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農業行政管理人員帶動農業產業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丹東市農業產業發展簡介
在農業上取得如此豐碩成果的直接原因就是,近年來我市在推動農業產業化發展上下足力氣,重點扶持包括農作物種業、種植業、農業產品生產及深加工等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方面加大力度,依托得天獨厚的條件(優越的地理和氣候條件,豐富的農產品原料、較低的商業成本和良好的政策環境)發展農業產業化,克服產業化龍頭企業數量多、規模小、總體實力不強、貸款難、融資難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不利條件,積極推動農民、農業企業和市場對接,由數量農業向無公害農業、綠色農業、有機農業發展,加快發展外向型農業,實現農村增色、產業增強、企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總體發展目標。
在“無農不穩”的發展大環境下,我市各級農業行政管理隊伍即農業行政組織(完成政府對農業社會公共事務進行有效管理而設置的行政機關)具有相對應的立法執法、制定政策、統籌協調、指揮控制、服務指導五大職能,而隊伍的高效性就是農業產業化發展的保障。農業行政組織的個體單位(農業行政管理人員)主要指的是在國家農業機關中任職的,不論是行政機關、還是國營企業、事業機構中的工作人員。我市農業行政管理人員大體可以分為兩部分四大類:
1.農業行政機關人員,丹東市農村經濟委員會、丹東市林業局等單位中的國家公務員。
2.農業執法機關工作人員,丹東市種子管理處、丹東市農業執法大隊、丹東市水產種苗管理站等單位中的國家公務員。
3.農業國有企業工作人員,遼寧丹玉種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中的管理干部。
4.農業事業機構中的工作人員,丹東市農科院、東港市示范農場等單位中的管理干部。《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及其它相關的法律、法規賦予農業行政部門的七項責權包括行政管理權,資源管理權,品種審定權,生產管理權,經營管理權,質量監督權,行政處罰權。我市在行使這些權利過程當中,按照《遼寧省行政執法監督規定》的要求,相關主管部門出臺了一系列的規章制度嚴格監督各級各類農業行政管理人員職權使用,做到職務范圍依法辦事,為人民服務,為農民服務,遵紀守法,執行黨和國家的政策法令,忠于國家利益,切實完成工作任務,堅持實事求是。“該管就管”有效地組織被領導者共同努力完成既定的行政任務,以實現既定的行政目標,為創新我市農業產業發展環境保駕護航。
三、自身素質的優勢與不足
從主客體的關系來界定,農業行政管理人員的素質是作為主體的人所具有的各種要素的總和。從我市農業行政管理實踐角度來看,農業行政管理人員具備一下素質優勢:
(一)政治素質過硬
我市在著力打造政治素質過硬的農業行政管理人員隊伍方面,重點強化黨的十八大精神的學習宣傳貫徹,加強組織建設,重點強化農業行政管理領導班子和黨組織建設;加強農業行政管理人員紀律作風建設,重點強化“八項規定”的貫徹落實;通過學習與實踐相結合,組織推動和自身努力相結合不斷提升人員的政治思想覺悟、思想作風、品德修養。通過不懈的努力,打造一支作風過硬、能打敢拼的農業行政管理人員隊伍。
(二)知識結構良好
農業行政管理需要具備專業素質,掌握專業技能的管理人員,這項工作是專業化強度高的管理行為,這就需要有專業型的行政管理人員,隨著我市對專業型人才的重視,農業行政管理人員的知識結構大力的提升,為塑造優秀的人員隊伍奠定了良好的知識基礎。
(三)能力素質較強
我市大力加強農業行政管理人員能力建設,重點提升服務發展、維護社會穩定、維護農業穩定發展、保障農民利益等方面的的能力,著力打造管理能力過硬的隊伍。我市農業行政管理人員在政策實施能力、決策能力、創新能力、控制能力等優勢顯著。
(四)制度素質有效
為了著力樹立行政管理形象優良的人員隊伍,我市加強規范化建設,重點強化農業行政管理制度、管理、監督和考評體系建設,大力打造農業行政管理質量過硬的隊伍;加強反腐倡廉建設,重點強化懲防體系建設,確保依法行政、突顯公平正義。
(五)身體、心理素質優越
我市農業行政管理隊伍年齡組成以中青年干部為主,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均有穩定的保障,經過一系列的有目標的培養逐步形成的比較良好的品質,包括認知品質,意志品質,氣質形象等,為管理隊伍健康成長提供了動力。相對于優勢,我市農業行政管理人員的自身素質也存在的一定的不足之處:
1.知識儲備更新緩慢。在新的發展形勢下,相關業務知識更新儲備呈現不足,專業技術管理人員不穩定,水平有限。
2.管理能力仍不完備。相關行政管理人員能力素質參差不齊,在整個管理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得不到及時處理。
3.宗旨意識不夠牢固。為“三農”服務宗旨意識不夠牢固,沒有徹底的把為“三農”服務的精神作貫徹到日常的農業行政管理工作中去。
4.法律觀念有待加強。在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經營的發展模式下,法律觀念仍有欠缺。
四、建議與對策
為加強我市農業產業發展軟環境建設,進一步提升行政管理人員的思想政治素質、知識素質、業務能力素質,增強每一名管理者管理和服務農業產業發展的能力,建設一支高素質農業行政管理隊伍隊伍,在今后的工作中還要注意加強如下幾點:
(一)加強管理人員的知識更新和隊伍的人才引進
專業化是當前管理人員隊伍發展的目標和方向,在的管理者以中青年為骨干,基本上都具有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也學過農業的學科知識,在識體系方面的儲備基本合格,只要定期學習、組織培訓,不斷的更新人員的知識儲備,經常參與實踐案例增強實踐性知識,不斷的進行人才交流,才能進一步促進人員的專業化,才能跟好的加強隊伍的管理能力,處理好在實際工作中出現的各類問題。
(二)進一步增強宗旨意識,提高工作效能
加強政治學習,積極提高政治素養,在農業行政管理工作當中要牢固樹立接受群眾監督的意識,不回避錯誤的發生,加強監督機制,及時清醒的認識,端正的態度和工作作風,不斷完善和提升自己,時刻以服務“三農”為目標,提升工作熱情,提高工作效率。
(三)加強法律觀念,做到依法行政、執法、管理
在農業行政管理工作當中各相關單位最重要的的工作就是行政、執法、管理,在實施者三項重要日常工作,要把法律法規、相關政策靈活準確的的運用進去,做到依法辦事,不能違規違紀,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各個方面的利益,做到公平公正,才能確保我市的農業產業健康有序的科學發展。
(四)堅強隊伍基礎建設,保證完備的管理力量
一支能打硬仗的隊伍,必須有強有力的物質后勤保障,“要想馬兒跑得快,就得給馬兒多吃草”。農業作為基礎產業有其獨有的特殊性,作為一支合格的農業行政管理隊伍,就必須深入到實踐得到第一手資料作為參考,充足的經費和物質保障是必不可少的,車輛、儀器器材等的配備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對農業行政管理人員這筆財富的保護。作為管理者也要認真看待手中的權力,做該做的,管該管,絕不貪污浪費。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要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之際,全面深化改革關鍵之時,丹東農業要進行經營體系、產業調整、管理人員等全方位的改革。行政管理要緊緊圍繞農業產業化、現代化,強化農業行政管理人員的素質,充分發揮農業行政管理的宏觀的優勢和作用,帶動我市農業產業的大發展,為農業健康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提供優質保障。
作者:李云端 單位:中共丹東市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