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科技培訓對設施農業建設的改進思考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近幾年,綏中縣設施農業發展迅速,隨之開展了各種設施農業科技培訓。本文主要是針對綏中縣設施農業發展的基本情況及種植品種、規模、技術培訓情況和存在的問題進行調查,分析并提出對設施農業培訓的建議。
關鍵詞:設施農業;科技培訓;農民;改進措施
設施農業即保護地栽培,是指具有相應設施,能在局部范圍改善環境因素,為動植物生長發育提供良好的環境條件,從而進行高效生產的現代農業。設施農業在發展農村經濟,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1綏中縣基本情況
1.1全縣種植業基本情況
全縣的種植面積為159萬畝,其中耕地面積為91萬畝,果園面積68萬畝,設施農業面積14萬畝,設施農業面積占全縣耕地面積的16%。設施蔬菜產量為126萬噸,產值16億元,設施水果產量為0.1375萬噸產值為1.315億元,設施花卉為0.06萬畝,產值為0.072億元。
1.2農村勞動力情況
農村勞動力人數為28.6萬人,其中從事家庭經營的勞動力人數為20.2萬人,從事第一產業的勞動力人數為15.6萬人,從事設施農業生產的人數為9.4萬人,外出務工的勞動力人數為75392人,常年外出務工的勞動力人數為51689人。
1.3設施農業生產經營的主要品種、產量及產值
綏中縣生產經營的設施蔬菜主要有:黃瓜,種植面積約為10萬畝,產量為55.7萬噸,產值8.4億元;茄子,種植面積約為5萬畝,產量為28.5萬噸,產值3.2億元;辣椒,種植面積約為4.15萬畝,產量為13.7萬噸,產值1.8億元;菜豆,種植面積約為1.8萬畝,產量為4.5萬噸,產值0.7億元;番茄,種植面積約為0.9萬畝,產量為3.6萬噸,產值0.4億元;其他種植面積7.5萬畝,產量13.6萬噸,產值1.36億元。生產經營的設施水果主要有藍莓、葡萄和桃,種植面積0.19萬畝,產值1.315億元;生產經營的設施花卉主要是百合花,種植面積約為0.06萬畝,產量為360萬支,產值為0.072億元。
2設施農業的發展情況
近年來,縣政府十分重視設施農業建設,把設施蔬菜生產作為優先發展項目,專門出臺了支持設施農業發展的政策及相關文件。縣政府“六項工程”、“四項工程”、“三項工程”都把發展設施農業作為主要內容,整合全縣農業培訓機構和支農資金,加大對設施農業的扶持力度;把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戶新建、擴建的設施農業基地作為重點支持項目;把用于設施農業的新型農機具列入農機購置補貼范疇。保證支農資金向設施農業傾斜,促進了全縣設施農業的蓬勃發展。截至2014年底,全縣種植業設施農業已達到14.25萬畝,而且近兩年新增的主要是高效日光溫室,涌現了一批工廠化育苗基地。2009年~2013年全縣對設施小區辦電支持資金就達到1800萬元,新建高效日光溫室2600個,新建育苗基地7個,占地1000畝。
3設施農業的培訓情況
為了保證設施農業順利發展,培養了一大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近年來,綏中縣農發局針對設施農業發展情況,編寫了全縣設施農業技術培訓計劃,組織專、兼職教師,編寫了培訓教材;對基層技術員和農業大戶進行了單獨培訓;對設施農業的從業人員進行產前、產中、產后的專項培訓和技術指導。培訓重點是加強田間技術指導,做好跟蹤服務。根據農民需要,在培訓過程中,培訓機構還專門聘請了農業高等院校和農業科研院所的專家授課。同時收集和整理農產品市場信息及農資市場信息,對農民產品銷售和對農資的購買提供幫助。
4設施農業培訓存在的問題
4.1農業技術人員數量不足,工作任務重
2013年全縣農村勞動力總數為28.6萬人,從事家庭經營的有20.2萬人,從事設施農業生產的有9.4萬人。綏中縣現在有農業技術人員150人,農業技術人員與設施農業從業人員的比例為1∶626,農業專業技術人員與設施農業發展相比明顯偏低。
4.2農民基本素質低,參培積極性不高
全縣設施農業生產經營仍以家庭為主,絕大多數農戶的經營理念、思維方式、種養習慣均停留在最初的傳統模式上。大多以追求短期效益、眼前利益為目標,農戶的經營規模普遍較小,想擴大規模,又受到土地經營權流轉等方面的制約。
4.3從業人員老齡化,文化程度偏低
目前從事設施農業的勞動力年齡老化,多以女性為主,文化程度偏低。全縣農村現有從業勞動力以41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員為主。占農業從業人員總量的80%以上。而這部分農村勞動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較低。
5對設施農業科技培訓的改進措施
設施農業大部分農戶以分散種植為主,農民管理參差不齊,經濟效益不等。在種植過程中,由于技術管理好壞直接影響到農戶的經濟利益,因此要強化農業科技培訓。圍繞設施農業建設采取多種方式進行科技培訓,通過培訓提高農民的基本素質,提高農民的現代文明意識和競爭意識,用知識和技術實現農業增產增收。不受從業人員數量和地域的限制,對于新發展的設施農業鄉村根據需要開展培訓,給予支持。增加培訓經費投入,將培訓分為定期培訓和常年的不定期培訓,不受培訓次數限制。充分利用電視、網絡等載體實施科技培訓,擴大科技培訓的覆蓋面。
作者:鄧立文 單位:綏中縣農業廣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