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學前教育美術教學創造力想象力的培養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作為藝術的重要組成,美術學科在促進學生創造力與想象力提升方面,有著十分重要的價值。對于學前教育美術教師而言,在教學過程中同步展開創造力與想象力培養工作,是一項十分重要的教學任務,學前美術教師必須加強思想認識,采取有效措施展開創造力與想象力培養,以此使學生獲得更好的發展。為此,本文主要對在學前教育美術教學中展開創造力與想象力培養工作的重要性進行分析,探討學前美術教師有效培養學生創造力與想象力的具體路徑,旨在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學前教育;美術教學;創造力;想象力;人才培養
學前教育是終身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學生的終身發展而言,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在學前教育階段,重要的并不是讓學生掌握大量知識和技能,而是對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進行開發,以此增強他們的綜合素質,推動他們獲得良好的個人發展[1]。作為一個重要的藝術門類,美術學科對于培養學生創造力和想象力而言,有著十分突出的作用,學前美術教師應深入理解在美術教學過程中同步培養學生創造力與想象力的重要價值,掌握有效開展創造力與想象力培養的有效策略,從而真正滿足素質教育與生本教育理念要求,有效激發學生的美術學習積極性并實現教學質量改善。
一、在學前教育美術教學中同步展開創造力與想象力培養工作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塑造學生形成發散性思維。發散性思維是指圍繞某一事物或者某一觀點展開多角度、多層次思考的一種思維方式,不同于傳統的線性思維方式,發散性思維更具靈活性與創造性,擁有發散性思維的學生,往往能夠從不同維度分析和解決問題,因而通常能夠提出具備新意的想法與問題解決方案。在學前教育美術教學中對學生的創造力與想象力展開培養,對于塑造學生形成發散性思維而言,意義顯著,這是因為發散性思維從本質上看即是一種創造性思維,其要求突破思維定式、突破單向思維局限性,因而與創造力和想象力存在高度契合性。
(二)有利于增強學生美術學習能動性。美術教師在對學生的創造力與想象力進行培養時,勢必需要將學生真正還原為課堂主體,通過調動他們的美術學習主體能動性來推動他們積極主動地展開獨立思考與美術實踐[2]。這樣一來,學生在美術課堂中將不再居于被動地位,他們會主動結合美術知識與動手操作技能展開美術想象與美術創造,在此過程中,他們的美術學習興趣與熱情將實現顯著提升,因此他們將在美術學習過程中更為投入,這對于提升美術教學效率和改善美術教學質量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有利于對學生內在潛能進行激發。學前教育階段的學生尚處于心智發展期,他們的內在潛能尚未得到有效開發。在學前教育美術教學中對學生的創造力與想象力進行同步培養,正是學前美術教師有意識地對學生的內在潛能進行激發的重要途徑,在美術想象與美術創造之中,學生的思維將更加開闊,同時他們的獨立思考能力與動手實踐能力都將得到顯著增強,因而他們的心智將實現進一步發展,他們身上所具備的巨大潛能也將在這一過程中得到有效激發。
二、在學前教育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力與想象力的策略
(一)創設美術教學情境,增強教學形象性與生動性。美術學科是一門具備高度藝術性的學科,由美術理論與美術實踐技能所共同構成[3]。為向學生展現美術學科的藝術性、使學生體會美術學科的內在魅力并在這一過程中有效展開創造力與想象力培養工作,學前美術教師應重視通過創設具備形象性與生動性的美術教學情境,在情景中推動學生發揮創造力與想象力展開美術思考和美術實踐[4]。比如,在展開“動物”這一主題的繪畫教學時,教師可以讓不同的學生分別扮演不同的動物角色,通過角色扮演活動有效創設出美術教學情境,促使學生在扮演動物的過程中發揮想象力與創造力,想象自己所扮演的動物在日常中會做出怎樣的動作、動作具有哪些特征等,在這樣的想象基礎上展開美術繪畫創作,學生的創造力與想象力將得到有效培養。多媒體是學前美術教師有效創設美術教學情境的重要助力,美術教師應提高對于備課環節的重視,在備課環節準備兼具教學針對性與生動趣味性的教學素材,在課堂上借助多媒體向學生呈現這些教學素材,以此有效完成教學情境創設。比如,在展開“四季”這一主題的繪畫教學時,教師可以應用多媒體為學生呈現四季的不同景色,通過展示圖片和播放視頻的方式,有效地調動學生展開關于四季的想象,推動他們在想象的基礎上展開美術創作,從而有效達成想象力與創造力培養目標。
