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設施棚果土傳病害生態改良防治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針對設施棚果土傳病害發生嚴重的現狀,建立以土壤生態修復為主的土傳病害綠色防控技術體系。介紹利用土壤生態改良防治設施棚果土傳病害技術的主要內容、實施效果及推廣應用前景,以期為綜合防控土傳病害、確保設施棚果生產可持續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設施棚果;土傳病害;生態改良;防治設施
棚果生產中要嚴防土傳病害發生。利用土壤生態改良防治設施棚果土傳病害技術是指在夏季生產空閑期對土壤實施生態修復,通過施用土壤消毒改良劑進行高溫悶棚消毒,殺滅土壤中的真菌、細菌、線蟲、蕓薹根腫菌等有害生物,并配合施用土壤修復調理劑,促進土壤微生態平衡,同時采用育苗移栽和抗病品種相結合的方式降低土傳病害發病率,從而達到綜合防控土傳病害的目的,確保菜農經濟收益及設施棚果生產的高效與可持續發展。
1主要技術內容
1.1土壤殺毒
每年7—8月份選用威百畝、棉隆、氰氨化鈣等進行土壤消毒,可以有效防治線蟲(如根瘤線蟲、莖線蟲、異皮線蟲等)和土壤真菌(如猝倒病菌、絲核病菌、鐮刀菌等),還能抑制雜草生長。施藥要均勻,使藥液在土壤中深度達15~20cm,保持土壤濕度65%~75%,土壤溫度10℃以上。施藥后立即覆蓋塑料薄膜,密閉15d以上。
1.2土壤生態修復
土壤消毒后進行旋地,放風7~10d,于定植前施入土壤之星、寶地生、播可潤等優質微生物菌劑。微生物菌劑可以增加土壤中有益菌,改善土壤微生態環境,消除土壤板結,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同時,有益菌生長代謝產物(脂肽類化合物)可以抑制有害病菌的生長,有效預防土傳病害的發生;此外,微生物菌劑還能刺激根系分裂生長,提高根系活力,加大根部吸收面積,促進作物吸收養分,增強作物抗逆性,從而提高產量,改善產品品質,提高產品商品率。
1.3抗病品種選擇和育苗移栽
選用優質的抗病品種可以提高設施棚果的抗病能力,這是防治土傳病害最為經濟有效的措施。加強發芽期及幼苗期管理,控制苗床的溫度、濕度等條件,合理安排作物茬口,有利于預防或減輕病土傳病害的危害。
2實施效果
2.1土壤生態修復設施棚果產量的調查結果
微生物菌劑在土壤中可以起到固氮、解磷、解鉀的作用,同時菌種的代謝產物也是土壤有機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增加土壤中腐植酸含量,促進設施棚果作物根系生長,提高肥料利用率,提高作物抗病能力。試驗證明,施用微生物菌劑有利于番茄的生長發育,顯著提高番茄產量(見表1)。
2.2抗病品種和育苗移栽對土傳病害的防治效果
向田園土中添加苗期生長所需的速效肥和遲效肥配制育苗土,保證床土中富含有機質,土肥比約為1∶1。遲效肥包括腐熟的廄肥、堆肥、塘泥、腐殖質等,速效肥可用N,P,K各15%的優質復合肥,每立方米施用2kg,拌勻后堆積待用。床土用30%噁霉靈、甲霜靈消毒,用量為1~2g/m2,可有效預防苗期病害。選用適合當地土壤條件的抗病品種,可有效減輕土傳病害及其他病害的發生。種子用55℃溫水浸泡滅菌。試驗證明,選用大白菜抗病品種,結合育苗移栽方式,可有效防治土傳病害根腫病(見表2)。
3推廣應用前景
遼寧省設施棚果土傳病害發生日益嚴重,造成設施棚果產品的產量和品質大幅下降。目前全省土傳病害發生面積達31.33萬hm2以上,占栽培總面積的38%。在沈陽、朝陽、大連、葫蘆島、鞍山等地,因土傳病害造成絕產和棄管的土地面積超過0.67萬hm2,每年因土傳病害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50億元。利用土壤生態改良防治設施棚果土傳病害技術研究符合國家和遼寧省生產實際需求,強調新技術的研發、集成、創新與應用,減少農藥和化肥的使用量,增加微生物菌劑的施用,調節土壤生態環境,既能獲得顯著的土傳病害防治效果,又能保障設施棚果生產的可持續性發展,提高設施棚果產量和品質,起到實用技術的示范作用。該技術的推廣與應用可以擴大設施棚果種植面積,形成基地輻射效應,順應消費市場需求,帶動全省設施棚果種植地區經濟大力發展。
參考文獻
[1]蘇生平.蔬菜連作障礙防治技術[J].農業工程,2015,5(S1):26-29,71.
[2]秦平偉,陳代明,陳瑜欣,等.98%棉隆微粒劑對煙草生長和青枯病發生的影響[J].植物醫生,2019,32(6):34-38.
[3]溫羲娟,鮑永豐.設施蔬菜土傳病害的防治策略[J].新農業,2014(9):31-32.
[4]馬濤濤.熏蒸對土壤氮素硝化、礦化作用及動力學特征的影響[D].北京:中國農業科學院,2014.
[5]張西森,張曉麗,祁立新,等.設施蔬菜土壤退化問題分析及改良利用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20(9):85-86.
[6]張偉,李剛.新型微生物菌劑———播可潤[J].新農業,2015(1):20-21.
[7]張萍,陳世靜,陳士亮.蔬菜土傳病害的成因及防治方法探討[J].上海蔬菜,2019(6):60-61.
[8]刁生鵬.增施有機肥對旱作農田土壤環境及玉米產量的影響[D].呼和浩特:內蒙古農業大學,2019.
[9]楊文杰,汪李平,程菲,等.設施蔬菜連作障礙防治技術[J].長江蔬菜,2019(10):26-29.
[10]何成鳳.關于設施蔬菜栽培連作障礙分析及綜合防治研究[J].農民致富之友,2018(21):34.
[11]何平,劉大章,余爽,等.設施蔬菜土傳病害的綠色防控技術措施[J].現代園藝,2018(1):123-125.
[12]柳佳芬,侯霞,杜克波.溫室蔬菜連作障礙綜合防治技術[J].農業科技通訊,2017(4):226-228.
[13]張丹.遼寧省設施蔬菜土傳病害發生與綜合防控[J].現代農業科技,2017(7):128,130.
作者:李蘭英 單位:朝陽縣大項目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