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創新能力在美術教育中的培養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創新是一個國家進步和發展的極具重要的驅動力量,同時也是一個民族的靈魂。隨著社會的發展,美術教育變得越來越重要,因為在許許多多的領域都會涉及到對美術專業知識的應用,從而對于美術專業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本文介紹了在高職美術教育中對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學生創新能力低下的原因,并重點的探討了創新能力在高職美術教育中的培養及應用。
關鍵詞:創新能力高職美術教育培養
一、培養創新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創新能力低下的原因
創新教育是人類教育中重要的組成成分之一,對于人類教育的基本要求。一個人具有創新意識是極其重要的,在教育中融入對創新能力的培養就顯得尤為重要。為社會注入所需要的創新型的人才,注入新鮮的活力,也是高等職業教育最基本的教育要求,因此也就需要教師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除了教授學生基本的知識外,應加大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力度,滿足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有調查研究顯示,許多的高職教育美術專業的在校學生,存在著不明確學習目標,欠缺獨立思考的能力,在創作時進行模仿抄襲,設計的作品平庸、毫無亮點,創新能力薄弱等等問題,經過調查的分析,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主要有:第一,受到長期以來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產生了固定的思維、非常的僵化,表現在想象力不能夠越出所謂的常規的限定的范圍,這樣就使得學生很不善于發揮想象力進行創作,總是習慣的按照自己的“標準答案”去進行創作。第二,文化基礎薄弱。隨著高校的進一步擴張招收對于文化基礎的要求也有所降低,使得許多文化分數很低的學生也能夠走進大學的校園,進入高等職業學院的美術專業學習,但是想要創作出非凡的作品,一定要有良好的文化知識儲備的支撐。文化底子薄弱的學生在創新的路上就會心有余而力不足。第三,抄襲、模仿的風氣盛行。一些學習高職美術專業的學生的素質相對較差,學習的目標也比較模糊,想要投機取巧走捷徑,使得設計的許多的作品多沒有新意,缺乏自身的獨特個性。
二、創新能力在高職美術教育中的培養與應用
第一,運用靈活的教學內容。這就要求高職美術專業的老師不能再固守以前的思維定式了,要具有創新的思維模式。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先教后學”,因為這樣會讓學生失去發揮創造的機會,不利于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應該采取“先練后教”“先學后導”的教學模式。例如,先出一道題,讓學生進行相互討論并且相互進行評價,先親身體會一下,在體驗的過程中,找到自己的問題所在。然后,再由教師做出針對性的講解,這樣學生就會能夠針對性的找出自己的問題,也能夠使學生的作品富有自己的個性,極具創造力[1],達到百花齊放的局面。第二,采用適當的方法激勵學生大膽開拓。教師要在“引”的上面下功夫,將學生的創新思維引向正規、引向深處,讓學生不僅僅是在視覺上來感受畫,也要從自身的實際的真實的感受去激發他們的創作的靈感。例如,在《畫味道———辣》一課中,教師在課堂上,分給每位同學一片辣的東西,讓學生通過吃辣的自身感受進行作畫。在吃完辣后,學生會有各種各樣的形態,這時教師就要抓住機遇,讓同學們談談辣的感受以及當看到同學被辣時的姿態有何感想。然后再提問如果用顏色來畫出辣的味道,用什么樣的顏色最好,一連串的問題提問下來,學生都充分得到了交流,對于辣的感受也有所印象。最后,再請同學們來畫一畫辣的感覺。舉一個例子,在教授《畫表情———累》的時候,教師如果一個一個的叫學生上前臺來表演出自己認為的累的樣子,那樣的話,有些同學把握得不是很好,表現得有點過,有些裝腔作勢,給人一種感覺就是不真實。那么,老師可以先讓所有的學生到操場上去跑兩圈,跑完后就回到教室,然后,請最后幾位跑進教室的學生站在講臺的前面,因為是最后跑進來的,沒有經過休息,這時候的狀態是最累、最疲憊的,再讓其他的同學觀察他們的表情和形態,相互進行討論,這時老師可以引導一下學生從動態、五官(眼、鼻、嘴、耳朵)、其他(汗水、頭發)的方面進行觀察。當學生有了真切的感受之后,學生所畫出來的表情就會顯得特別的夸張、生動、很有趣[2]。