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人民幣升值對農業經濟的影響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農業是我國經濟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業的發展直接影響著國家經濟的命脈,直接影響著國民的衣食住行。從短期發展看,農業的發展速度將會因為人民幣的升值而減緩,這種由于人民幣升值造成的消極影響需要依靠國家的力量來補救。為了彌補農民的損失,國家急需制定相應的措施。從長遠來看,農產品產業結構、農產品區域布局、農產品的市場競爭等均可以隨著人民幣的升值而獲取收益。以大豆為例,從宏觀經濟角度和人民福利角度來估算人民幣升值對國家經濟帶來的損失和影響。人民幣升值將在多方面產生負面影響,主要包含農產品進出口、供求關系、價格等。
關鍵詞:人民幣升值;農業經濟;影響
一、相關背景分析
人民幣與美元匯率制度掛鉤。人民幣在過去十年都處于升值趨勢,人民幣匯率的下降趨勢體現了人民幣的升值現象,而所謂人民幣升值,即指一元貨幣減少了能夠兌換的人民幣金額。人民幣升值以后,開始實行浮動匯率制度,不再只是與美元掛鉤。人民幣的升值終于從期望轉為現實,自此,匯率的改變能夠有力地影響到國民經濟的運行,其影響主要是通過貨物進出口價格和服務定價表示。匯率作為主要經濟杠桿來調整國際貿易平衡,其調整將影響國家的進出口貿易。人民幣升值,導致其在國際市場上實際購買力提高,從而增加進口貨物量,同時又會導致國際市場價格的增加,國外居民則會因為自己國家在價格上的優勢而拒絕選擇購買從中國進口的農產品,這將直接影響我國農產品的出口量和交易額。本文選擇以大豆為例,以定量估計方式來確定人民幣升值對農業經濟的影響,并定量估算凈進口增長對國內供需關系所產生的影響,并對農產品替代以及較低的價格所導致的經濟損失進行合理估算。降低農產品價格,然后定量估計農民收入在微觀水平上和福利上所造成的損失。
二、人民幣升值對農業經濟的宏觀影響分析
(一)人民幣升值對農業經濟產生的不利影響
1.影響農業出口。中國大豆交易市場長期以來基本處于供需平衡的狀態。人民幣一旦升值,供需平衡一旦被打破,依質量和廉價的進口大豆將大量涌入中國,造成大豆價格下降,國內大豆產業勢必會處于競爭劣勢。農業經濟也會隨著大豆產業競爭力的不斷削弱而減緩發展,農業經濟的發展緩慢將給整個國家的經濟實力造成重大的打擊。人民幣升值,造成生產資料出口成本增加:農產品在市場上的貿易優勢和劣勢隨著人民幣升值和人民幣匯率的上升都將暴露出來。中國農產品的出口因為人民幣的升值而壓力倍增,只有通過提高加價才能達到收支平衡。然而,價格一旦上漲,中國在國際上的市場競爭力將遭到極大削弱,這依然會導致出口壓力,因此造成一種不良循環。加之,中國農產品的質量一般,技術含量不高,導致我國農產品無法在國際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力地位。2.破壞國內市場供需平衡。作為土地密集型的農產品,我國大豆進口的數量逐年增加。國內大豆沒有競爭優勢,與多數西方國家的大豆相比,無論是在價格、產量,還是在大豆的生產規模和生產機械化程度等方面,我國大豆都處于劣勢,然而國內大豆價格卻高于國際市場。大規模機械化生產下的進口大豆質量優良,我國則大多呈現分散的個體戶種植現象,機械化程度低且品種差,導致質量不均衡。此外,國內油脂加工業在南方,而北方是主要的大豆生產區,這將導致高貨運費用和長時間的運輸問題,這就導致了油廠更愿意使用便宜的高油價比的進口大豆??梢?,國內大豆和進口大豆相比處于劣勢。若人民幣升值,進口大豆的價格優勢更加刺激大豆進口,巨大的進口增長將打破目前中國大豆的供需平衡。3.人民幣升值將降低農民收入,可能使農業從業人數減少。以估計國內大豆出產量損失為例,若人民幣升值,當匯率下降1.1%,導致2010年大豆進出口數據預測凈產出虧損2150萬美元,大豆生產壓縮1308.28萬噸,按人民幣匯率1.1%的純增長,這是對國內供給和需求造成的缺口估計。大豆價格從國際價格每噸減少58.6美元計算來估計價格差異(2010年大豆進口價格為219美元/噸作為國際價格,出口價格為277美元/噸作為國內價格)。