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檢驗醫學與臨床醫學的溝通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檢驗與臨床醫學的密切聯系,不僅是提升臨床醫療水平提高的關鍵因素,更是醫療質量安全的重要保障。因此,強化檢驗醫學與臨床醫學間的溝通交流,具有重要的價值和影響。本文主要對臨床和檢驗醫學溝現狀進行了探討分析,并在總結問題原因的基礎上,提出了有益的參考。
【關鍵詞】檢驗醫學;臨床醫學;溝通交流
1臨床醫學和檢驗醫學交流現狀
檢驗醫學收集臨床標準進行測定,并為臨床診斷提供正確的樣本數據,檢驗醫學面對的是血清、體液、微生物標本,臨床醫學面對的是患有各種病情的疾病患者,檢驗醫學負責向臨床醫學提供準確及時的結果配合臨床診斷治療。可見,雙方之間的良好配合溝通才是醫療質量和安全的保障,但在實際工作中雙方始終缺乏良好的交流指導,導致臨床醫師面對一些檢測數據質疑時,不能做出全面合理的解釋,其次,檢驗醫護人員只負責自己項目的開展和質量的把控,一些研究項目沒有征求臨床建議,難以獲得認可,不利于醫療質量的提升。
2完善檢驗醫學和臨床醫學溝通策略
2.1正確規范采集標本,提高送檢標本質量
現代醫療體系對醫護人員的專業技能知識提出了更高標準和要求,強調多專業知識之間的相互滲透融合。因此,檢驗人員要強化臨床意識,幫助臨床醫師準確、合理的分析檢驗報告。同時,為了確保檢驗結果準確性和送檢標本的質量。臨床醫護人員要加強對采集技術的規范了解。例如,醫護人員采血室需要保持怎樣的力度、保持怎樣的運送條件,患者服用藥物會對檢測結果產生影響等,雙方通過良好的互動交流,最大限度降低影響實驗結果人為因素,提高檢驗標準的檢驗質量和準確性,為臨床醫療診斷提供可靠數據。
2.2謹慎對待反饋信息,提高檢驗報告質量
檢驗報告是科學診療的重要依據,錯誤的檢測數據不僅會延誤病情,甚至會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檢驗人員要謹慎對待檢測結果,當發現檢驗參考范圍差別較大時,要及時與臨床醫師進行溝通,主動了解患者的病情,并對檢驗流程環節進行嚴格細致的梳理,結合患者病情對檢驗結果做出合理的判斷,防止出現醫療差錯事故。由于每天檢驗數量龐大,一些存在疑問的檢測結果,需要臨床反饋才能了解問題。在溝通過程中,檢驗人員要仔細專業認真的分析處理,在排除用藥、標本采集等影響誤差因素后,及時采取有效檢驗核查和補救措施。為了建立良好的溝通關系,檢驗科室可以設置專業審核崗位,對檢驗結果存在意見進行核查落實提高檢驗結果質量。
2.3深入檢驗臨床一線,提高醫療檢診質量
臨床醫護人員要重視檢驗項目的實效性與有效性,規范指導患者留取合格標本,向患者詳細交代注意事項,盡量為檢驗科室提供全面的臨床信息。同時,臨床醫師要結合檢驗項目流程,對檢驗數據做出合理判斷分析,當檢驗結果出現問題時,應主動與檢驗人員在進行聯系,提出合理建議。溝通過程中雙方應保持友好的交流態度,共同分析原因解決問題。其次,檢驗人員也要主動深入病房一線,多與臨床醫生建立溝通交流機會,探討檢驗指標與病情變化關系,檢驗人員針對質疑要耐心聽取意見,并提出個人合理的觀點和想法,雙方共同從患者的實際病情出發,通過自身的專業經驗知識對病情作出合理解釋。
2.4建立良好溝通體系,共同提升醫療質量
檢驗醫學和臨床醫學應建立良好的溝通協作體系,加強雙方之間的相互業務指導,共同加強對檢驗技術和臨床知識的學習,使雙方認識和了解相互的工作性質和狀況。使檢驗醫師面對實驗結果時,可以作出相應的觀點和分析,提高臨床信息的準確價值。檢驗科室對于診斷項目的開展應與臨床醫師進行細致的溝通,征求全面專業的臨床價值,了解臨床醫學對檢驗項目的需求和期望。而臨床醫師對存在的疑問或專業性問題,也要與檢驗人員展開積極的交流,消除潛在的問題隱患,進一步提高醫療整體質量,從而為患者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
3結論
綜上所述,通過以上觀點的分析論述可見,檢驗醫學與臨床醫學之間對于提高醫療治理質量,具有密切的聯系。特別是現代醫學的多樣化、信息化發展,更加需要各科室之間建立良好的溝通,服務于患者。因此,臨床科室與檢驗科室應搭建積極的溝通橋梁,發現問題及時溝通及時解決,切實消除安全隱患,進一步增強醫療整體額的安全質量。
參考文獻
[1]陳桂靈,覃海媚,黃炎東.淺析臨床醫學專業增強檢驗溝通能力的培育模式--以右江民族醫學院為例[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18,v.32;No.155(03):122-125.
[2]張曉延,高艷萍,程凱.建立醫學檢驗專業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評價體系的思考[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8,v.39(14):130-132.
作者:何玲 舒軍 姬志剛 單位: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九O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