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促進農業機械化健康發展的建議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機械化是現代化的一個重要標志,近年來,隨著我國在機械生產上的普及,在傳統農業中也開始實現了高精度的農業機械化生產,在我國廣大的平原地區,機械化生產早已普及,如今,機械化由平原開始向邊緣的村莊地區,向丘陵和山地地區發展,在這個過程中,遇到了一些亟待解決的難題,它們是我國當下普及農業機械化需要解決的重點。
【關鍵詞】農業機械化;健康發展;建設
1我國農業機械化現狀中的難題
1.1農業機械產品本身的局限性
推廣農業生產的機械化,必然要立足于對于農業機械產品本身的推廣,但是在當下我國的農業產品機械本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定位不準,售價偏高和創新困難難以推廣這都是導致農業機械產品存在局限的原因。首先我們知道,在非平原的地區的農業生產都主要以小型化的生產為主,然而在農機的推廣方面,產品依然是大中型的聯合生產和收割的機械設備,這和實際的小型化需求嚴重不符,大型機械無用武之地,這是傳統大型農業機械化從平原走向丘陵和山區地帶的主要障礙。再有在價格定位上,山區的農業生產以散戶為主,個人實力薄弱,無法負擔龐大價格的現代化農業設備,試設想,一個農業機械會直接消耗掉大半年的農業收入,那么其加快生產和收割就完全失去了意義,因為散戶缺的不是時間,而是資本和規模化的土地,這兩點是農業機械無法改變的事實。最后就是我國的針對農業機械產品進行研發升級的專業人士嚴重不足,這讓農機產品在更新換代上的步伐十分緩慢,無法及時有效解決山村地區對農機的需求,是農機難以走向山區地區的重要原因。
1.2農業機械的產品服務體系不完善
農業機械的推廣離不開相關的服務,它包括最基本的農機知識的普及,農機使用和保養的注意事項以及農機的故障維修的保障體系,而在這方面,具有專業知識的人手嚴重不足,而且在服務上,山村地區以零散化分部,無論服務費用由賣家或者是買家或者是國家撥款都會是個較大的負擔,基層農業保障體制的不完善,讓農民在面對先進農機時沒有安全感可言,如果政府出面,讓基層政府人員兼任農機的服務指導工作,那么將會大大增加基層政府人員的負擔,再有就是很多政府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低下,無法勝任服務工作,由此造成了農機推廣計劃在山村地區擱淺。
1.3農村地區對機械化的認識不足
在我國山區的農村地區,很多青壯年都前往城市尋求發展機遇,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口主要以中老年人為主,他們在思想上具有很大的滯后性和傳統性,在面對農機推廣時,會不自覺地產生排斥反應,缺乏了解的興趣,最主要的是,文化程度較低的農民無論是在了解中還是后續的對農機的使用中都存在一定的困難,再有這些農民不會從經濟角度來計算,如果購買農機是否會切實帶來更加方便高效的生產模式,因此他們多會停留在觀望狀態。
1.4國家政策的補貼方向具有一定偏差
在農業機械的全面推廣中,國家會給予農民進行一定的補助,比如在平原地區,還進行了低首付,分期付款的資金支持,對于燃油消耗也提供補貼,為農業的規模化生產提供了很好的支持,實現了農機在平原地區的健康發展,但是在山村地區的農業機械化中,國家沿襲了這一套補助項目,沒有根據實際情況做出修正,因此出現補助方向的偏差。前面已經強調了,在鄉村地區的農機生產中,主要以小型化方向為主,而小型化的電動機顯然比燃油機更加實用,因此山村地區的農機推廣幾乎沒有享受到對燃油的補貼,而國家還未出臺對農機電力的補貼,另外,山村地區餓的農機運輸成本相比城市平原地區也更高,但是這一部分額外支出沒有得到補貼,幾乎都是農民自己負責支出,這影響到農民對農機的積極性。
2推進農業機械化健康發展的有效舉措
2.1因地制宜,推廣農業機械的多樣化發展
農業機械在發展的道路上遭遇瓶頸的一個重要原因與農業機械的單一型和片面性有著密切的關系,在實際的農機研發和生產中,研發人員不能想當然地針對某一地點的農業生產現狀進行以偏概全的設計。進行實地考察,針對不同的用戶需求進行不同的設計,實現農業機械的多樣化發展,是實現農業機械健康發展的一個要點。另外在由于農村散戶的資金力量不足,所以除了在設計上要進行小型化的設計外,在農機的工業生產中,企業也要革新技術,實現低成本的生產,進來那個提升產品的實用性和性價比,最后在推廣銷售上,要盡量實現農民和企業的對接,盡量減少中間商的插手,讓農民以最低的價格拿到現代化的農機設備。
2.2建立健全的農業機械服務體制
如今在當下社會中,做好后續的服務環節是達成交易的重要舉措,但是我國在農業服務體制上的不健全導致了農業機械化的過程受到阻礙,因此針對這個問題,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首先將實踐操作和農機銷售聯系起來進行推廣,因為農民需求的是實際的使用效果,而不是單一的農機產品,所以這少不了對農民傳授相關操作技術的過程,這也是銷售人員本應該具備的素質,另外,銷售人員有必要對農機使用中存在的一些障礙最初最終解釋,善于站在農民的立場為農民爭取更大的利益,包括來自企業中的,來自政策上的,總之,只有讓農民體驗到安全感,才會讓農民加入到機械化生產的隊伍中來。此外,政府基層人員也需要對農民的機械化現狀進行登記和分析,將農民的機械化生產問題通過基層政府的探討給出合理的幫扶措施,解決各類政策的限制性問題,向上級提交有效的幫扶補助措施,增加農民進行機械化生產的積極性,讓政府也參與農業機械化生產的后續服務,這可有效提升農業機械化的健康發展的水平。
2.3培養創新型農業機械化相關人才
創新型農業機械化相關人員包括研發創新人員,推廣銷售人員和管理服務人員,這些人員的相互配合,是保證農業機械化走上持久化,健康化發展道路的必要舉措,作為研發創新人員,應當積極深入民間,了解到農民需求的第一手資料,然后針對具體需求做出相關設計,在獲得了農民的肯定反饋后再考慮投入生產銷售,而銷售人員作為研發生產人員和農民之間的對接人員,需要對農機的設計理念和運行原理進行深刻的認識,另外尋求產品在法律政策上的補助優勢也是銷售人員應當著手了解的事項,最后,就是管理服務人員,這部分人的構成少不了農機的銷售人員,但是政府也應當積極著手解決農民機械化生產的一些難題,畢竟,實現農業生產的機械化不僅是農機廠商的事,更應該是國家政府的工作重心,所以政府應當關注對相關人員的培養。
參考文獻
[1]丁周陽,李夢潔,蔣麗麗,張圣明.淺談丘陵山區地帶農業機械化發展[J].三農論壇,2016.23.
[2]汪懋華.加快推進南方與丘陵山區農業機械化發展的思考[J].南方農機,2015(8):3-7.
[3]劉興貴.推進山區農業機械化發展的幾點思考[J].科學咨詢,2014(31):19-20.
作者:張曉力 趙聰聰 宋卓彧 杜鑫熠 單位:河北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