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PDCA循環臨床醫學下雙語教學管理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提要】探討提高臨床醫學專業雙語教學質量的有效方法。從2013年9月開始,該院將pdca循環引入臨床醫學專業雙語教學質量管理工作中,保證雙語教學質量控制的適宜性和有效性,從而提高了教師的雙語教學能力和學生的雙語學習能力,進而提升了雙語教學滿意度。因此,在臨床醫學專業雙語教學質量管理中應用PDCA循環是一種新探索,有利于提升雙語教學質量。
【關鍵詞】教學;臨床醫學;雙語教學;教學質量管理
雙語教學是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國際競爭力的復合型專業人才的必然趨勢[1-3]。國家教育部要求各高等院校需積極開展雙語教學,并將雙語教學列為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的主要觀測點之一,雙語教學質量的高低直接關系到醫學生的培養質量[4-6]。在國家教育部的大力引導和積極推動下,全國各大高等院校掀起了一股雙語教學熱潮。目前,雙語教學仍是我國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的研究熱點和重點[7-8]。近年來,本院積極落實雙語教學質量目標管理,通過采用PDCA循環的管理辦法,在雙語教學質量管理工作中積累了一些經驗和做法,現總結如下。
1資料來源
選擇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在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參與雙語教學的臨床教師46人和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生565人(包括五年制本科生442人,七年制本科生123人)。
2研究方法
PDCA循環又稱戴明環,由美國質量管理專家戴明博士首先提出,是一種程序化、標準化、科學的基本管理方式,反映了質量管理活動的規律,即通過計劃(P)、實施(D)、檢查(C)、處理(A)4個階段實施管理,使工作質量在不斷循環中得到提高[9]。2.1計劃階段(P)根據《本科醫學教育全球標準》和《本科醫學教育標準———臨床醫學專業(試行)》,運用魚骨圖分析法查找臨床醫學專業雙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導致該問題的影響因素[10],提出解決措施和計劃。2.1.1完善教師激勵機制修訂職稱評定文件,對擬晉升副教授職稱但未承擔雙語教學的教師實行一票否決制;組織開展英文講課比賽,規定參賽選手需具備雙語授課資格,獲獎選手可依據獲獎等級享受相應的職稱評審加分、出國進修優先等權利;加強雙語教學目標管理,規定雙語教學的質與量、教研室年終目標管理評優掛鉤。2.1.2選拔優秀雙語師資重慶醫科大學實行雙語教師聘任制,嚴格考核,擇優上崗。具體流程如下:(1)教研室推薦,教學職能部門審批。推薦的必備條件為熱愛教學,教學職稱達講師及以上,英語基礎好且具備2年及以上國外留學經驗。(2)教學基本功培訓。教師必須參加教育教學理論、課程設計、教學方法、教案講稿撰寫及英語語言能力等教學基本功的培訓并考核合格。(3)兩級師資準入考核。教師完成教學基本功培訓后,需要同時通過教研室層面及學院層面兩級師資準入考核,便能獲得雙語授課資格。教研室層面主要考核把關教學內容與課程設計,學院層面主要考核教學綜合素質與能力。2.1.3加強學生學習能力當今,世界醫學教育改革的趨勢是在醫學教育中,要以學生為中心,全面整合課程,精選教學內容,方法多樣化,形式靈活化[9]。學院本著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以提高學生雙語學習能力為目標,籌建醫學專業英語教研室,增設《醫學專業英語》課程,從根本上鞏固和提高學生的醫學專業英語基礎。每堂雙語課程實施教學前1周,要求授課教師整理并上傳與本次課程內容相關的重要專業英語詞匯、PPT課件、教案講稿、英文參考文獻及參考雙語教材等資料到網絡教學平臺,供學生下載預習并完成預習測驗。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需注重將引導式教學和交互式教學相結合,引入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PBL)、以團隊為基礎的學習(TBL)、以案例為基礎的學習(CBL)等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2.1.4開展形成性評價雙語教師圍繞臨床醫學專業培養目標和雙語課程的教學目的與要求,強化雙語教學課前預習測驗和隨堂測驗2個形成性評價環節。教師統計分析測驗結果,適時掌控學生的學習動態,特別關注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針對學生未掌握的知識點,教師可以通過在網絡教學平臺布置課后作業的方式加以鞏固。2.2實施階段(D)2.2.1強化雙語教師的教育和管理每學期開學前,教務處召開全體雙語教師教學工作會議,強調雙語教學的目標與要求,強化雙語教師的教學意識和責任心,規范雙語教學的制度管理,要求教研室實行課程負責人制,嚴格按照教學計劃完成各項教學活動,確保教學順利實施。