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美術教育的意義及存在問題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本文通過對美術培訓教育的調研、美術教育的課程實施等方面,針對美術教育對孩子成長中的意義進行了分析。發現美術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對這些問題進行了分析研究。
關鍵詞:美術教育;想象力;好奇心;記憶力
現今“美術”教育無處不在,已經融入到了日常教育和生活中。而繪畫是美術培訓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種藝術方式,它是指運用點、線、面以及結合色彩等元素,表達作者審美感受的藝術形式。孩子都喜歡彩色的世界,繪畫是大部分孩子都喜歡開始他們“創作”的首選。不僅因為繪畫經濟實惠方便,更是因為孩子通過繪畫能學到更多的知識。美術教育不僅培養孩子想象力,引發孩子好奇心,帶動孩子動手能力,加強孩子圖文思維記憶力,提高孩子的求知欲。美術教育也關系到孩子的智力發展與思想品德教育。進行美術藝術教學,可以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社會、文學與藝術的修養,并且還可以提高學生欣賞繪畫作品的能力,使學生的道德品質情操得到提高。現今培訓機構如雨后春筍一般發展起來,美術培訓必定會出現一些問題,美術培訓如何在培養孩子想象力、引發孩子好奇心、提高孩子求知欲方面,實施因人而異,起到因材施教的作用。
一、美術教育的意義
1.繪畫對想象力的培養(1)想象力的培養繪畫是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在不同年齡期,學生的想象力不同的,兒童的想象力不僅十分豐富而且很強大,身邊的實物、動物、人、景物等,他們都可以通過想象力達到創作出一種新的樣子,比如各種形狀的蘋果、藍色的馬、紅色的天空等等……(2)繪畫作品的評定繪畫作品沒有好壞、錯與對的標準答案。我們不能用唯物觀去理學生的作品,因為在各個年齡段的孩子都是在對事物有了基本的認識上加入他們天馬行空的想象,看似不和諧的景和物,通知他們的想象力又毫不違和的組成了一個全新的景或物,這就是繪畫對想象力的塑造和闡述。2.繪畫培養好奇心,并伴隨著求知欲繪畫的題材會有很多種,范圍也很廣,主要從節日、慶典、歌頌、傳統,民俗等等,都能以繪畫的形式記錄和表達。繪畫題材的豐富多彩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還能提升學生的求知欲。好奇心是由新奇實物刺激所引起的一一列的探索心理與行為活動。學生有了好奇心對世界的感知力也會和同齡人有很大的區別,好奇心往往都伴隨著求知欲,想要畫出沒畫過的東西,就存在第一次的繪畫訴求,當繪畫完成后,孩子的成就感也就隨之而生。美術教育中正確的引導與培養學生的好奇心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繪畫題材要新穎美術培訓教育中的課堂繪畫課題要符合各年齡段孩子特點,繪畫授課時結合引人入勝的童話故事、寓言故事、神話故事、史記故事、名人事跡等等,在這些故事和繪畫結合表現中,引起了孩子們的興趣,在無形中提高孩子們的想象力。(2)繪畫中保護學生提問的積極性學生在繪畫創作過程中,會對他感興趣的提出他的疑問,有著非常強烈的探索精神,還會像老師追根究底。因此,在繪畫教學過程中如果有學生提出問題,教師就需要保護他們提問的積極性,幫助孩子找到問題的答案,即使這在繪畫表現中可能沒有唯一的答案。美術教師應該具備引導孩子發散性思維的能力,教師應該合理引導,鼓勵學生,使學生的興趣進一步提高,從而讓他們在今后的成長學習過程中有這源源不斷的強大動力,自強不息下去。所以,美術教師對學生提出的疑問,不管質量如何,一定要有耐心和熱情,并加以正確指導。如果教師持有不耐煩、應付和斥責的態度,都將挫傷學生好問的積極性,還會扼殺他們的求知欲,進而打擊他們的創造精神,后果是嚴重影響他們的健康成長。3.繪畫增強記憶力圖案記憶法是最有效的記憶方法。圖案記憶法就是通過生動形象的圖畫,抓住實物特點,用“圖畫”的形式表達出來,這很容易引起孩子興趣,也能更清晰的了解到事物的實質,繪畫的本身就是記憶和回憶的過程,是把印象具象化。
二、美術教育出現的問題以及解決方法
1.美術教育固定化在傳統教育觀念和教學模式的影響下,如雨后春筍一般出現的美術培訓機構的美術教育還不健全存在在一定的問題。現今美術教學沒有做到以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認知需要出發,沒有按照孩子年齡特征教育規律和孩子的心理特征來設計教學計劃和授課內容。現在的美術教學仍然是老三步走:美術入門、美術技巧、臨摹訓練。在美術入門的授課中,往往構圖固定化,使得學生繪畫學習中思維定式化了,不利于學生創新創作思維的發展。在練習的過程中只要進行模仿教師繪畫就可以了,這樣的教學形式不利于學生繪畫思維的拓展,導致在未來的更專業的繪畫技能學習中,學生的繪畫認知有了限制,也就很難有創造性的發揮。在強化訓練的過程中,往往采用臨摹的方式,這樣的教學模式限制了學生創作的積極性和想象空間,不利于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和創作能力的培養。美術教育過程中教師要認識到教學固定化的問題,應當創造不同教育的方法。如同一主題可羅列不同創作形式,分享給學生,讓學生通過欣賞到自我認識到糅合資源熔爐再創成自己的作品,提高學生的創作了。2.繪畫作品評價方法片面國內美術作品評價也比較片面,美術教師在授課時要認識到這個問題,在對學生的繪畫藝術作品進行評價時,不僅要重視學生技能和技法在繪畫作品中的運用體現,還應重視繪畫作品中學生的創造力與創新能力體現,要綜合去評價學生的繪畫作品。此外,在評價形式上也應該進行改革,將教師評價、學生互價和自我評價結合在一起,這樣的評價方式能夠讓學生全面了解自己的優點與存在的問題,進而再一步反思、提升自己的繪畫創作能力,甚至為學生將來綜合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總結
學生在繪畫學習過程中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教師要經常注意學生提出的問題和有創造性的想法。作為教師首先應對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給予表揚鼓勵,鼓勵學生自己解決繪畫過程中的問題,創作出屬于自己的作品。在美術教育過程中要注意教學體裁的選擇,引起學生的好奇心,提高他們的求知欲。美術教學是老師學生家長的共同努力下完成的,從幼兒教育到初級教育甚至到大學的課余時間,用來學習美術,這樣全面發展,一項不要落下提高了綜合素質。美術興趣的培養過程能養成有耐心、會觀察、會反復對比研究的頭腦。
參考文獻:
[l]李范.論美育[M]主編教育科學出版社,1989.
[2][美]帕森斯•布洛克著,李中澤譯.美學與藝術教育[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3][美]科漢.美術,另一種學習的語言[M].湖南美術出版社,1993.
[4]教育部.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網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作者:陳艷 單位:昆山登云科技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