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農業經濟管理現狀存在問題與發展趨勢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為保證農業經濟繁榮發展,提高國民經濟綜合實力,使農業經濟健康穩步發展,要加大農業經濟管理力度,努力創新農業經濟管理方法,不斷創新管理理念,從而為農業現代化建設提供堅實有力的保障。基于此,分析安徽省太和縣農業經濟管理的現狀,指出存在的問題,提出發展對策。
關鍵詞:農業經濟;現狀;問題;發展趨勢
1太和縣農業經濟發展現狀太
和縣是一個較典型的農業經濟大縣,全縣農村人口在157.9萬,年增長1%左右,可耕地12萬hm2,農林牧漁業總產值99.2億元,年增長3.7%以上。糧食總產103.6萬t,年增長0.5%以上。肉類總產量9.96萬t以上,年增長2.1%以上。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28元,年增長8.7%以上。全縣擁有農業科技示范園區13家,總面積0.112萬hm2,農村專業經濟合作組織(合作社、家庭農場)3856家,市級以上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56家。
2農業經濟管理存在的問題
目前,農業經濟管理模式、方法上存在著諸多制約農業經濟發展的因素,必須進一步研究,加以解決,創新管理理念、管理方法,來解決農業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促進農業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
2.1管理體制不夠完善
隨著農業經濟的發展,傳統的農業經濟管理體制無法緊跟農業經濟快速發展的節奏,農業經濟管理體制沒有及時改革和更新,導致了農業經濟管理體制與國經濟體制不相符,制約了農業經濟的發展,阻礙了國家整體經濟水平的更好發展。亟待相關單位制定一套系統科學的適應現代農業的方案,以便更好地推進農業經濟良性發展。
2.2相關管理人員認識不足
為更好地發展我國的農業,國家出臺了相關的法律、法規和一系列的惠農政策,但有些農業管理人員固守著傳統的管理理念,不接受和嘗試新的管理方式,不與時俱進,在處理一些相關事務過程中,執行力相對低下,使得管理效果不夠理想。另外,管理人員缺乏實際工作經驗,缺乏專業的培訓,不能滿足市場經濟對農業的要求。因此,必須加強相關管理人員對農業經濟管理的認識,提高管理人員對相關管理的重視程度。
3農業經濟管理的發展趨勢
3.1構建新型的農產品銷售體系
為幫助農民更好地進行農產品銷售,提高農民經濟收入,在農業經濟管理中需要構建一個新型的農產品銷售體系,實現營銷主體的規模化、組織化,交易方式的現代化,批發市場的功能齊全化,物流配送系統的高效化,以連鎖超市為主體的銷售常態化。
3.2加大信息化技術的應用
為適應時代的潮流,應努力實現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逐漸將信息化技術滲透到農業經濟的各個環節中,充分發揮各種信息技術手段的作用,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大力提高農業管理人員的信息化水平,培育優秀的人才投入到信息化技術生產中,提高工作效率;增強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意識,提高農業經濟管理人員的信息化意識,提高農業經濟管理人員的信息化水平,規范農業信息化服務體系,及時向農民反應市場運行情況,促進農業穩定持續高速發展。
3.3改進農民專業合作社
農民專業合作社是以農村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通過提供農產品的銷售、加工、運輸、貯藏以及與農業經營有關的技術、信息等服務來實現成員互助的組織,合作社的成立節省了農業生產成本和交易費用,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高了農民市場談判地位及抵御風險的能力,為更好地進行農業經濟管理,需要對農民專業合作社進行相應的改革。農民專業合作社中的人力因素、制度因素、物質因素、商譽因素等關系到合作社的發展前景,特別是商譽因素與物質因素影響顯著。要打好信譽戰,創名優產品,做強品牌效應,提高市場占有率。對合作社的盈余,除一小部分留作公共積累外,大部分根據合作社成員與合作社發生的交易額的多少進行分配,實行按股分紅與按交易分紅相結合,要做到讓每戶農戶滿意。對農民合作社的物質資源進行適當增加,提高農民合作社的盈利能力及自身的服務能力。
3.4轉變管理理念,創新管理體制
管理思維要與時俱進,改變以往落后的管理理念,樹立正確的農業管理理念,不斷更新管理意識,消除管理體制與農業經濟發展之間的矛盾,實行規范化管理,定期進行農業經濟管理專業知識教育和培訓,提高管理人員的農業經濟管理水平。創新管理模式,建立健全農業經濟管理體制,克服農業經濟發展中的障礙,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建立適應時展需求的農業經濟管理體制。加大對農業經濟的扶持力度,制定相應的保護制度,推動農業經濟改革工作的順利進行。調整農業產業結構,進一步完善相關管理體系,促進農業經濟管理的進步與發展。
3.5實行農業經濟產業化
農業產業化是以市場為導向,以經濟效益為中心,以主導產業、產品為重點,優化組合各種生產要素,實行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規模化建設、系列化加工、社會化服務和企業化管理,形成種養加工、產供銷、貿工農、農工商和農科教一體化經營體系,使農業走上自我發展、自我積累、自我調節的良性發展軌道的現代經營方式和產業組織形式,實質上是對傳統農業進行技術改造,推動農業科技進步的過程。這種經營模式從整體上推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是加速農業現代化的有效途徑。
作者:孫曉云 單位:太和縣桑營鎮農經與統計服務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