2.2.2加強醫學生教學管理進入臨床醫學專業課程學習前,教務處采用集中培訓的方法,對醫學生進行3學時的雙語教學相關培訓。培訓內容包括雙語教學要求、教學方法、學習方法、考核細則和PDCA自我學習管理等介紹,幫助學生盡快適應雙語教學。2.2.3嚴格落實政策制度按照預定計劃,嚴格執行師資聘任制度,規范雙語教學課程管理,充分發揮職稱晉升、目標管理等政策的激勵作用。針對雙語教學質量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教師和學生可隨時向教學管理部門反映和提出合理化建議,不斷完善,不斷改進,確保各項計劃、措施落實到位。2.3檢查階段(C)通過對教研室-教師-學生三方考核和雙語教學滿意度問卷調查等方法,弄清楚實施過程中哪些工作已圓滿完成,哪些工作有待繼續完善,并分析總結成功與不足之處。做到檢查結果分析及時,問題不足反饋整改到位,不斷改進雙語教學質量。2.4處理階段(A)教務處統一將三方考核與滿意度問卷調查結果進行評析,并以書面報告或口頭形式將檢查結果及存在問題反饋給相關責任人,限期整改并復查。對成效顯著的措施固化成文,對尚未解決的問題,繼續進行原因分析并進入下一個PDCA管理循環。同時,每學期組織召開1~2次師生教學交流會,交流雙語教學信息,及時改進雙語教學中的不足,推廣教學經驗。
3效果
3.1教師的雙語教學能力得到提高(1)通過一系列的政策引導和制度保障,注重對雙語教師“內動力”的激發,使得教師的雙語教學意識、榮譽感和責任心明顯增強。(2)通過嚴守師資聘任制度,嚴把師資準入關,嚴控課堂教學質量,教師的雙語表達能力、雙語教學設計能力和雙語教學組織能力明顯提高,教師連續3年在校、市和國家各級講課競賽中均獲獎。(3)教師對雙語教學的研究能力得到提高,近3年發表相關教學論文26篇,申報相關教學課題5項。3.2學生的學習能力明顯增強在PDCA循環管理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能力明顯增強,主要體現在以下三方面:(1)學生通過接受系統規范的《醫學專業英語》課程培訓,擴大了醫學專業英語詞匯量,提高了對雙語教學的接受能力;(2)開展形成性評價,學生在完成課前預習測驗和隨堂測驗的同時,逐步增強了自主學習能力[10];(3)隨機抽取PDCA雙語教學質量管理前后各100名學生的雙語課程考試成績,應用SPSS20.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3.3雙語教學滿意度不斷提升通過采用PDCA循環法,雙語教學規范管理已初見成效,先后受到了督導專家、同行專家、教師與學生的多次好評。雙語教學滿意度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近3年雙語教學平均滿意率為96.2%。雖然作者在實施PDCA雙語教學質量管理的過程中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存在不足,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斷加以完善。
參考文獻
[1]潘虹,孔晶,唐富山.雙語教學在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醫藥衛生,2016,32(21):3401-3403.
[2]曲偉,邱成軍,吳宇紅等.雙語教學在數字電路教學中的應用[J].黑龍江教育:綜合版,2014(2):34-35.
[3]閆蕾,詹思延,昊濤.高校雙語教學師資培養途徑的初步探索[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3,12(10):1068-1071.
[4]邱杰,邱麗原,孫偉超.高校雙語教學開課門數的實證研究[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6(5):3-5.
[5]吳平.五年來的雙語教學研究綜述[J].中國大學教學,2007(1):37-44.
[6]馬廣強,王倩,萬紅嬌,等.MOOC環境下雙語教學環境的調查和學生評價體系的建立[J].大學教育,2016(4):84-85.
[7]WangLR,WangY,LouY,etal.Theroleofqualitycontrolcirclesinsus-tainedimprovementofmedicalquality[J].Springerplus,2013,2(1):141.
[8]吳寧,成軍,陳鴻雁.魚骨圖法分析臨床醫學專業雙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J].現代醫藥衛生,2016,32(21):3392-3395.
[9]路振富.對指定《口腔醫學本科教育基本標準》的思考[J].中國實用口腔科雜志,2008,1(8):449-450.
[10]丁振江,陳旭,李巖等.本科生兒童口腔醫學雙語教學的評價與分析[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5(9):47-48.
作者:吳寧 朱丹 成軍 單位: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