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數字技術下工藝美術審美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為實現工藝美術在數字技術背景下合理的發展,本文以工藝美術的審美回歸為切入點,分析了數字技術與工藝美術的關系變革,審美關系反思,并提出數字技術與工藝美術融合的策略,期待能夠對相關從業者有所啟發。
關鍵詞:數字技術;工藝美術;審美回歸
我國社會經濟的進步,推動了數字技術的飛速發展,令其逐漸融入到工藝美術設計中,并對工藝美術的審美造成了較大的沖擊,同時社會的發展也使人們的審美需求逐漸提升,人們需要的不僅僅是視覺上的美感,還需要在精神層次得到一定的滿足,而這種審美需求的出現,讓相關從業人員不得不將數字技術背景下工藝美術的審美回歸重視起來[1]。
一、數字技術與工藝美術的關系變革
(一)創作理念的變化
創作理念的轉變是數字技術背景下,工藝美術所產生的重大變化。對于傳統的工藝美術而言,設計者在設計時通常會從兩個角度進行分析,分別為:工藝作品的實用性和審美性。但在數字技術的影響下,設計者逐漸從傳統的設計思維中擺脫出來,不僅會在設計的過程中融入一些數字化設計的理念,也會與客戶進行交流,通過對各種設計元素的調整和修改,讓工藝美術呈現出較為完美的狀態,之后,再將其運用到工藝作品中,從而實現工藝作品的完善,提升工藝美術的審美價值[2]。
(二)創作方式的變化
創作方式的改變是數字技術帶給工藝美術最大的改變之一,不同于傳統的工藝美術。在傳統的工藝美術中,設計者通常需要對工藝作品進行構思,借助簡單的設計思路進行設計,整個制作的過程也相對較為緩慢。但在數字技術的支持下,工藝美術可以將整個設計的過程都放在數字化技術中,借助數字化技術,設計者不僅可以隨時進行設計元素的調整,而且還可以針對工藝美術的細節進行設計,極大地提升了精細程度,從而讓整個工藝美術呈現出更加豐富的內容,盡可能地滿足不同客戶的審美需求,實現整個工藝作品品質的提升。
(三)創作風格的變化
數字技術的融入下,創作風格的轉變是不可避免的,這種轉變既是時展的需求,也是數字技術融入下的必然。在傳統的工藝美術中,創作者,或者設計者,通常是基于整個工藝美術的實用價值和審美價值進行工藝產品的制作,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提升工藝作品的個性化。但在數字化技術的引入下,雖然部分工藝美術的設計者依舊對個性化比較重視,但數字化所改變的是整個工藝產品的制作流程,讓工藝美術的個性化不明顯。此外,現代社會的發展極大地提升了人們對工藝作品的需求,部分設計者為獲取較大的經濟利益,會降低對設計的要求,讓現代工藝美術更像是設計元素的肆意堆積,缺乏較好的精神內涵和審美的價值。
(四)創作內容的變化
創作內容的變化是現代工藝美術變化的一個重要特征,相較于傳統的工藝美術而言,現代工藝美術中需要融合的內容更多。具體分析主要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設計者本身的審美需求和審美標準。設計者在工藝美術中所呈現的內容首先要符合自己的審美標準,才能讓自己設計的工藝美術作品進入到人們的視線;第二,客戶的需求。隨著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客戶對工藝作品的設計需求更多的是展現在與之相關的產品中,期待可以借助工藝美術提升人們對產品的認可[3]。此外,在重視傳統文化的背景下,設計者想要讓工藝美術符合大眾的審美需求,也需要讓工藝美術與傳統文化進行融合,從而提升其審美價值。
二、數字技術與工藝美術的審美關系反思
(一)數字技術在工藝美術中運用的適度與過度
