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啟發式臨床醫學在急診科中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探討聯合使用啟發式臨床醫學教學模式(PCMC)與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模式(PBL)教學模式在急診病房護理帶教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選擇四川大學華西醫院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108名護理實習生作為研究對象,并按不同教學模式將其隨機分為傳統教學組(對照組)和聯合教學模式組(實驗組)即PCMC與PBL的雙重模式聯合進行護理帶教。分析在不同教學模式下的合格率(理論+操作)以及對實習生護理的滿意程度。結果實驗組實習生成績總合格率均為100.00%,優于對照組的77.78%(P<0.05);實驗組實習生護理的滿意程度為95.00%,優于對照組的70.00%(P<0.05)。結論與對照相比,實驗組對急診病房護理實習生進行帶教,不僅能夠幫助其取得良好的成績,并且還能提高急診科患者對實習生護理的滿意程度,值得推廣。
關鍵詞:啟發式臨床醫學教學模式;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模式;教學模式;急診病房;護理帶教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采用便利抽樣。以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分配至急診病房實習的108名護理實習生作為本次臨床研究對象,并按隨機平均原則將全部護理實習生分別分為2組(對照組及實驗組)進行護理帶教,且不同組實習生之間不進行相互溝通。每組54名實習生,由帶教老師指導其對40例急診科患者進行護理。2組全部帶教老師必須具備本科以上學歷和護師以上職稱,且從事急診病房護理帶教工作3年以上。其中,對照組實習生,男11名,女43名;年齡20~26歲,平均年齡為(23.3±1.5)歲;大專文化31名,大專以上文化23名。實驗組實習生,男10名,女44名;年齡20~2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3.2±1.3)歲;大專文化32例,大專以上文化22例。對照組患者,男12例,女18例;年齡18~61歲,平均年齡為(35.3±8.4)歲;病程為1~9年,平均病程為(5.1±1.2)年。實驗組患者,男10例,女10例;年齡19~60歲,平均年齡為(35.3±8.4)歲;病程為1~10年,平均病程為(5.2±1.2)年。2組實習生(性別、年齡、文化水平)和2組患者的基本資料(性別、年齡、病程)無差異,具備可比性。
1.2帶教方式
1.2.1對照組:由帶教老師采用傳統模式(結合實際病例根據教學計劃進行教學[3])對該組實習生進行教學:首先由帶教老師向實習生講述納入此次研究的急診科患者所患疾病的相關護理知識和護理技巧,并實際操作演示,而后指導實習生進行實踐操作。1.2.2實驗組:對該組實習生則由帶教老師采取PCMC與PBL的聯合模式進行教學:1)根據實習生的特征及急診科的相關專業知識制定科學、完整和合理的護理帶教計劃,并告知實習生提前復習與急診病房護理相關的各項知識內容,促使實習生理解急診科是收治各科重癥急癥患者最多的科室,具有患者病情復雜、起病急驟和病情變化性較強等特點,有效、科學的臨床護理是改善患者臨床預后的重要途徑;同時,還需加強患者的風險管理、人性化管理和綜合管理等護理服務的學習與掌握,從而不斷提高自身的護理水平;2)帶教老師利用先進的多媒體設備提前制作好教學課件[4],將該科室的相關護理知識以聲、圖、文和影[4]等方式展現出來,使學生能夠對所學知識的印象更加深刻,并同時訓練實習生獨立思考、自主創新等能力;3)充分利用教學活動的互動性提高實習生的求學積極性,進一步提高教學效率;4)將實習生分為若干個學習小組,并從各組中選擇1名綜合學習情況較好的實習生擔任組長,再為每個小組安排典型病例(如腦卒中),然后圍繞重難點知識提出啟發性、實用性問題指導實習生根據問題檢索相關資料并進行組內交流,同時實行床邊教學,并要求各小組就急診病房護理的相關知識進行實踐操作學習。注意在開展床邊教學時,老師要安排實習生對患者進行簡單的護理檢查,并對患者的癥狀進行觀察,從而鞏固實習生的護理知識。5)由帶教老師組織各學習小組就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重點難點進行討論并開展辯論活動。同時,教師還應注意為實習生創建氣氛良好的學習氛圍,并在實習生小組討論期間給予適當的點撥,促使實習生能夠獨立思考,并在小組辯論、實踐過中尋找出解決方案;6)對于實習生在護理實踐過程中發現的具有研究意義的問題,教師應利用多媒體對本組全部實習生進行詳細講解。最后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評估。1.2.3評估指標:由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急診病房經驗豐富且專業知識技能過硬的帶教老師嚴格遵照相關規定設計實習生教學模式滿意度調查問卷、實習考核的操作內容以及實習考核試卷(參照醫學實綱),并以此對實習生展開問卷調查和考試。1)≥90分為非常滿意;≥80分為滿意;﹤80分為不滿意。總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數+滿意例數)/總例數×100%。2)理論考試成績與操作成績≥90分表示優秀;理論考試成績與操作成績≥70分表示合格;理論考試成績與操作成績﹤70分表示不合格。總合格率=(優秀例數+合格例數)/總例數×100%。
1.3統計學分析
將所有研究數據經過初步性整理后錄入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量資料,進行t檢驗,并利用卡方值對計數資料進行比較。
2結果
2.1考試成績合格率經不同模式教學后,實驗組考試成績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2.2教學模式滿意度實驗組實習生護理的滿意程度為95.0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0.00%(P<0.05)。
3討論
在PCMC與PBL的雙重模式下進行護理帶教,帶教老師不僅能合理地設計教學情景,構建臨題,還能有效地引導學生、啟發學生,促使學生在限定的時間內學到更多的知識,并能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有利于臨床教學質量及效率的雙提升[5]。根據本研究結果的數據可知,將PCMC與PBL兩種教學模式相結合對急診病房護理實習生進行教學的應用價值遠高于傳統教學模式。但需要注意的是,PCMC與PBL的聯合教學模式同時也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且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也給醫護人員增加了一定的工作量,因此,這兩個模式的聯合實施與推廣具有一定的難度[6]。PCMC理念強調了學生能力培養的重要性,注重理論與操作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并在教學的過程中合理利用了先進的多媒體設備提前制作好教學課件,促使該科室的相關護理知識能以聲、圖、文和影等方式展現出來,這不僅有助于學生臨床思維的形成,還能幫助學生“吸收、消化”課堂知識,從而充分體現出了臨床教學的實踐性與整體性[7];PBL的理念主要強調了以學生為教學的中心,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及帶教老師的主導地位,并利用臨床問題來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思考,同時,在教學的過程中積極開展小組討論與組間辯論,并要求各小組就急診病房護理的重點難點進行實踐操作學習,以幫助學生在實踐過中找出解決方案,從而有利于學生思考能力、實踐能力以及解決問題能力均能得到有效提升[8]。綜上所述,聯合采用PCMC與PBL兩種教學模式對急診病房護理實習生進行帶教,不僅能夠幫助其取得良好的成績,并且還能提高學生對教學模式的滿意度等,值得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李學群,湯武亨.PCMC與PBL聯合教學模式在呼吸內科護理帶教中的應用[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6,24:17-18.
[2]溫秀芹,王凌云,韓琤琤,等.CBL聯合PBL模式在社區護理實踐教學中的應用[J].醫學教育管理,2016,2:746-750.
[3]曾建英.CBS聯合PBL教學法在婦產科護生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5,23:130-131.
作者:張靜敏 葉磊 鄒利群 單位: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急診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