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廣場舞與地方民族舞發展趨勢淺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時代在進步與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處于飛速上升的狀態,在廣場舞創作過程中需要滲透民間舞蹈元素,客觀分析民族舞在廣場舞中的應用價值,希望實現廣場舞創作方式的創新,使廣場舞藝術表現形式得到極大豐富,促使民眾對廣場舞的實際參與需求得到充分滿足,積極推動廣場舞與地方民族舞融合發展。鑒于此,本文闡述了什么是廣場舞、民族舞及其兩者之間的聯系,例舉了幾種民族舞的特點,又探究了在廣場舞中融合民族舞的重要價值,最后詳細研究了如何將民族舞融入到廣場舞的創作實踐中,僅供相關人員進行借鑒。
【關鍵詞】廣場舞;地方民族舞;發展趨勢
【引言】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與生活水平的提升,越來越多的民眾認識到健康生活的重要性,也開始積極進行體育鍛煉,群眾文化生活日漸豐富,廣場舞應運而生。顧名思義,廣場舞就是在廣場等較為寬闊的戶外場所進行集體性的舞蹈表演(展示),具有(群眾)自發性、隨意性、松散性、(表演形式)自由性等特點,雅俗共賞,深受民眾的喜愛。但相對而言,現階段廣場舞的質量較差、品味較低,精品節目較少,民族、地區特色不足,亟待改革創新。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群文從業人員也開始思考如何將廣場舞與民族舞有機結合。
1.廣場舞與民族舞的概述
1.1廣場舞
所有舞蹈藝術中,廣場舞占據著明顯的一席之地,并且得到了廣泛的普及與推廣,是近年來廣大群眾娛樂身心的一種重要活動。廣場舞所融合的主要是民眾的娛樂與表現特征,在這一過程中逐漸體現民間藝術的實際價值。廣場舞的具體特征如下:首先是集體性。一般情況下,廣場舞都是以集體的形式出現,因此一直以來廣場舞的場面都非常熱鬧。其次是自娛性。人們跳廣場舞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娛樂身心,同時也有強身健體的作用。廣場舞是民眾情感的抒發,在參與廣場舞的過程中,將自己的情感客觀地表達出來,以此逐步實現精神振奮。最后為自發性。一直以來,廣場舞的形式都是不受拘束,相對自由的,這也在參與的群眾中體現的淋漓盡致。
1.2民族舞
民族舞指的是表演風格浮動不大,在民間流傳十分廣泛化的一種舞蹈形式,并且受限于文化制約。民間舞蹈的特征比較突出,各個地區的民間舞蹈風格特色不同,差異性也較為顯著,但是舞蹈情境的主體主要是特定的故事情節或者熱舞,有著十分突出的地域性特征。
2.廣場舞與地方民族舞之間的聯系
舞蹈元素中的藝術價值非常突出,而作為民間舞蹈的重要表現形式,廣場舞是對民間歷史、情感與精神的一種客觀展現。在廣場舞中,必不可少的兩個重要因素是廣場與群眾,其次才是音樂,在此條件下,要將民間舞蹈融合當作關鍵點,充分發揮廣場舞的具體藝術價值,利用民間舞蹈元素的綜合性特征,充分激發民眾參與的熱情與興趣,使廣場舞逐漸將民族民間舞蹈的藝術性魅力全面地展現出來,以此也可為舞蹈文化藝術傳承提供良好支持。
3.民族舞蹈的特征
本文主要以我國民族特色的舞蹈作為研究例子,分析不同民族舞蹈的實際生存發展脈絡,將民族的深層次文化內涵盡可能地挖掘出來。3.1苗族舞蹈獨特的審美特征苗族舞蹈的文化底蘊以及藝術情感十分豐富,對于民族民間舞蹈的保護以及傳承發揮了極大的深遠影響。在廣場舞創作過程中,滲透苗族舞蹈元素,不但有助豐富廣場舞的整體內容,并且能有效提升民眾對于廣場舞發展特色性、代表性以及豐富性的民族美的追求與創造,實現對地域特色文化元素以及文化的傳承與保護,積極為民眾傳遞更多的文化元素,加強民眾對民族舞蹈特點與發展趨勢的傳承。
3.2布依族舞蹈特征
布依族是我國少數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員,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布依族舞蹈是極具風格特色的舞種,具有“剛柔相濟,柔韌有力”的表演風格和質樸、粗獷、濃烈的原生態色彩。
4.民間舞蹈元素在廣場舞中的應用價值
4.1增加廣場舞內容
