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森林采伐農業生態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潞西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東南部,該市地處滇西南山原的南緣,為橫斷山系南端,高黎貢山余脈兩側的斜坡地帶,為東北至西南走向的山地與寬谷盆地相間的地貌形態,地勢為東北高,西南低。山地為高黎貢山向西的延伸部分,為龍江、芒市河等河流切割侵蝕而形成的山地寬谷區。擁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全市國土面積435.17萬畝,林業用地面積307.87萬畝,活立木蓄積量1197.42萬立方米,活立木年凈生長量為55.32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為61.8%,林木綠化率64.1%。全市有林地面積253.73萬畝,其中:國有林30.51萬畝,占12.03%,集體林223.22萬畝,占87.97%。按照兩類林劃分:商品林面積224.15萬畝,公益林面積83.72萬畝,其中:國家重點公益林28.03萬畝,地方公益林55.69萬畝。我國現行的采伐限額制度就是一項既保護森林資源,又根據森林資源的實際情況,為經濟社會發展、人民生活提供必需木材產品的重要制度。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和現代林業建設的不斷深入,該市現行的森林采伐管理與落實林農處置權的要求和森林經營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別是采伐申請程序復雜、渠道不暢,指標分配不合理、不及時,影響了正常的森林經營,亟待改革完善。特別是采伐管理制度逐漸暴露出諸多弊端,嚴重影響了森林經營者的積極性,制約著農村生產力的進一步解放和發展,已經難以適應新形勢下改革發展的需要。
二、森林采伐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意義
森林資源作為一種可再生資源,按照林學規律、技術規程對森林實施合理的采伐利用,不僅能為社會生活提供必須的木材產品,同時也是培育和發展森林資源、促進森林生長的重要手段,反之,違反林學規律和技術規程,超過森林資源的承載能力采伐利用森林資源,是導致森林資源遭到破壞的重要原因。而建立與執行符合市場經濟形勢的森林采伐管理制度,在科學合理森林采伐中起著十分關鍵的約束、引導和監督作用。
三、森林采伐管理制度改革的對策
潞西市為了開展好森林采伐管理制度改革試點工作,成立了專門領導小組,組織強有力的工作機構,研究、部署和組織開展試點工作。調動多種宣傳手段,加強政策宣傳,營造輿論氛圍,進行了強有力的政策保障和技術支撐。
1、從基本原則和管理手段上改革森林采伐管理制度
首先,在改革試點工作中,潞西市堅持統籌生態管理與林木采伐處置權的原則,確保生態受保護,林農得實惠;堅持不改變林地用途的原則;堅持誰申請采伐誰更新造林的原則;堅持采伐限額制度不動搖的原則,確保生長量大于消耗量;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先易后難、穩步推進的原則,確保改革有序開展;堅持尊重農民意愿的原則,確保農民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堅持依法經營、規范管理的原則,確保方便林農、依法行政;堅持管好公益林、搞活商品林、放開人工林的原則;堅持科學、合理利用的原則,強化科技支撐;堅持可持續經營的原則,提高森林經營水平。改革試點工作實踐證明,此原則把握和兼顧了國家、集體和個人三者之間的利益關系。其次,在森林采伐管理手段方面,以林權登記信息、二類調查資料、兩類林區劃成果、林業產業發展規劃、衛星影像圖為基礎,建立完善的森林資源基礎數據庫,開發、建設數字化管理系統,實現網絡辦公、信息同步,資源共享、實時更新,模擬預測、科學決策,自動統計、超限預警,即時監控、動態管理。
2、從編制方式上改革森林采伐限額
實行以森林經營方案為基礎的森林采伐限額編制的新機制。在堅持森林采伐限額制度和基本原則的前提下,進一步優化采伐限額管理機制。對非規劃林地要嚴格依法界定,其商品林不納入采伐限額管理。納入森林采伐限額管理的范圍是市人民政府規劃為林業用地上的森林、林木。各種竹資源、非林業用地上的森林、林木不納入采伐限額管理。調整年森林采伐限額管理制度。將年森林采伐限額管理制度調整為五年森林采伐總限額管理。
3、從管理方式改革森林采伐管理
實行分類管理、分區施策的森林采伐管理制度新框架。進一步放活非規劃林地上的林木采伐管理。對具有特定防護和景觀功能的非規劃林地林木,以市為單位統一規劃,全面建設,落實管護,適時更新,實行以規劃控制為主導的林木采伐管理機制。調整現行森林采伐限額管理范圍。
4、從分配方式上改革森林采伐指標
實行公開、公平、公正的采伐限額分配新方法。已編制森林經營方案的,按照森林經營方案確定的合理年采伐量分配采伐指標,批準采伐申請,核發林木采伐許可證;未編制森林經營方案的,按照森林資源實際狀況和持續利用的原則分配采伐指標,批準采伐申請,核發林木采伐許可證。改革林木采伐計劃的制定。實行自下而上制定林木采伐計劃。建立“林農民主分配、經過兩榜公示、鄉鎮統一審核、縣市總體平衡、限額總量控制”的林木采伐管理機制。
5、從服務方式上改革森林采伐管理
根據試點期間森林采伐管理工作的實際需要,動態、合理地設置管理服務機構,配備人員、設備和安排辦公經費,建立高效的森林采伐管理服務機制。同時,加大市林政管理部門和鄉鎮林業工作站的建設力度,加強林木采伐管理人員的培訓工作。實行服務高效、管理有序的新模式。進一步簡化林木采伐審批程序,實行多層次管理辦法。目前,潞西市森林采伐管理制度的改革試點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需要進一步建立和完善相關管理規范及技術規程,使森林采伐管理改革試點工作始終依法進行、規范操作。通過改革試點工作探索和嘗試,總結、提煉和建立一套具有可操作性和推廣價值、符合可持續發展要求的森林可持續經營體系,推進區域林業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建設,逐步實現區域范圍的生態、經濟和社會可持續性,為下一步林業跨越式發展階段提供有價值的經驗和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