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談農村經濟結構優化對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當前我國正處于發展和建設的關鍵時期,農村經濟作為我國經濟結構中重要部分,對其經濟結構進行優化調整對于提升整體經濟水平有著重要意義。在此基礎之上,本文圍繞當前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的難點展開探討,并提出優化農村經濟結構的有效對策。期望能夠為促進我國農村經濟發展提供有效參考。
【關鍵詞】農村;經濟結構;特色農業;對策
我國作為農業大國,農村人口在全國人口中占有較大的比重,因此農業經濟在我國國民經濟中也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實現全面小康建設,農村改革正在不斷的深入執行,在此情況之下,農村經濟結構的調整有助于推進農村改革,提升農村居民的生活環境和生活質量,幫助農民增加收入。
1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的難點
隨著近年來我國農村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國家不斷加強對于農村的幫扶和調整,在國家的大力支持和鄉鎮政府的不斷努力之下,當前我國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已經獲得了初步成效。但是與此同時,在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的過程中,仍然存在一定困難,首先,當前我國農業結構的層次較低,農村農業結構、特色以及新的增長點方面都處于相對較為弱勢的地位上,農村經濟發展困難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傳統農作物的種植范圍和面積相對較高,而具備當地特色的經濟作物相對較少。其次,由于農民文化素質相對較低,缺乏對于農業科技方面的認識,對于農業經濟發展沒有足夠的意識,缺乏創新思維,也給農村經濟結構的調整帶來一定阻礙。再次,當前農村產業化情況較弱,標準化程度較低,很多農產品只經過初級加工,缺少后續精加工環節,導致農業產品所創造的附加值較低,農民經濟收入難以提升,而且生產出來的農產品其質量和安全方面也存在一定問題,推廣較為困難。最后,當前農村市場體系發育不健全,生產出來的農產品缺少銷路,生產經營組織化水平較低,難以形成完整的產品生產、銷售體系,不利于農業經濟結構的調整[1]。
2優化農村經濟結構的有效對策
2.1明確發展重點
農村經濟結構的調整,其重點在于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幫助農民獲得經濟收益,面對當前農業市場環境,農村想要進一步發展經濟,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明確當地農業特點,突出發展重點產業。第一,農村經濟發展要以農業市場為導向,進行有目標有方向的發展和結構調整,根據當前市場需求,進行科學合理的調整,避免盲目調整產業結構,反而使得產品難以銷售,造成滯銷情況。第二,農村經濟結構的調整,以及產品的生產,要堅持兩個原則,即質量優先、效益優先原則,在確保產品質量的同時,加大力度開發經濟效益和附加值較高的產品,以此促進農村增收。第三,堅持因地制宜原則,要充分發揮當地資源優勢,發展優勢產品,確保產品的質量和產量。第四,在進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的過程中,要尊重農民權利,突出農民主體地位,激勵和調動農民的積極性。結合當地前我國農業產業的實際情況,在進行結構調整的過程中,對于種植業而言,農村的產業結構主要為糧食和經濟作物,隨著我國畜牧業的發展,當前農業種植應向著糧食、經濟作物以及飼料作物綜合方向發展,經濟作物和飼料作物的經濟收益相對較高,三元結構的發展有助于幫助農民增收。此外,林果業除了要著重發展用材林和經濟林之外,還需要加強對于當地名優水果的發展。而畜牧業的結構調整不僅能夠在飼料方面與種植業相結合,在產品加工方面還可以與加工業等進行聯動。對于水產業的結構調整,則需要加強對于湖、庫區等方面資源的開發。
2.2推進科技興農
隨著當前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于農產品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在當前市場環境下,想要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就必須要提高農村生產力,而科技作為第一生產力,在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的過程中,農業科技的進步和合理應用正是促進經濟進步的關鍵步驟。因此,應重視農機推廣在促進農業生產發展及農村經濟優化中的重要作用[2]。除此之外,在進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的過程中,需要著重注意發掘新的經濟增長點,就是指生產率以及增收方面都有著極高優勢,且影響力相對較大的產業或者產品,能夠在生產的過程中,同時帶動其他產業或生產活動的發展。結合當前農村經濟產業結構進行分析,建議在進行經濟結構調整的過程中,優先選擇產業鏈中的關鍵性環節,并強化其在市場中的競爭力。在此過程中,需要做到以下三點:首先,加強對于國內外先進技術和品種的學習和優化,在當前綠色環保的大背景之下,要加強對于綠色有機產品的開發;其次,在農業生產的過程中,要深化對于先進農業科技的應用,推廣和使用節水灌溉、生態農業等新型技術,提高產品質量和產量,幫助農民增收增產;最后,想要促進先進技術的應用,還需要加強對于先進農業技術的推廣和宣傳,加強農業科技的教育和培訓,提高農民對于先進技術的認識。
2.3促進產業化發展
在當前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背景之下,農村經濟結構調整也要走可持續發展之路,而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點內容就是促進農業朝著產業化方向轉型,通過產業化經營模式,不僅能夠通過對農產品的加工處理增加其附加價值,還能夠以此形成農業產業鏈,對于拉動農村整體經濟有著重要意義和作用[3]。經濟結構的產業化調整要圍繞著蔬菜、水果、水產、糧油以及畜牧產品展開,與此同時,還需要加強對于飼料的加工生產,促使畜牧、種植以及水產等農業產業之間的協調發展。除此之外,還需要加強對于招商引資的重視,共同促進農村產業的優化調整,進一步提升農業資源的利用率和價值,建立公司、合作社以及農場三合一的產業模式。通過構建完整的產業鏈運行模式,能夠有效提升整個農村的經濟發展,在產業鏈的帶動下,使得相關產業能夠持續穩定發展下去,對于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2.4完善農村市場體系
市場是產業和經濟發展的重要環節,因此想要進一步優化農村經濟結構,就需要建立完善的農村市場體系,在市場的發育和帶動之下,能夠進一步促進產業結構的升級和優化。首先,在當前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為農業產品的銷售提供了更多的發展思路和空間,需要積極鼓勵農民進行產銷直掛,將優質新鮮的農產品直接售賣給消費者,減少中間環節;其次,還需要加強對于商、批發商的開發,建立完善的產品流通渠道;最后,建設農村市場網絡平臺,加強農村和農民與市場之間的溝通交流,確保農民能夠及時準確的獲得市場信息,此外還能夠促進先進農業技術手段的引入和推廣[4]。
3結束語
綜上所述,優化農村經濟結構的過程中,首先,需要先對當地農業產業進行分析,明確發展重點,大力推行科技興農,促進產業化發展,同時還需要建立完整的農村市場體系,進而實現經濟結構的優化調整,幫助農民增收。相信通過對農村經濟結構的不斷調整和優化下,我國農村經濟將會得到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克平.農村經濟結構的調整與優化措施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9,30,474(22):162-163.
[2]王怡然.發揮鄉鎮農技推廣職能作用,優化農村經濟結構——以吉林省東遼縣遼河源鎮為例[J].吉林農業,2017(01):62-63.
[3]胡明.農村產業優化升級的思考與探索[J].南方農業,2018,12(29):103+107.
[4]陳長智.研究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村經濟發展現狀及對策[J].大科技,2019,000(028):148-149.
作者:雷琴 單位:中牟縣東風路街道辦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