鄉村旅游+農戶”等一系列“鄉村旅游+”模式,建立長效技能培訓機制,幫助企業開展貧困崗前培訓,讓更多農民分享旅游發展紅利,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加快了當地的脫貧攻堅進程。比如:平頂山市魯山縣花園溝村是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該村以民宿帶動旅游、旅游產業助推脫貧,變綠水青山為金山銀山為發展思路,充分利用獨特的自然生態環境優勢,打響鄉村旅游品牌;花園溝村所在的團城鄉,成立了旅游產業黨總支,探索實施“鄉村旅游+黨建”發展模式,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為鄉村振興提供有力支撐。
(五)打造生態文化鄉村游,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造生態文化鄉村游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舉措之一。近年來,平頂山市充分發揮人文與生態資源優勢,推動文化和旅游產業深度融合,不斷強化鄉村生態文明建設,加快推進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轉型升級。陸續組織開展了首屆文化旅游創業產品展、第14屆馬街書會全國優秀曲藝節目展演、“品傳統文化•趕非遺大集”文藝演出等大型文旅活動。2019年12月舞鋼市楊莊鄉臧坪村榮獲“全國生態文化村”稱號,是平頂山市唯一入選村,該村“千年軋琴樂鄉臧坪”特色旅游民宿村的開發建設,是平頂山市文旅深度融合,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鄉村振興成功例子之一。郟縣山頭趙村是國家級傳統村落和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有著厚重的優秀文化,該村幾年前還是一個省級貧困村,自2017年起,山頭趙村先后恢復整修古寨門、古戲樓和石板街道等古建筑,并舉辦了“中國農民豐收節暨郟縣首屆豐收季活動”、“傳統年味活動”、“山貨大集”等旅游性質的大型文化活動,有效地提升了該村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成了遠近聞名的鄉村旅游目的地。
二、平頂山市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存在的問題
(一)資金投入不足,鄉村旅游設施不完善鄉村旅游設施與游客旅游中的基本需求緊密相關,基礎設施不完善必然會導致游客重游率降低,旅游收入減少。平頂山市雖然擁有豐富的旅游資源,但是由于缺乏資金,基礎設施建設不足,旅游配套相關服務設施也不完善。主要表現為:大交通瓶頸的制約仍然沒有得到改變,縣城至各景區道路路況差,縣城至景區的旅游專線缺乏,導致游客進入景區不便;相關配套服務設施和服務功能不完善,與旅游相關的住宿、餐飲、購物、娛樂、醫療和救護設施以及金融等服務設施不足,無法滿足游客所需;鄉村旅游景點基礎設施較差,缺乏一些必要的路牌、停車場、照明、衛生間等設施;除此之外,農家樂的旅游衛生狀況較差。
(二)缺乏整體布局和長遠規劃,盲目過度開發由于政府缺乏對農業旅游資源開發的宏觀控制和指導,平頂山市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發展缺乏整體布局和長遠規劃,旅游項目盲目開發,過度追求經濟效益,忽視對鄉村資源的保護和傳統文化的傳承,產品同質化嚴重,缺乏競爭力。在缺少整體規劃和監督的情況下,許多鄉村旅游開發存在很大的盲目性,看到一些成功的開發旅游資源案例,便依葫蘆畫瓢,只重視速度與規模,不講究質量,只顧眼前利益,不看長遠發展,最終結果是千村一面,沒有自己的特色,發展不長久;有的開發鄉村旅游時加入了太多的現代城市建筑,過于追求現代化,導致鄉村旅游人工痕跡過于明顯,失去了鄉村旅游資源固有的特色;有些鄉村旅游傳統文化被過分商業化,破壞了傳統文化的古樸性和鄉土性。
(三)缺乏現代管理理念,營銷意識不強大多數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的從業人員主要是當地村民,綜合素質相對偏低,缺乏長遠發展意識和現代經營管理理念,對項目開發、產品包裝、市場推廣等方面沒有創新意識。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經營者缺乏統一品牌規劃,各自營銷,缺乏協調配合,沒有建立起完善的營銷渠道和銷售網絡,推廣促銷方式也較落后。在經營方面,以現場售賣鄉村產品、商品為主,銷售渠道單一,且鄉村產品的品質化保障缺乏誠信監督。近年來,雖然平頂山市一直在積極地對外宣傳城市旅游形象,但是由于宣傳營銷經費投入不足,宣傳形式和內容不夠豐富,宣傳力度還不夠大,導致“中原靈秀地、魅力平頂山”旅游形象不夠鮮明,影響力不大。
(四)旅游產品創意不足,缺乏文化內涵和地域特色目前,平頂山市現階段開發的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特色比較接近,農業園區大部分還是提供觀光、采摘以及垂釣等活動;景區主要依賴餐飲、娛樂和門票等收入來源,缺乏獨特的產品;農家樂都差不多,基本上是吃飯、打牌、釣魚老三樣,玩過幾次,游客很快就失去了新鮮感。在“互聯網+”大背景下,旅游網紅經濟發展迅速,但是不少景區只是盲目跟風、機械化復制,沒有與當地的文化內涵結合,缺乏競爭力與良好口碑,難逃曇花一現的命運。有不少鄉村旅游景點片面強調對自然資源的開發,而忽視對鄉村歷史文化和民風民俗文化資源的開發,使得鄉村旅游千篇一律,缺乏自己的文化內涵和地域特色,嚴重制約了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產業的健康發展。
(五)管理者素質偏低,缺乏專業人才通過對平頂山市8家鄉村旅游景點進行調研,包括休閑農業觀光園、生態觀光園、采摘園和鄉村旅游景區,發現僅有2家旅游景點里有大學生任職,最高學歷大部分是專科,很少有本科生,絕大多數鄉村旅游景點的工作人員都是附近村民,缺乏高層次管理、策劃、導游和各類專業服務人才。對平頂山學院旅游管理專業在校大學生進行調查,僅有30%的學生愿意到鄉村景點工作。由于城市對農村人才的“虹吸”效應,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專業人才的匱乏,造成了平頂山市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產業發展后勁不足。
