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農業技術推廣研討現狀解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農業是提供支撐國民經濟建設與發展的基礎產業,農業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也是經濟發展推動的重要途徑。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大力發展農業農村經濟,提高勞動生產力和生產率,必須依靠農業科技的進步。
【關鍵詞】農業推廣;研究;現狀分析
我國正處于農業發展的一個新階段,農業的生產與農村經濟結構的轉型,農業生產由重產量轉向為重質量,經營方式也由粗放式轉為了集約式。提高農業效益、增加農民收入的需求越來越迫切,因此先進農業技術的傳播尤為重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只有加速農業科技傳播的進程,才能夠滿足實現農業工業化、產業化的需要。
1當前農業推廣的主要問題
1.1農業技術推廣傳播資源投入不足
農業科技的傳播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屬于公益性投入,短期內看不到收益,因此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發達國家農業技術推廣經費一般占到農業總產值的0.6%-1.0%左右,發展中國家也在0.5%上下,而我國卻連0.2%都不足,對于農業技術推廣的不夠重視,經費不足等原因,近幾年沒有取得重大技術成果,也造成了農業技術的推廣困難。
1.2農業技術推廣人員業務水準不高
目前大部分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的專業知識水準不夠高,對于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認識不到位,導致工作缺乏積極性,大大阻礙了農業技術推廣的效率與速度。我國目前急缺專業的高素質農業技術人員,在人才儲備以及分配上還有很多不足。目前對農業技術人員隊伍里人員的專業素養技術水準都不過關。在農業技術推廣過程中一旦遇上專業性較強的問題時往往無法解決,并且在推廣的過程中對于自己工作缺乏認同感,沒有意識到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重要性,減緩了農業技術傳播的進程[1]。
1.3農民的文化水平制約了農業技術的接收
農業技術推廣工作范圍多集中在偏遠農村地區,消息閉塞,與外界接觸不多,農民居住的地方又不集中,為農業基礎的推廣增加了難度。囿于知識面的狹隘與現代化知識接受能力弱的限制,難以理解種植過程中的技術手段,文化程度制約了他們對高新技術的接納能力,對農業技術的推廣起到了阻礙作用。
1.4缺乏上級部門的支持
農業技術推廣是一項艱苦卓絕的工作,必須具備足夠的支持資金保障才能持續的推廣下去,實現預期目標。在農業推廣進程中,個別領導沒有意識到該工作的重要性,無法給與積極的配合與物質保障,挫傷了推廣人員的積極性,政策上的支持力度不夠也會對農民的接受度起到影響,為農業推廣工作造成了不便。
2深化農業技術推廣的策略
2.1確立農民為技術需要的主體
農民是農業技術的需求主體,學習接納新的技術是農民市場經營的理性選擇。農技推廣過程中對農民的實際需求要給與足夠的關注,將具有問題針對性的農業技術進行傳播推廣。政府相關部門應該及時地把市場需求的正確信息與技術傳播給農民,讓農民自己進行選擇,引導千家萬戶采納符合實際需要需要的農業新技術。
2.2加大農業技術的推廣宣傳力度
農業技術的推廣工作造福大眾、利在千秋、農業科技是農業發展的第一生產力,無論是國家還是工作人員都應該重視起來。我們應進一步加強農業技術的推廣宣傳,從根本上改變人們的觀念,讓人們意識到農業推廣的必要性,各部門大力支持配合農業技術的推廣傳播工作。增加農業技術傳播媒介。[1]
2.3加強農業技術人員的職業素養形成
農業技術普及推廣的有效推行取決于工作人員的職業素養和工作積極性。因此應該加強對于農業技術人員的培訓力度,如專題專家講座、技術交流研討會、繼續教育模式等方式。切實提高農業技術人員的專業知識能力與業務水平。使人人都是技術能手,全員皆專家。以期在基層服務是更好的為農民解決技術難題。充分利用基層推廣人員接觸群眾的優勢,加快農業技術在農村大力推廣的腳步進程[2]。
2.4加大政府投入扶持力度完善推廣人員獎懲機制
農業技術的大力普及與推廣離不開政府相關部門的扶持與幫助,為保證農業技術圖案光工作的穩定、高效,政府應該加大力度對于農技推行工作的物質支持與人員資金支持,必要時也應該提供政策保障只有加大相關資源的投入,才能夠是推廣工作不至于在半途因資金不足或人員問題而被迫中斷。在當下的農業技術推廣制度下,由于缺乏相應的人物獎懲機制,沒有有效的利益驅動導向導致很多推廣工作流于形式。應創新農業技術推廣機會,建立其完善的工作監督考核和激勵制度考核,如超產提成、減產賠償軍令狀的簽訂等模式激勵工作人員努力提高農業產量,大力推廣新型農業技術[3]。
2.5加強農業教育和農民技術培訓
將農業研究、教育、推廣聯系為一個整體。農業技術的傳播在與農民的文化基礎與接受程度。農業技術的大力推廣依賴于農民文化素質和文化程度的提高。把技術融于提高農民的素質當中,重視對農民的技術與技能培訓,全力推行“科教興農”這一方針指示。提高農民科學素質,培養新型農民。通過各種教育模式來提高農民的文化知識素養,例如函授課程、繼續教育模式、農業專業技術講座。農業技能培訓班等方式將農業新興技術滲透到教學過程中[4]。
3結語
農業技術的普及工作利國利民,任重而道遠。對于農業技術在廣大農村的有效普及可以有效的解決9億農民的溫飽問題,也可以提高農民的生活水準。有效的改變農村經濟發展形勢,縮小城鄉差距,創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有利于社會和諧穩定、可持續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武萱.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模式選擇[D].長沙:湖南農業大學,2012.
[2]張偉業.高等農業院校對農業技術推廣的作用研究[D].長沙:湖南農業大學,2016.
[3]周國學.新時期多元化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構建與運行研究[D].鄭州:河南農業大學,2007.
[4]黃玉銀.基于農戶需求視角的基層農業技術推廣方式轉變研究[D].南京:南京農業大學,2014.
作者:魏江曼 單位:河北省邢臺市柏鄉縣農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