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農業科技投入對農業經濟發展的影響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農業作為第一產業,對我國的經濟發展有著重大的影響。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實現農業現代化成為發展的新目標。然而,想要提高農業的科技水平,更多取決于國家財政對農業科技的投入。現階段,為了提高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必須以農業科技投入為前提,改善農業發展的科技環境,完善農業經濟服務體系,實現農業現代化的突破。
關鍵詞:農業科技投入;農業經濟發展;經濟政策;實證研究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不斷優化農業經濟結構,提高農業技術含量,對于我國農業經濟的健康、穩定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農業產業作為我國發展的根基性產業,在我國經濟發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因此,為了能夠使農業經濟得到快速發展,有效發揮農業科技投入在農業產業發展中的作用,應該學習借鑒發達國家的農業技術,重視我國農業科技經費的投入力度,促進我國農業經濟資源配置趨于合理,同時相關部門在農業產業的改革過程中,也要注重農業科技的支持力度。
1農業經濟發展現狀
農業涉及的產業范圍非常廣,既包括狹義上的以糧食、蔬菜為主的農作物種植,也包括廣義上的林業、畜牧業以及漁業等。本文主要對我國近5a的農業信息數據進行統計與整理,通過數據分析發現農業經濟的變化受到了農業政策的影響。從結構組成的角度出發,傳統農業長期以來都是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占比超過了50%,排在第2位的是畜牧業,占比也超過了30%,而漁業與林業占比分別為10%與5%。同時需要注意的是,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社會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發生了變化,這在一定程度上對農業結構的配置關系產生了影響,但總的來說整體處于平穩向好趨勢發展。而從農業經濟的效益變化來看,農業產業的各個指標都呈現上升趨勢。第一產業的生產總值也在逐年上升,平均年增長速度都超過了10%,另外值得關注的是,從事農業產業的人數具有逐年下降的趨勢,既包括農作物種植的人數,同時也包括了農林牧漁的從業人數,總體來看總人數下降了1/3左右,這種狀況的出現,也對我國產業結構的變化具有一定影響,而在我國農業科技投入逐年增加的狀況下,科技對于農業的新發展也有了巨大的推動作用,新的時代背景下,農業科技含量越來越高,這對我國農業經濟快速增長提供了新的機遇。
2科技投入促進農業經濟增長的實證分析
本文基于靜態實證分析來進行研究,發現科技投入和農業經濟增長具有正相關的關系。所以,為了推動我國農業經濟進一步發展,就需要加大農業的科技投入。在此基礎上又利用向量自回歸模型研究了科技投入對農業經濟增長的影響,主要是對系統模型的內部的變量進行調整,并對相應的滯后函數模型進行構建,進而組成向量回歸自模型。通過該模型的實證分析原理來看,大多數技術研究人員通過對農業科技投入與對應的總產值進行直接對比,并利用因果關系得出檢測結論。在此基礎上將通過協整檢測,對農業科技的投入資金進行變量的排序,發現變量序列的水平值,在檢驗過程中尋找出滯后階數。另外,還需要建立誤差修正模型來對時間序列之間均衡情況進行反映,從而使得短期偏離長期的均衡能夠被及時的反映出來,從而進行及時的修正。本文實證分析對科技投入對農業經濟增長的作用進行了重點研究,從我國農業科技人員投入角度出發,農業科研人員對農業經濟增長的產出彈性值為0.09,這說明加大農業科技人員的資金投入對于農業經濟的增長具有積極作用,但也要認識到,該彈性值偏低,因此,需要進一步加大科技人員的投入,從而使科研人員的作用充分發揮,進而推動農業經濟的增長。另外從我國農業科研經費角度出發,科研經費對農業經濟增長的彈性值為0.19,簡單來說,就是每增加一個單位的科研經費的投入,我國農業的總產值將會增長0.19個單位,這表明了農業科研經費的支出對于農業經濟增長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但是推動作用不是特別明顯。因此,在農業經濟的投入方面,國家應該合理配置資金投入,進而讓農業科研經費能夠趨于合理,進而縮小我國與世界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同時也有利于我國的糧食安全,促進我國農業科技創新和農業成果的推廣,從而推動我國農業科技的快速發展,實現我國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3結語
新的時代背景下,我國作為傳統的人口大國,對糧食的需要越來越大,為了保障國家安全與穩定,就需要重視農業經濟的發展,通過研究表明農業經濟的增長離不開農業科技的支持。從長遠角度來看,政府加大對農業的科技投入,不僅能夠吸引更多的人才與科研單位加入到農業科技的研發活動中,而且對于我國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也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張紅輝,李偉.農業科技投入與農業經濟發展的動態關聯機制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3,33(11):149-151.
[2]張麗麗.農業科技投入對農業經濟增長貢獻的實證研究——基于省際面板數據[D].杭州:浙江工商大學,2014.
[3]張江雪,郭迷.我國農業科技投入對農業經濟增長影響的實證研究[J].中國科技財富,2010(13):15-17.
[4]李鵬,張俊飚.生產資源投入對農業經濟增長的貢獻測度——基于農業可持續發展視角[J].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26-32.
作者:李平 單位:山東省禹城市市中街道辦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