數字技術在工藝美術中的運用為工藝美術的發展帶來了較大的機遇和挑戰。首先,在發展機遇層面,數字技術的發展帶動了工藝美術設計手段發展,設計者可以借助多種不同的軟件對工藝產品進行設計和修改。這種發展的趨勢既降低了設計者的設計成本,也實現了工藝美術設計效率的提升和展示效果的提升。其次,數字技術的發展也豐富了設計元素。在傳統的工藝美術設計中,設計者所憑借的設計元素主要在于產品本身的功能、傳統文化元素以及設計者的獨特構思。在數字技術的支持下,設計者可以參考的設計元素無論是顏色、圖案還是文化元素等都被極大的豐富,可以為設計者提供更加廣闊的設計空間。再次,在發展挑戰方面,數字技術背景下,對工藝美術作品的設計者而言,這種挑戰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第一,設計者自身的數字化技術運用水平。第二,設計者的自覺意識。對于工藝美術的發展而言,設計者的自覺意識才是對其影響最為關鍵的內容,合理的運用數字化技術可以促進工藝美術的發展,而過度的依賴數字化技術,則會極大地限制工藝美術的發展。就當前我國數字化背景下工藝美術的發展分析,部分工藝美術從業人員并未將自身的自覺意識建設重視起來,對數字化技術存在過度的依賴,從而導致設計者自身的審美素養和工藝美術素養降低,無法為工藝美術審美價值的提升做出應有的貢獻。
(二)數字技術與工藝美術的對立統一
數字技術的發展對工藝美術而言是有利的,就數字化背景下科技與藝術的發展階段而言,其主要分為四個階段,分別為:科技與藝術的融合階段、科技與藝術的統一發展階段、科技與藝術的合理分離階段以及科技的合理運用階段[4]。在將數字化技術引入到工藝美術中進行發展時,工藝美術設計人員需要客觀的看待數字化技術,并通過科學、合理的措施將其引入到實際的設計中,滿足自身、客戶以及廣大群眾的審美需求。但反觀當前部分設計者的工藝美術作品,其在設計的過程中對數字化技術引入過度,導致工藝美術作品表面多彩靚麗,但并無文化內涵和精神底蘊,無法滿足觀賞者的精神需求。因此,在將數字化技術引入到工藝美術中時,設計者需要將工藝美術本身最為本質的東西重視起來,更深層次地提升其藝術文化核心,從而實現工藝美術整體審美價值的提高。
三、數字技術與工藝美術的融合與創新
(一)數字技術在工藝美術中的合理運用
為了確保工藝美術在數字技術的影響下亦能得到有效地發展,設計者需要將數字技術的合理運用重視起來,借助數字化技術的優點,實現公益美術品質的提升。為此,在數字化技術使用的過程中,工藝美術設計者需要明確數字化技術對工藝美術真正有價值的內容,有針對性地進行運用,從而逐漸提升工藝美術的質量。另外,為了提升數字化技術在工藝美術中的運用效果,在引入數字化技術時,設計者也需要基于加強對傳統工藝美術特點的把握,在此基礎上對數字化技術進行引入和創新。
(二)數字技術背景下工藝美術的審美回歸
數字化技術對工藝美術造成的影響是全方面、多層次、多角度的,在合理的使用數字化技術提升工藝美術的審美價值時,設計者也應當從工藝美術的全過程進行審視,不斷的優化數字技術所使用的范圍、程度等,從而實現工藝美術的審美回歸。為此,設計者應當從以下兩個角度進行深入的思考:第一,基于工藝美術的設計。工藝美術的設計是工藝產品的初始階段也是最為基礎的階段,只有從該階段提升工藝美術設計的質量才能最大程度上實現其審美回歸。第二,基于工藝美術作品的生產。工藝美術生產環節的質量是影響展示效果的關鍵階段。設計人員應當提升對生產階段的要求和監督,確保工藝美術的審美價值不會因工業生產而產生降低的可能。
四、總結
數字技術背景下工藝美術的發展受到了挑戰,為確保工藝美術在當前依然具有較高的審美價值,設計者需要基于工藝美術的審美回歸進行深入的思考,明確工藝美術創作和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并有針對性地進行解決,提升審美價值。
參考文獻
[1]林琳.數字技術背景下工藝美術的審美回歸[J].藝術科技,2021,34(02):94-95.
[2]杰弗雷·派慈,馬爽,馮慶.好作品和審美教育——莫里斯、工藝美術運動及其超越[J].天津社會科學,2018,02(02):130-137.
[3]王軍,張浩同,王煒鳴,等.數字化時代蒙古族工藝美術發展的困境與突破[J].集寧師范學院學報,2021,43(01):5-8.
[4]張夫也,凌敬淇.以手思考用心造物——日本當代工藝美術特征探析[J].設計,2020,33(23):101-105.
作者:崔玉琴 單位:太原動物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