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外科臨床護理的舒適護理模式應用效果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分析舒適護理模式在外科臨床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濱海醫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間急創綜合外科收治的2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1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模式,研究組采用舒適護理模式,觀察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心理狀態評分和疼痛評分。結果護理前,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態和疼痛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研究組患者的心理狀態評分高于對照組,疼痛評分低于對照組,兩組之間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外科臨床護理中應用舒適護理模式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緩解患者的疼痛程度,效果明顯。
關鍵詞:舒適護理;外科;心理狀態;疼痛;應用效果
近些年我國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就醫過程中人們對醫療服務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種大背景下,改變護理理念,優化護理措施,提高護理質量已經成為臨床護理工作的重點[1]。外科患者數量較多,疾病類型多樣,護理人員工作量較大,因此在普外科護理中存在較多的危險因素,如果不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容易導致患者發生摔倒、墜床、傷口感染、導管堵塞等多種不良事件,一方面給患者的治療增加了額外的風險,另一方面容易導致醫護患糾紛,影響醫院的聲譽和形象。因此如何在日常的護理工作中有效避免不良事件的發生,是值得每一個普外科護理人員應該積極思考的問題。相關研究表明舒適護理模式在臨床護理中具有明顯的效果,本文將其應用于外科臨床護理中,以我院2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開展平行對照研究,以期為外科臨床護理工作提供借鑒。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選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間急創綜合外科收治的20例手術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10例。對照組男性5例,女性5例;年齡24~71歲,平均(43.25±5.64)歲。研究組男性5例,女性5例;年齡29~72歲,平均(43.83±5.82)歲。在本次研究開展之前所有患者均知情并簽署同意書。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在平行對照研究中分別給予對照組和研究組患者常規護理模式和舒適護理模式。舒適護理模式內容主要包括。
1.2.1建立良好護患關系患者在入院之后面對新的環境往往會產生緊張、焦慮等不良心理,在這種情況下護理人員應該主動與患者進行交流,向患者介紹醫院的規章制度,介紹相關的醫護人員,幫助患者盡快熟悉周邊環境,緩解患者的緊張焦慮心理,并且在溝通過程中與患者建立良好的關系,為后續護理奠定基礎[2]。
1.2.2健康教育多數患者及其家屬對于疾病知識知之甚少,并且患者及其家屬對病情的擔憂在很大程度上來源于對疾病知識的缺乏。因此護理人員應該向患者及其家屬介紹疾病的相關知識,提高患者對于疾病知識的了解掌握程度,特別是疾病的治療方式以及未來病情的可能發展方向。使患者及其家屬提前做好心理準備,以更好的狀態去迎接疾病的治療;此外護理人員應該向患者及其家屬介紹疾病治療過程中的相關注意事項,提高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在治療過程中更好配合醫護人員開展工作[3]。
1.2.3心理護理心理護理是舒適護理的核心,其主要內容為引導患者積極樂觀的面對治療,患者由于受到病痛的折磨以及考慮到為家人所帶來的負擔,往往會存在不同程度的消極不良心理,針對該問題護理人員在日常的護理工作中應該重視患者的心理需求,通過日常的溝通交流及時了解患者心理狀態的變化,掌握患者的思想波動,如果發現不良情緒應該采取有效措施進行疏導,同時護理人員還應該發動患者家屬在疾病治療過程中給予患者更多的鼓勵,提振患者戰勝疾病的勇氣。
1.2.4疼痛護理外科患者通常伴有劇烈的疼痛,特別是在手術結束后由于手術的創傷會給患者造成強烈的疼痛刺激,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患者的休息和情緒,不利于早日康復。因此,護理人員要根據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疼痛情況選擇合適的疼痛護理措施,目前疼痛護理主要分為藥物鎮痛和非藥物鎮痛兩種類型,在患者疼痛承受范圍之內應該盡量采用非藥物鎮痛措施。比如通過聊天、聽音樂等方式來轉移患者的注意力,或者對局部進行按摩或者熱敷等來改善患者的疼痛;在患者疼痛不耐受的情況下可以采取鎮痛藥物進行鎮痛,但是在患者服用鎮痛藥物之后,要密切關注患者是否會出現不良反應[4]。1.2.5個性化護理針對各種疾病,護理人員都積累了大量的經驗,并且可以熟練掌握多種護理措施。但面對具體工作開展過程中護理人員還應該充分考慮到不同患者之間的差異性,即使同樣的疾病類型和同樣的治療方式,由于患者個體的耐受力、抵抗力以及自愈力均有所不同,采取同樣的護理措施也可能出現不同的護理效果。這就要求護理人員要加強對患者的個性化護理,針對患者的具體情況采取具體的護理方案。
1.3觀察指標
選取心理狀態評分和疼痛評分為觀察指標。采用心理學量表進行心理狀態評分,分值范圍0~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心理狀態越好;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開展疼痛評分,分值范圍0~10分,分值越高表示疼痛越劇烈。
1.4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9.0軟件,以x±s表示心理狀態評分和疼痛評分,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護理前,研究組患者的心理狀態評分和疼痛評分分別為(66.23±7.28)分和(7.28±1.45)分,對照組患者的心理狀態評分和疼痛評分分別為(66.55±7.31)分和(7.32±1.58)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研究組患者的心理狀態評分和疼痛評分分別為(93.69±9.36)分和(2.68±0.74)分,對照組患者的心理狀態評分和疼痛評分分別為(80.87±8.88)分和(4.64±1.04)分,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結論
舒適護理是近些年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護理模式,強調在護理過程中應該對患者提供人性化護理服務,充分考慮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不斷優化護理措施,提高護理質量,促進患者早日康復[5]。外科患者病癥復雜,疾病類型多樣,病情不穩定,積極有效的護理措施對于患者病情的改善具有重要作用。為了分析舒適護理在外科臨床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為臨床護理工作提供參考。本文選取我院收治的2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將舒適護理模式應用于外科臨床護理工作中,主要內容包括建立良好護患關系、健康教育、心理護理、疼痛護理以及個性化護理等,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的心理狀態評分和疼痛評分分別為(93.69±9.36)分和(2.68±0.74)分,均優于對照組患者的(80.87±8.88)分和(4.64±1.04)分,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舒適護理模式在外科臨床護理工作中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緩解患者的疼痛程度,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覃保華.論舒適護理模式在外科臨床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59):11833-11834.
[2]朱芳,張康梅.舒適護理對骨外科術后疼痛患者的護理效果[J].中國實用醫藥,2017,12(15):171-172.
[3]陳紅梅.趙玉香,張晶晶.臨床護理路徑在骨外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28):110-111.
[4]石鳳麗.舒適護理模式在外科臨床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35):228-229.
[5]趙玉香,張晶晶.臨床護理路徑在骨外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28):110-111.
作者:周玲玲 單位: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濱海醫院急創綜合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