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商業銀行納稅風險防范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經濟全球化進程加快,我國金融體制改革不斷深入,稅收法規體系不斷健全和完善,“營改增”不斷推進,稅務稽查力度不斷加大,使得商業銀行在納稅活動中稅務風險不斷增加。商業銀行作為重要的市場經濟主體和社會經濟組織,在我國納稅體系中占據極其重要的位置,但是在實際經營管理中商業銀行的納稅活動依然存在風險。本文筆者將對商業銀行防范納稅風險的必要性和現狀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幾點商業銀行防范納稅風險的應對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商業銀行;納稅風險;必要性;現狀;對策
隨著我國稅收法規體系不斷完善,經濟不斷發展,社會競爭加劇,使得商業銀行在納稅活動中,逐漸凸顯稅收風險,稅收風險的管控難度和要求逐漸增高。商業銀行為了規避自身在經營管理過程中可能存在的稅務風險,必須正面面對線在商業銀行,在納稅活動中存在的各種各樣的問題,結合商業銀行自身經濟活動的現狀,實際情況以及稅收政策制定,相應的對策防范納稅風險,從而促進商業銀行健康、穩定、高效發展。
一、商業銀行防范納稅風險的必要性
稅務風險是指在現有的稅收政策下,由于商業銀行自身的納稅行為,未能有效的遵守國家稅收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影響了納稅行為的規范性,即出現沒有遵循稅務法律法規及時納稅或偷稅漏稅等一系列違規行為,造成不利于商業銀行未來經濟發展,不利于商業銀行健康穩定運營的后果,使得商業銀行未來經濟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失,不僅要受到法律的行政處罰,補交稅款、罰款以及滯納金,同時使得商業銀行的企業信譽和相關負責人的名譽都收到不良影響。商業銀行是我國重要的市場經濟主體和社會經濟組織,商業銀行的業務具有特殊性,如果商業銀行出現納稅風險不利于社會經濟健康、穩定發展。為此,商業銀行必須充分重視納稅風險的重要性,關注財務和納稅管理工作,及時、準確的解讀稅收政策,提高稅務工作人員專業能力素養,提高風險防范意識,從而保障商業銀行在市場經濟活動中的信譽和信用不會受到損害,促進社會經濟健康穩定運行。[1]
二、商業銀行納稅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商業銀行稅收機構設置不合理,工作人員業務能力較差由于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還處于正在摸索狀態中,我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使得社會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我國的稅收政策不斷改革,結合市場動態進行調整,使得商業銀行的納稅管理方式也不斷調整。但從商務銀行實際納稅工作來說,商務銀行的納稅工作仍然處于起步階段,納稅管理工作更多是財務部門負責統計和統計和統籌。商業銀行的服務具有特殊性,復雜性,由于商業銀行負責人對于納稅風險的防范意識較低,導致商業銀行沒有建立健全相關納稅管理制度。而且在實際經營活動中商業銀行缺少稅收法規的專業培訓,尚未建立風險防控意識,使得涉稅工作人員自身業務能力較差,對稅收政策的理解掌握不到位,沒有按照稅收規定進行操作,容易為商務銀行帶來納稅風險。
(二)商業銀行內控機制不完善到目前為止,我國商業大多數商業銀行的稅收活動是由財務部門來負責的,財務部門在負責商業銀行各項財務收支情況的同時還要負責各個企業與商業銀行之間的稅收相關統計工作,負責所有稅收風險識別、計量、監測和控制工作,財務部門的工作量和工作壓力非常大。財務工作人員不僅要不斷提高自身財務相關知識,還要提高稅務風險防控能力和稅務風險識別能力。由于沒有明確對財務工作人員的工作內容進行劃分,使得財務部門工作崗位以及人員之間各自負責的工作內容和職責出現混亂、責任劃分不明確的現象。
(三)商業銀行稅務籌劃失敗風險商業銀行的納稅活動中稅收籌劃工作是最為重要的納稅活動項目,良好的稅務籌劃有利于商業銀行減少納稅金額,提高商業銀行的經濟效益。但是實際經營活動中,商業銀行的納稅籌劃工作受到市場環境稅收政策、稅務籌劃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對稅收政策解讀情況、以及企業經營模式等各個方面的影響。每一個環節看似沒有關聯,但是環環相扣,一旦任何一個關節出現問題都有可能造成稅務籌劃失敗的可能性。隨著稅收政策不斷完善,之前的稅收行為也發生改變,以前合法的行為變得不合法。如果商業銀行沒有及時對稅收政策加以解讀,改變自身納稅行為,那么商務銀行的稅收籌劃工作不僅不能為商業銀行節約稅款,反而要繳納更多的稅款或罰金,甚至有可能造成偷稅漏稅的嫌疑。