各種風格各異的民間舞元素的融入,為廣場舞注入許多新的活力,廣場舞在創新傳統民間舞蹈動作元素的同時,在這一基礎上將原有的風格保留下來。其不但保留了各種舞蹈風格特征,并且也由最開始的徒手扭秧歌逐漸發展到發揮扇子、長綢、燈籠、花束等諸多道具的作用進行表演,不斷增加動態美,增強表現與感染力,并且發展成為民眾文化的一種標志。對當前我國各地中老年廣場舞蹈大賽進行研究分析可知,民族性文化不但得到一定傳承與發展,并且也實現了廣場舞內容的豐富與多樣化。廣場舞利用相對新型的姿態以及強烈的感染力,在藝術領域中表現突出,受到社會各界民眾和群眾的喜愛。
4.2增強廣場舞的感染力
周思平創作的廣場舞,運用了許多新疆舞的相關元素,新疆舞十分活潑與優美,并且步伐也十分輕快與靈活,身體的各個部位都參與舞動,特別是手腕以及舞姿的變化十分豐富。此種舞蹈風格非常突出,不但可吸引更多的舞者參與其中,并且也容易感染觀眾,往往更能將整個舞蹈的民族特色都凸顯出來。
4.3增強民眾的民族自豪感
我國有五十六個民族,并且每個民族歷史都十分悠久,在長時間的社會生活與發展過程中,也逐漸形成了擁有顯著民族特色風格的文化特征,其中,民俗文化中突出的表現形式之一就是民族舞蹈,在民族生活的肥沃土壤中逐漸形成,可有力體現民族文化精神。我國的民族舞蹈發展歷史十分悠長,雖然它主要來源于我國民眾的普通生活,但蘊含著博大的民族文化。根據不完全的研究統計分析,當前我國的民族舞蹈種類高達一萬八千多種。將民族舞與廣場舞結合起來,使民族舞蹈中的優秀舞蹈元素逐漸滲透到廣場舞中,有助于廣場舞的創新發展,并且弘揚我國的民族文化傳播,促使民族舞蹈的影響力得到極大增強,提升民眾的文化價值感、民族歸屬感。
5.廣場舞創作與民族民間舞蹈元素的融合
5.1實現觀念更新
進行民間舞蹈創作,需及時轉變傳統的創作觀念,促使民眾重視民間舞蹈元素,充分發揮民間舞蹈元素效用,繼而體現廣場舞的實際創作價值。從廣場舞創作人員的角度看來,必要的廣場舞觀念更新不可或缺。首先,需要廣場舞創作人員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明確舞蹈相關元素,將動作綜合地體現出來,繼而促使民眾對于舞蹈動作的接受程度不斷提高,將廣場舞和民間舞充分結合起來。其次,對跳廣場舞的民眾而言,在學習廣場舞的動作、對應的廣場舞文化時,需及時選擇最適宜自身的舞蹈形式,促使廣場舞的藝術特征得到極大提升。
5.2突出個性
現如今,許多的廣場舞都是從流行音樂的靈感中誕生的。換句話來說,創作廣場舞時,要體現廣場舞中有關民間舞的價值,并且將其與本地的舞蹈音樂及風格相融合,為實現舞蹈藝術的創新創造堅實的基礎條件與支持。因此,在創作廣場舞時,需逐步滲透民間舞蹈的對應元素,需堅持實現如下幾點:一是舞蹈編排人員不但需選擇優美動作,還要將其與音樂之間的聯系逐漸加強,保證舞蹈創編藝術性,體現廣場舞創作的個性價值。二是民眾在參與廣場舞時,融合舞蹈動作以及民族民間舞蹈藝術,可將民族傳統文化的藝術價值充分體現出來,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三是廣場舞與民族民間舞蹈的融合,需依照不同地區的不同特征,客觀地編排民族舞蹈。
5.3融入藝術
創作廣場舞,在選擇伴奏曲目過程中,許多編排人員都會選擇一些相對比較流行的樂曲,很少有人選用民間樂曲,極大地影響了廣場舞和民間舞的融合,甚至難以將舞蹈藝術價值體現出來。在此基礎上,開展廣場舞創作,需注意基于民間舞蹈的藝術特征,有效地融合傳統民間藝術。首先是廣場舞的創編人員在明確民間舞基本特征的基礎上,明確音樂特征、舞蹈內涵等,將此元素與廣場舞充分融合起來,客觀地改造與革新廣場舞藝術。二是民族舞蹈表現形式十分多樣化,使民族舞元素在廣場舞中得到合理應用,轉變民眾對廣場舞形式的對應認知,將民眾藝術欣賞和培養能力提升起來,推動舞蹈藝術的穩定與健康發展。6.結語綜上所述,當今時代,廣場舞藝術創新勢在必行。舞蹈創作人員一定要對民間舞蹈藝術價值進行系統、全面與深入了解,將廣場舞藝術價值表現出來,創作廣場舞時,要結合本地的民族藝術特征,將民族民間舞蹈元素和廣場舞有效融合。
【參考文獻】
[1]杜雨桐.對民族廣場舞的審美特征與編創因素的協同效應分析[D].北京:北京體育大學,2020.
[2]王和暉.都市廣場舞研究[D].北京:北京舞蹈學院,2016.
[3]劉瑩.民族舞蹈在廣場舞中運用的調查分析[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3.
作者:林彬陽 單位:佛山市文化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