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學生的創新的能力就會得到培養,也能夠創作出有個性的作品。第三,運用科學的方法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在高職美術教育中對學生進行創新意識的培養,其中關鍵的因素就是激發出學生的創新愿望以及創新的動力。在美術基礎的訓練中,要抓住本質,運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例如:在教授高職美術課本中《美術形體結構》的時候,教師如果是像傳統教學那樣,在上課的時候給學生一個石膏的幾何體讓同學進行繪畫,繪畫結束后,就讓學生上交作業,這樣的教學方式是很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如果改變一下教學的方法,比如:教師首先給每一位學生一張圖片,讓學生充分發揮一下自己的想象力,想象一下如果這張圖片是一個空間的立體圖形,把它擺放到桌面上的話會是一種什么樣的狀態,它的棱角、結構、明暗、空間、透視、形體會是一個什么的樣子,最后,讓同學把自己想象的樣子通過畫畫在繪畫紙上反映出來。這樣的話,不僅可以鍛煉一下學生的發散思維,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這也是一條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第四,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創新興趣。在高職美術教育中培養創新能力的強大的動力就是良好的學習氛圍。例如:在課程的開始,美術教師可以先向學生介紹一下學習內容的所在地點,并播放出相應的視頻,以此來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這個的基礎上再給學生足夠的時間進行自我發揮,使學生能夠用自己的想象力進行創作。除此之外,美術教師還可以相繼的開展一些作品的交流,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一個例子,在“靜物寫生”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觀察生活中的物體,然后再進行寫生的訓練,教師要引導和鼓勵那些畫得不是很像的學生,要善于發現他們創作的作品中所包含的創新的內容,尊重學生的創造性的思維,使學生能夠在自由輕松的環境中進行學習和創作,激發學生創作的激情,將學生的創作精神和創作能力提高。那如何激發學生的創新興趣?舉個例子,教師在講授課程的時候,要讓學生對授課的內容產生學習的興趣,利用先進的教學設備,比如,利用多媒體。在授課的開始,教師先對授課內容的地方進行介紹,接著放映一些相關的短片,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到最后,由學生自由地進行發揮,運用自己的想象力對自己的繪畫作品進行創新,除此之外,可以適時地去參觀優秀的作品展等形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3]。綜上所述,美術是具有藝術創造的一種活動,也逐漸地在成為一種“生產力”,成為一種“精神的生產力”,所以在高職教育中進行創新能力的培養是尤為重要的,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意識,提高學生的創新表現能力,能夠使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的需求。要想激發出學生的創新能力,就要改變美術教育模式單一發展的缺點,教師要了解當前國際最前沿的美術相關的知識。在高職美術的教育過程中,不能只是一味的進行畫畫,老師畫一筆,學生再學著畫一筆,學生不會畫的地方,老師再幫著學生去畫,缺少讓學生能夠進行創新的機會,這樣長期下來,只會使學生失去創新的意識。教師要通過正確的引導,更新觀念,立足于創新,提高學生進行情感體驗的積極性,為社會培養出越來越多的高素質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孫迎春.高職學前教育教學核心能力培養及考核模式創新———評《藝術教育論》[J].新聞愛好者,2017,12(09):111.
[2]楊春.現代教育技術在高職教育中的應用———評《現代教育技術的理論發展與實踐創新》[J].高教發展與評估,2018,34(03):126.
[3]陳翠玲,張慧,王東等.基于成果導向教育理念的高職校園文化活動創新研究[J].黑龍江畜牧獸醫,2017,2(02):220-221.
作者:李艷艷 單位:貴州交通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