(四)尚未建立完善的商業銀行納稅風險評估和預警體系目前我國商業銀行的稅務籌劃工作是由各個支行將相關數據上報到地區總行進行統籌和計算,并沒有對分行和支行的稅務工作制定相應的標準和流程,沒有建立完善的稅收風險防范制度,沒有建立完善的商業銀行納稅風險評估和預警體系,使得商業銀行的風險評估和判斷識別工作只能依靠經驗老到的財務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和經驗來判斷,商業銀行的納稅風險具有較強的隨意性和差異性,納稅風險防范存在的系數比較大。
(五)商業銀行稅務風險信息溝通不順暢商業銀行作為我國重要的市場經濟主體和社會經濟組織,其具有經營規模大、分支機構多、涉及的資金數額大、業務層次復雜、經營風險多等特點。由于商業銀行各個部門和分支機構、分行之間管理層統籌協調不到位,工作人員專業能力素養較差,缺乏全局觀和整體性,各自為政,使得商務銀行稅收風險信息溝通不順暢,商業銀行的稅務工作存在較大的風險,任何一個分支銀行的納稅工作存在風險,都有可能對商業銀行其他分支機構造成威脅,總體來說,商業銀行納稅風險內部控制并沒有有效的實施。[2]
三、商業銀行防范納稅風險的應對措施
(一)設置和完善納稅崗位建立責任牽連制度為了促進商業銀行加強納稅風險防控能力,減少納稅風險發生的概率,商業銀行應設置和完善納稅崗位,將納稅管理從財務部門分離出來,單獨建立納稅管理部門,安排專業的稅務工作人員將商業銀行的稅務工作進行統籌和管理。同時為稅務工作人員明確工作崗位,劃分詳細工作內容,制定責任牽連制度,建立和完善稅務評估和內部審計制度,將具體的稅務風險責任確認到個人,充分發揮稅務工作人員主觀能動性,按照既定的納稅工作制度流程進行操作,通過人為因素降低納稅風險出現的概率。
(二)提高涉稅工作人員業務處理能力社會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素養是商業銀行納稅風險防范的重要因素之一。商業銀行必須加強對涉稅工作人員專業能力的培訓,提高涉稅工作人員對最新稅收政策解讀能力,了解近幾年稅收變化實際情況,了解稅收政策與市場變化之間的聯系,使用借鑒法,將其他商業銀行應對稅收風險的措施和經驗加以分享,豐富涉稅工作人員的工作經驗,從而提高涉稅工作人員對于納稅風險識別、風險防控和調節的能力,促進商業銀行能夠精準地利用稅收政策開展稅務籌劃工作,為達到降低稅款,提高經濟效益的夯實基礎。
(三)加強納稅風險管控制度建設在商業銀行經營管理中,稅務負責人員結合商業銀行實際發展特點、市場變化情況、各個分支機構實際經營情況構建稅務風險內控機制,加強納稅風險管控制度建設,有利于商業銀行健康穩定發展。加強對稅納稅風險源頭的管控;加強納稅風險檢查管理工作;設立監督審計部門,及時進行納稅風險查錯糾偏,加強內部審計。通過以上方式,提高風險防控水平。
(四)建立完善的納稅評估風險及預警指標體系納稅評估是商業銀行稅收工作中的重要工作環節,納稅評估水平高能夠加強對商業銀行稅源的監控,有利于商業銀行稅收負責人員結合市場實際情況以及當時的稅收政策及時制定和調整相關的戰略和策略,調整經營模式,減少納稅成本,幫助商業銀行降低納稅風險,提高經濟效益。為了提高商業銀行納稅風險評估、風險防控水平,商業銀行應結合國家稅務總局出臺的《納稅評估管理辦法》規定,將商業銀行所有的納稅風險充分劃分,按照性質和用途不同,分成收入類、成本類、利潤類、費用類、資產類等不同類型,根據每一個類型的特點和商業銀行實際經營情況制定相關的算法,建立完善的納稅評估風險及預警指標體系,設置納稅金額風險臨界值,一旦納稅金額達到臨界值,系統自動發生警報,以便相關工作人員及時作出戰略調整,切實提高商業銀行稅務風險的防控能力。
(五)強化商業銀行納稅風險信息化建設為了提高商業銀行納稅風險防范能力,商業銀行應加強與稅務機關、同行業銀行、以及其他企業以及商業銀行內部各個分支和部門之間的聯系。及時與稅務機關工作人員溝通,詳細的了解最新稅收政策相關信息;與同行業銀行負責人加強溝通,協同制定應對稅收政策的措施;與其他企業進行溝通,了解目前市場變化實際情況;加強商業銀行內部溝通,加強與各個分支機構和商業銀行內部各部門之間的聯系,有利于商業銀行總負責機構及時了解各分支機構和各部門對于政策解讀情況和納稅風險防控措施實際執行情況,有利于加強商業銀行稅務風險內部控制的監督檢查。
四、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將對商業銀行防范納稅風險的必要性和當前商業銀行納稅活動的現狀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商業銀行的所有經營活動中都存在納稅風險,為了促進商業銀行業務健康、穩定有序的發展,及時規避納稅風險,商業銀行管理人員應提高風險防范意識,設置和完善納稅崗位,建立責任牽連制度,確認各項納稅活動的負責人,加強培訓提高涉稅工作人員業務處理能力,提高對稅務政策的解讀能力,建立和完善納稅評估風險及預警指標體系,強化商業銀行納稅風險信息化建設,通過以上方式強化商業銀行納稅風險防控能力。
參考文獻
[1]何權君.商業銀行稅務風險的內部控制機制研究[J].時代金融,2016(24).
[2]傅寶漢.銀行涉稅風險管控[J].納稅,2019(28).
[3]俞艷林.商業銀行的稅務風險內部控制機制研究[J].商訊,2019(25).
作者:陳影 單位:山東博興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