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農業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發展之路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科研管理部門在高校的發展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分析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背景下,農業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現狀,提出應從創新管理模式、更新思想觀念、樹立服務意識等方面完善農業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發展之路。
關鍵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科研管理;農業高校
1背景
2017年2月5日,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若干意見》正式。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要目標是增加農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給。圍繞優化產品產業結構、推行綠色生產方式、壯大新產業新業態、強化科技創新驅動、補齊農業農村短板、加大農村改革力度等,中央一號文件對新一年農業農村工作做出全面部署。近幾年來,“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始終保持著極高的曝光率。改革背后是農業農村形勢的變化,農業主要矛盾已經由總量不足轉變為結構性矛盾,主要表現為階段性的供過于求和供給不足并存。農產品需求升級,有效供給跟不上;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到極限,綠色生產跟不上;國外低價農產品進來,國內競爭力跟不上;農民增收傳統動力減弱,新的動力跟不上。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大背景下,要想走出一條特色的創新之路,農業高校的作用必不可少。農業高校始終扮演著創新農業新技術、培養農業領域人才、推動農業發展的重要角色。做好農業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是其在“農業供給側改革”中發揮中流砥柱作用的一大保障。科研管理的發展道路應牢牢樹立創新、改革意識,不斷完善機制體制,想農民之所想、供社會之所需。
2農業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現狀
2.1管理模式老舊
高校科研管理部門一般具有較傳統的管理模式,如注重科研和開發,輕視管理和轉化;注重制約和結果,輕視激勵和過程。導致科研管理部門在高校管理工作中僅扮演“傳話筒”的角色,如通知、收取材料等,使得科研管理工作無法發揮主動性和創新性,最終導致科研工作的滯后。
2.2管理人員落后
許多從事科研管理的工作人員對管理專業的知識了解不夠,對于科研管理工作的理解出現了一定的偏頗,導致其思想觀念及行事作為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他們花費大量的時間在做一些機械性或事務性的工作,而自己認真思考的時間卻所剩無幾。真正思考管理工作如何創新、如何完善的工作人員真是少之又少。
2.3服務意識不強
多數科研管理部門現階段僅局限于“管理”,任何工作都圍繞著如何“管”的更好,并沒有樹立良好的服務意識。殊不知,管理好的前提是服務好。如何為科研人員服務好?如何通過科研管理工作為科研人員提供便利?如何營造良好的科研氛圍?這才是作為一名科研管理工作者所要思考的問題。
3科研管理工作發展之路
3.1創新管理模式,提高效率
一是加快協同機制體制建設。創建高水平科研平臺,打破學科、院校之間的壁壘,整合資源,合力攻關,提升承擔重大科研項目的能力,如共建“協同創新中心”、“高精尖協同中心”等創新共同體,將校內外資源進行匯聚、整合,以重大社會問題為突破點,合力組建服務區域建設、促進產業發展的高水平科研團隊。二是不斷推進成果轉化。管理相關政策要從注重“量”的增長向注重“質”的提升上轉變,從注重科學研究向促成果進轉化上轉變。出臺相關政策,完善成果轉化流程、加大成果轉化的獎勵力度等,為科研人員營造良好的成果轉化氛圍。三是積極發揮智庫作用。智庫是為決策者在處理社會、經濟、科技等各方面問題出謀劃策,提供最佳理論、策略、方法、思想等的智囊團,具有推動社會發展的力量,在農業高校的發展中起到重要作用。智庫構建了學校和政府部門溝通的重要渠道,充分發揮智庫作用,有利于增強學校的顯示度及影響力。四是逐步發展網絡化辦公。在互聯網時代的當下,老舊的科研管理模式已不適用于現今社會,在如此繁忙的工作中,科研管理工作者要做的是為科研人員減負,而不是給他們施加更大的壓力。科研管理應逐漸向電子、網絡、線上發展,充分利用好科研系統,把管理工作做在平時。
3.2更新思想觀念,與時俱進
一是更新科研人員的思想,是科學研究的基礎。工作在一線的科研人員可能沒有很多時間去了解、研讀最新政策變化,科研管理部門應定期組織全校性的培訓、宣講、政策解讀等活動,宣傳、解讀最新政策,使廣大科研人員的思想時刻保持與之俱進。二是不斷完善科研管理工作者自身。作為一名科研管理工作者,要認真學習、研讀各類科研相關政策及文件,認清時展的趨勢,從而積極調整工作重點,與時代接軌;要通過各種渠道,如培訓、書籍、網絡等,時刻學習管理知識,不斷充實自己,武裝頭腦,使思想觀念始終與時俱進;要積極調研其他高校科研管理的創新做法,吸收、借鑒可取之處,為自己工作所用。
3.3樹立服務意識,以人為本
科研管理部門雖然注重管理,但不局限于管理。科研管理部門作為高校的重要行政部門,不僅要做到管理有序,更要樹立良好的服務意識。要充分理解科研人員,站在他們的角度開展工作;要經常與科研人員進行有效的溝通,以他們的需求為工作重點。只有服務好廣大一線科研工作人員,科研管理工作才會順利進行。
4結語
在全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背景下,農業高校要抓住機遇,用于面對挑戰,以改革為工作契機,著力推進機制體制的創新,完善科研管理的模式及方法,不斷推陳出新,提升科研水平及質量,促進成果落地轉化,進而獲得社會的關注及認可。
參考文獻
[1]陳超凡.供給側改革背景下地方院校創新能力建設探究[J].中國高校科技,2016:18-20.
[2]蔣偉,張弦.高校科研管理系統現狀及發展方向[J].科技信息,2013,(20):67-68.
作者:王丹 單位:北京農學院科學技術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