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農業信息化與農業經濟建設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隨著信息化技術的發展,對我國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我國已有不少領域如政治、文化特別是經濟領域逐步朝著信息化方向邁進,但關于農業信息化建設方面重視度不夠。農業信息化也就是指將科技成果、三農政策、生產技術等方面的信息知識以計算機網絡的形式傳輸給廣大的農業生產者、消費者和經營者。農業信息化能夠有效推動農業經濟發展,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重要途徑。
一、農業信息化建設的意義
(一)有助于資源的優化配置,促進農業經濟效益提升
農業信息化建設能夠保證農業科技與農業成果的全面落實和推廣,健全規范的農業信息服務體系,又能第一時間為廣大的農業生產者提供真實可靠的信息服務,通過正確的信息引導農業生產者積極主動的優化整改經濟結構,以實現農業經濟效益最大化。隨著經濟全球化時代的到來,不僅有本國的市場銷售信息、科技信息、農業政策方面的信息,同時也有國外相關的農業信息,這些信息有助于農民群眾對資源的優化配置。
(二)農業信息化帶動農業產業化
農業產業化主要是把農業推向市場,依據現代市場的規律將農產品納入商品范疇進行經營,通過工業化的思維推動農業發展。而農業信息化正是在信息不對稱的基礎上處理市場的不確定性,構建能有效推動農業產業化的信息平臺。農業信息化對農業產業化的生產經營能力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信息與知識是信息化發展中基本的資源要素,涉及農業產業化的方方面面,正確引導和調整土地、勞動生產力等傳統要素的集約程度與配置關系,優化農業產業結構。為農業生產、加工、流通等環節提供了完善有效的科技知識信息,使得農業生產經營能力得到大幅增強。農業信息化使得農業產業化活動空間較以往有了更大的拓寬;在農業信息服務下,農業生產經營者不再受資源的約束,可按照市場實際需求,通過信息、技術和知識,構建多樣化的農業經營實體。農業信息化的推行,使農業信息服務業成為農業產業活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對農業產業化發展具有實質性意義。
(三)減少市場交易風險,保障農業市場有效流通
導致農業市場風險發生的主要原因是因農業信息掌握了解不夠而帶來生產的盲目性與經營的滯后性所致。農業生產者信息的大量獲得,能夠更準確的制定投資和生產決策,市場風險也較低。農業信息化通過良好的物質技術保證了農業產前、產中、產后間的有效銜接,協調處理了農業生產、分配及消費之間的動態關系,使農業供與求持平衡狀態。農業信息化能實現市場交易雙方直接聯系,極大的縮減了流通環節,交易程序也較以往更加的簡單化,交易成本也一定程度上降低。由于為農業生產者提供了科學準確的交易信息,完全消除了過去生產的盲目性與滯后性,避免了市場風險,為農業市場有效流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農業信息化建設的策略
(一)及時有效的宣傳,充分認識農業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
農業生產者與領導者應充分認識農業信息化建設對農業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首先,有關部門必須大力宣傳農業信息化的意義,積極開展相關的宣傳活動如下鄉活動,深入農業生產者群體中講解相關的信息化知識;其次,傳授農業生產者的計算機知識,使其具備較高的計算機操作水平,這是推動農業信息化快速發展的前提;最后,相關領導者對農業信息化起到了重要支撐,只有領導者對農業信息化建設予以高度重視,才能激發中下層農業生產者更好的工作,所以領導者是農業信息化建設的關鍵點。
(二)培養一批專業的農業信息化人才,強化農業生產者的文化素質
當前,國家應在農業信息化人才培養方面投入充足的教育經費,加快農村信息教育,通過多樣化的渠道傳授先進的信息技術,提高人員的現代化服務水平,注重信息技術、網絡技術、農業經濟運行規律、知識產權這幾方面的培訓,在培養專業的農業信息化人才的同時還應積極創辦農村職業技術教育,各級政府應提高義務教育的支持力度,從而保證農業生產者具有較高的科學文化素質。
(三)為農業信息化建設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
首先,農業信息化建設過程具有一定的復雜性,涵蓋了社會經濟的各方各面,所以需要政府部門進行統籌安排方可達到預期的效果。政府部門應清楚的認識到自身發揮的主導作用,加大自身的調查研究力度、強化過程監督。此外,政府部門還應將農業信息化建設中部分事務性的職能交由行業協會等社會團體負責,自己的主要任務是安排組織農業信息化戰略與政策,監督政策執行過程及有效管理非常規性的核心項目,從而實現以政府為主導的農業信息化體系。其次,深入分析研究信息政策的基本理論方法,積極改進與完善國家信息政策管理機構,構建切實可行的信息政策反饋系統,科學評價信息政策的執行效果等,以此提高國家信息政策體系的有效性、完善性。構建一套完善的信息法律體系,營造有利于農業信息化建設的外部環境。
(四)推進農業信息網絡建設
一方面,應推動涉農網站建設;致力于規模較大,具有農業信息資源和電子商務等服務功能,以及信息完善、功能大的綜合性農業網站。構建農產品信息網、蔬菜瓜果類信息網等,明確市場定位、選擇資質高的經營廠商,并據此發展電子商務業務,以處在農業網站的最前沿。另一方面,科學構建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隨著農產品貿易電子化的實現,當前應加大構建與我國國情相符的農產品電子商務,從而使農產品的產、供、銷環節都能夠通過網絡完成,保證農產品市場流通。高度重視構建認證體系、信息體系、物流配送體系等電子商務基礎設施,這對我國農業經濟發展具有現實意義。
三、結論
綜上所述可知,農業信息化建設不是一蹴而就的,還需要堅持不懈的努力,所以我們應對農業信息化進行深入細致的分析研究,獲悉農業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并及時采取措施予以處理,力爭為我國農業經濟增長提供有效幫助。
作者:陳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