大豆產量0.457,根據2013年《中國農村統計年鑒》數據(2012—2014年三年的大豆種植凈利潤/毛利潤為27.7%)。因此,估算出如果人民幣匯率降低1.1%,大豆生產的凈損失在理論上是宏觀水平的1950萬美元。在假設國家大豆種植農業的基礎上,由于大豆的經濟損失造成的每個大豆種植者的損失平均份額達到38元,占2014年農民人均純收入4475.63元的0.84%。農產品銷售利益收入和農業收益是影響農民收入增長的關鍵。人民幣升值直接關乎人民的收入,若人民幣升值,會直接導致農業經濟問題變得更加棘手。人民幣升值,國外優質農產品的進口量增加,換句話說,這造成了國內的農產品銷售困難升級。目前的中國處于供需平衡階段,人民幣升值除了會導致國內農產品價格下降,還會導致國內農產品出口量減少,僅從這兩個方面,就會增加農民收入提高的難度,威脅到農民的生活質量,甚至導致農民從業人數急劇下降。一旦人民幣升值,替代進口農產品的國內生產農產品的數量將會減少,國內農產品的價格也隨之下降??梢哉f,人民幣升值引起凈進口增加直接性地導致了國內農產品生產量的減少。人民幣升值,農產品凈進口增加,國內農產品在國際質量和廉價農產品擠壓下迫使價格下降,與國際價格盡量保持一致,降低了農產品本身的經濟效益。
(二)人民幣升值對農業經濟的有利影響
1.降低農業生產成本。很長一段時間以來,由于中國人均耕地面積低,勞動力成本高,人工種植效率低,需要優化產業結構。人民幣升值刺激了國內農業從業者能力提升的決心,敦促他們接受國外先進的科學技術和優良品質的農產品,不斷地向國外學習更為先進的種植經驗,優化自身的產業結構,引入先進性的設備以及技術,有效提升我國農業生產效率以及農產品的質量,增強市場競爭力。2.增加農業生產資料供應。當前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正經受很大的挑戰,國內難以大量生產出滿足需求的高品質化肥,質量問題成為限制我國農業生產要素發展的瓶頸。從農產品生產質量的提高方面考慮,成本將會增加。農業生產資料的供給,在某種程度上變相地降低了農業生產成本,提高了農業的經濟效益。一般而言,化肥價格上漲會得益于人民幣的升值。農業生產的國內市場供應以及農產品市場價格可得益于人民幣的升值。對于廣大消費者來說,價格競爭所引起的匯率變化會使得自身受益,能夠間接地降低農業生產成本,并引起降價效應。
三、結語
本文以大豆為例,探討了人民幣升值對農業經濟的影響。面對人民幣升值對農業經濟發展產生的負面影響,不同國家采取了不同的施救措施。一般而言,補救措施包括減稅、補貼和價格扶持政策,但是這對一般的發展中國家而言卻難以承受這么高的成本。為了保持農業的健康發展,中國應采取以下措施:(1)防止人民幣匯率持續的上漲,保持人民幣匯率的相對穩定,防止漲跌;(2)在國家能夠承受的范圍內加大對農業的各項政策補貼;(3)完善與創新農產品出口策略;(4)強化風險防范意識,選擇科學的方式來規避匯率風險。
參考文獻:
[1]Klein,M.:SectoraleffectsofexchangeratevolatilityonUnitedStatesexports,JournalofInternationalMoneyandFinance,1990,(9):299-308.
[2]李銳.人民幣升值對農業經濟弊大于利[N].中國經濟時報,2005,(7).
[3]王光偉.人民幣匯率決定機制戰略思考[J].上海金融,2004,(3).
[4]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總隊.中國農村統計年鑒[K].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3.
[5]陳林,黃丹.淺談人民幣升值對中國農村經濟的影響[J].安徽農業科學,2006,(1).
[6]陳龍江,黃祖輝.人民幣匯率變動對浙江農產品出口的影響:實證檢驗與政策含義[J].浙江社會科學,2007,(5).
作者:何立志 單位:周口市農業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