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農村經濟產權制度改革的目的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為了實現農村經濟發展,實現農村內驅力的促進,對農村經濟產權制度進行改革尤為重要。通過農村經濟產權制度的改革可以實現產權權責的明晰,實現資產的更好保護,也能夠讓資產予以更規范流轉。本文就農村經濟產權制度改革的目的及意義進行探索,并提出相應改革策略,希望可以為農村經濟產權制度的優化提供借鑒。
關鍵詞:農村經濟產權;制度改革;目的意義;改革策略
一、農村經濟產權制度改革的目的及意義
1.明晰產權權責
成員權利與集體資產所有權歸屬問題的分配主要是根據集體經濟組織內部成員所占據的份額來進行的。國家相關法律明確規定,處分、使用、占有與收益屬于所有權的權利。因此,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應當享有處分權、使用權、占有權與收益權,允許其在法律許可范疇內開展有償退出、抵押及繼承活動。農村經濟產權制度的改革則可以實現一過程,也可以讓農村組織成員責任更加明確,對集體資產管理與運營責任主體進行進一步確定,利用成員大會形式,組織成員對集體資產管理決策權與監督權進行行使,確保資產收益分配與協調工作的完成,根據權利與責任的統一原則,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也應當對經營管理風險進行承擔。[1]
2.實現資產保護
針對資產保護角度而言,應當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合法權力進行保護。從當前情況來說,公共權力容易侵害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權益。當前主要利用內部協調、行政機構仲裁與民事訴訟來解決成員財產糾紛,倘若二者存在不一致問題,容易侵害組織成員利益。農村經濟產權制度的構建則可以完善法律法規之不足,能夠對組織成員財產安全進行保護。
3.促進資產流轉
針對資產流轉角度而言,利用集體資產進出市場,基本能夠體現出產權完整程度。在高效流轉集體資產的過程中,能夠實現集體資產保值與增值效果的最佳化。伴隨著產權的不斷明確,也在持續健全農村經濟產權改革工作,并對匹配的經濟產權交易市場進行建設,能夠不斷補充有關交易規則與程序,不斷提升市場交易的公平性,實現資產的高效流轉,并保證流轉資產產權的明晰。
二、農村經濟產權制度改革優化策略
1.完善農村層級管理
關于農村層級管理的完善工作,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2](1)通過政府的指引作用,利用村民大會,將村民代表選舉出來,所選舉的村民代表負責將黨群聯席會、監事會與村委會選舉出來,共同對村黨支部+黨群聯席會+村委會+監事會的“2+2”新模式進行構建,進而將政府與村民之間緊密聯系起來,將村民參政、議政的主動性激發出來,實現村民參與管理村事務積極性的提升。(2)利用政府的組織與指導作用,對農村經濟產權進一步確定,并以此為前提,實現農村經濟產權的“股分化”,對村農業生產聯社進行建設,進而對村集體資源進行整合,集中規劃、開發經濟產權,在股份分紅的范圍中,將土地經營、流轉收益與資產經營權益等加入進來。必要的情況下,為了促進農村產業的發展,政府可以注入啟動資金。利用農業生產合作聯社所取得的分紅,實現合作聯社成員再分配,亦可以用作為公益事業發展資金。
2.推動第三產業發展
通過農村經濟產權制度改革工作的開展,不僅可以為優勢特色產業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資金支持,還能夠為其提供一定人力資源。[3]做好第三產業的發展,不僅可以讓農村經濟產權的改革更好進行,也可以讓更多的農村人員通過第三產業獲得經濟利益的增加。同時也需要利用農村經濟產權制度改革,并結合相關法律法規,對農村土地的使用權與所有權進行明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個人也會取得相應證書。(1)可以對土地流轉平臺進行建設,利用金融機構或者社會融資形式,推動第三產業發展。(2)農民可以利用入股形式變成農業工人,從事第三產業工作,并獲得相應的經濟產權。(3)可以轉讓經濟產權,實現經濟產權流轉速度的提升,推動生產規模經營建設進程的加快。還可以將改革所產生的優勢充分利用起來,利用特色優勢產業,強化生態農業旅游觀光基地建設活動,以此來推動第三產業發展。
3.搭建資產流轉平臺
(1)政府可以引領農民成立合作社,且能夠代表村、組的經濟所有權。利用該形式,將所有權人的權力行使出來,倘若與其他主體產生關系,該組織能夠代表所有合作社成員意志。更為重要的是,該產權主體屬于集合選擇形式,以農民的自愿為基礎,具有民主政治機制,能夠使農民真正掌握土地權益,并對該權益進行保護。(2)在政府的引導作用下,合作社可以和其他公司等盈利性組織合作,從經濟產權合理流轉基礎出發,一方面引導經濟產權予以多元化流轉,另一方面讓權利主體獲得相應的利益需求,共同對利益分配機制進行建設。經濟產權的流轉需要在全面保障合作社成員利益基礎上而進行,在共同承擔風險的同時,做好利益的合理分配,將農村人員的自主性充分激發出來,并吸引越來越多外來業主進行投資。
三、結語
通過農村經濟產權制度改革工作的開展,能夠對我國農村經濟的迅猛發展起到一定推動作用,將農村經濟內在動力充分激發出來,促進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經營的規范化,不斷提升農村經濟產權流轉的公正性、公平性與公開性,促進城市和農村間要素平等交換工作的完成。相關人員更加需要對農村經濟產權制度予以深入研究,探索更好的改革策略與方式。
參考文獻:
[1]孫蕊.山東鄒城市農村土地產權制度改革與農村經濟發展[J].農業工程技術,2018,38(17):4+6.
[2]王芳.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向深水區邁進——訪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體制與經營管理司司長張紅宇[J].經濟,2018(10):10-13.
[3]常鋒.加快產權制度改革促進農村經濟發展[J].農民致富之友,2017(20):19.
作者:李云民 單位:煙臺市棲霞市寺口鎮農村經濟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