三、促進平頂山市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拓寬融資渠道,完善基礎設施建設認真研究中央、省、市財政支持旅游業發展的相關政策,積極籌劃謀劃,將符合條件的旅游企業和項目納入國家和省支持范圍,為平頂山市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提供更加有力的資金保障;鼓勵鄉村旅游經營戶以企業帶動、互助聯保等方式獲得銀行融資支持;積極招商引資,利用各種關系和渠道加強與投資商的對接協商;鼓勵民間資本參與鄉村旅游開發,采取合作和入股的方式,投資開發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項目,為平頂山市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的發展奠定堅實的資金基礎。進一步加大鄉村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不斷完善交通、停車場、公廁、水電、網絡通訊等硬件設施建設,加快提高旅游導游服務、志愿者服務等軟件設施服務水平。
(二)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在對平頂山市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資源進行全面調查梳理的基礎上,遵循科學規劃、嚴格保護、合理開發、規范經營的原則,立足本地資源優勢,突出地域特色,統籌編制《平頂山市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發展規劃》,實現農業與旅游、教育、文化、康養等產業的深度融合,促進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的協調發展。首先,堅持政府主導,加大對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項目規劃、建設、經營的扶持,成立專門部門負責推進重點旅游項目的規劃建設;其次,在開發鄉村旅游景區的同時也要重視對資源與環境的保護,應聘請專家進行環境評估,通過才可以開發與建設;第三,加強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項目開發審批制度,實行鄉村旅游經營戶的準入制度,實行掛牌經營制度,進一步規范鄉村旅游市場,保證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的質量與競爭力。
(三)多渠道宣傳推廣,擴大知名度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相關管理部門要高度重視,有針對性地遴選一批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精品進行推廣,加強現有旅游品牌的改造升級。各旅游景點根據自身的特色,針對不同的市場旅游群體采用不同的宣傳方式,可采用互聯網、電視、雜志、報紙等多種宣傳手段。自媒體時代,應充分發揮網絡優勢,運用微博、微信、淘寶、新媒體、短視頻和網絡直播等多種營銷方式,擴大旅游景區的知名度。加強與攜程、去哪兒、阿里旅行、馬蜂窩等線上旅游商的合作,促進旅游產品在線宣傳推廣和銷售。通過旅游展會、旅游節慶和媒體專欄專題等多種方式,開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系列品牌創建活動,對平頂山市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景點、美食和鄉村土特產品、鄉村旅游經典線路進行系統的宣傳推廣。
(四)凸顯地域文化內涵,打造特色旅游項目首先,深入挖掘富有地域特色的自然和人文資源,著力打造特色旅游項目,以鄉村文化內涵提升旅游項目的吸引力。其次,重視鄉村特色文化建設,充分挖掘鄉村文化內涵,傳承鄉村歷史文化故事,融入時代因素,提升鄉村旅游產品質量。第三,重視鄉村旅游創新和文化創意,讓古樸村落、鄉村美食、鄉村商品、鄉村民俗、鄉村農莊與文化創意深度融合,打造出具有鷹城文化特色的民俗活動項目,設計出獨特的、具有文化內涵的鄉村商品,讓游客得到鄉村生產生活和文化創意體驗,打造鄉村旅游知名品牌,拓展當地旅游產業的發展空間。比如:把裴李港文化、仰韶文化、應國鷹圖騰等歷史人文元素融入到旅游創意中,把香山寺、風穴寺、中原大佛、三蘇墳、葉始祖園等根親文化元素融入文化創意產品中;注入蘇東坡、歐陽修等名人文化元素于旅游產品中。
(五)培養專業人才,提高整體服務水平首先,政府要高度重視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專業人才的培養問題,制定和出臺一些關于鄉村旅游人才引進的扶持政策,加大投資引進高素質的旅游專業人才,并加強政府、企業和學校的合作,由政府牽頭,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經營主體與河南城建學院、平頂山學院等專業院校建立合作,成立專門的旅游研究院,培養旅游方面的專業人才。其次,對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的工作人員定期進行全方面的培訓,提升其服務意識和服務水平。最后,對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景點實行星級掛牌管理,調動鄉村旅游經營戶上星級、創品牌的積極性,激勵員工不斷改善工作方法,提升整體服務水平,促進鄉村旅游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常青,羅文雙,陳梓瓊,等.全域旅游視閾下黑龍江省鄉村旅游發展路徑研究[J].商業經濟,2019(8):9-10.
[2]亞•尼瑪,劉呈艷.探索“農業+文化+生態旅游”新模式[J].人民論壇,2018(24):80-81.
[3]郝育穎.河北省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發展研究[D].鄭州:河南農業大學,2017.
[4]張明月.平頂山市鄉村休閑旅游發展對策研究[D].舟山:浙江海洋大學,2018.
[5]劉春香.中原靈秀地魅力平頂山[N].河南日報,2018-07-19(12).
[6]平頂山市人民政府.平頂山市前9個月全市旅游總收入201.4億[EB/OL].,2019-10-16/2020-05-27.
作者:張莉萍 孔祥建 單位:平頂山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