(二)豐富美術教學內容,全方位培養學生創造力與想象力。一般而言,學前教育中美術教學主要包含美術繪畫、美術手工及美術欣賞三個教學模塊。現階段,大部分學前美術課程均將美術繪畫作為教學重心,對于美術手工及美術欣賞這兩個模塊則未能給予應有重視。為全方位展開對于學生創造力與想象力的培養,美術教師應重視提高美術手工及美術欣賞在整體美術教學中所占比重,同時對于三個模塊的教學內容進行進一步的豐富與拓展,比如將美術繪畫教學模塊進一步細分為簡筆畫、水彩畫等子模塊,從而更好地對學生的創造力與想象力加以培養。在美術手工教學方面,學前美術教師一方面可以引入剪紙、泥塑、布藝等我國傳統美術手工形式,另一方面也可以應用“變廢為寶”“小小建筑師”等具有現代氣息的教學主題,有效設計美術手工教學。美術欣賞是許多學前美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容易忽視的一個教學模塊,但美術欣賞教學對于學生的創造力與想象力提升而言,意義顯著:在發現和欣賞美的過程中,學生的審美修養與審美能力將得到有效提升,這能夠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感受美。學前美術教師應增強美術欣賞教學,重視在美術課堂上引入多樣化的優秀美術作品,有效熏陶學生的審美情操,進一步提升創造力與想象力培養實效性。在此方面,教師同樣應重視應用好多媒體,在備課環節借助互聯網全方面整合美術教學素材,從而更好地展開美術欣賞教學。
(三)合理運用激勵手段,增強學生自信心與成就感。對于處在學前教育階段的學生而言,來自教師的鼓勵是他們堅持學習的重要動力來源之一。為此,學前美術教師應不斷增強自身綜合素質,在教學過程中合理運用激勵手段,為學生創造積極心理體驗,有效增強他們的自信心與成就感,進而提升他們在美術學習過程中的投入程度,更好地達成對于他們創造力與想象力的培養目標。一方面,教師要重視應用激勵性話語,引導學生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比如,在展開美術欣賞教學時,對于同一美術作品,不同的學生可能有不同的觀點和不同的感受,對于他們差異化的想法,教師不能簡單地肯定或者否定,而應重視通過激勵性話語引導學生暢所欲言,讓他們在思考和表達的過程中獲得創造力與想象力的提升;另一方面,教師應給予學生肯定性評價,對于學生所創作的美術作品,教師應積極主動地發現其中的閃光點并在評價中有所體現,同時給予學生一些建設性的建議,引導學生更好地開展美術創作實踐。通過合理運用激勵手段,教師能夠有效增強學生的美術學習自信心與美術創作實踐成就感,這有利于將學生的美術學習主體能動性充分調動起來,讓他們在課堂上更加配合各項教學設計實現,進而有效完成想象力與創造力培養工作。
(四)拓展延伸美術課堂,促進學生展開美術創新實踐。學前美術教師的創造力與想象力培養工作不應只局限于美術課堂,而應向學生的生活延伸,推動學生在生活中開展多樣化的美術創新實踐,讓他們在這一過程中獲得想象力與創造力的全方位提升。為此,學前美術教師應重視與學生家長展開積極溝通,增強家校合作,推動家長在生活中與學生共同完成美術創作實踐。與此同時,學前美術教師應重視設計開展多樣化的美術創新實踐活動,比如美術手抄報制作比賽、美術繪本創作比賽等,以此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展現自我的機會,推動他們主動展開豐富的美術實踐。此外,信息時代,學前美術教師還應利用好網絡新媒體實現創造力與想象力培養活動的延伸,借助新媒體平臺有效拓展美術課堂。比如,學前美術教師可以應用微信構建美術課程教學群,定期在微信群中向學生推送優質美術學習素材,比如美術作品欣賞、美術手工教學視頻等,讓學生在家長的幫助下完成對于這些教學素材的學習,然后組織他們進行相應主題討論,從而形成對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全方位發展他們的創造力與想象力。
三、結語
總之,基于在學前教育美術教學過程中同步對學生的創造力與想象力展開培養在塑造學生發散性思維、增強學生美術學習主體能動性及激發學生內在潛能等各個方面的重要價值,學前美術教師應提高對于培養學生創造力與想象力這項工作的重視力度,通過采取創設美術教學情境、提高美術教學內容豐富度、在教學中合理運用激勵手段以及推動美術課堂向學生的生活延伸等一系列策略,有效地將美術課堂打造為有利于學生創造力與想象力提高的課堂,從而在切實改善美術教學質量的同時,真正達成“立德樹人,培養學生核心素養”這一根本教育任務,為學生個人的可持續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魯墨.學前教育美術教學中創造力與想象力的培養策略探究[J].大眾文藝,2017,24:191
[2]劉慧.學前教育美術教學中創造力與想象力的培養策略[J].藝術品鑒,2017,11:189~190
[3]俞季雯.學前教育美術教學中創造力與想象力的培養策略探究[J].讀與寫(教師),2019,9:8
[4]田雨欣.淺析學前教育美術教學中創造力與想象力的培養策略[J].美術教育研究,2018,24:
作者:宋菲菲 單位:衡水學院教師教育學院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