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PBL模式在學前兒童科學教育課程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pbl模式的廣泛應用,我國教育者開始嘗試其在教學中的改革探索。將PBL模式引用到“學前兒童科學教育”課程中,主要依據是PBL模式本身具有以問題為導向、強調學生的主動性、教師是引導者和合作者、注重學生合作意識的特點,同時,從“學前兒童科學教育”課程環境創設、教師角色轉變、學生準備狀態以及信息技術運用四個方面入手提出相應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PBL模式;“學前兒童科學教育”課程;環境
PBL(problem-basedlearning)模式最早于1969年美國精神病學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麥克馬斯特大學提出。它是以問題為起點的,以解決問題為目標,以學生為中心的一種基于問題的教學模式,這種模式鼓勵并積極引導學生自己探索并解決問題,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從而掌握知識經驗及生活經驗。
一、PBL的特征及其應用于“學前兒童科學教育”課程的適宜性
合理的教學模式的運用,有助于學生熟悉這一方法,并將之自覺運用在今后自己的教學活動中。在“學前兒童科學教育”課程中運用PBL模式是十分適宜的。(一)以問題為導向。PBL模式所選用的問題是生活中常見的,問題取源于實際生活,依靠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解決該問題,在現有的條件中尋求問題的答案,使學生掌握某種特定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及步驟。“學前兒童科學教育”課程的目標之一是學生對課程內容的靈活運用,學生在進行活動時既要結合幼兒自身特點,保持和發展他們的天性,又要滿足幼兒追求與探索的興趣需要。PBL的問題導向性特點能夠幫助學生在“學前兒童科學教育”課程的活學活用教學內容。(二)強調學生的主動性。在PBL模式教學中,學生作為問題的發現者和解決者,能主動的投入到學習中來,并能積極的參與教育教學活動中,即學生應采取自主學習的方式,主動探索學習,承擔起學習的責任,從而達到解決問題的效果并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三)教師是引導者和合作者。在PBL模式中教師要作為一個引導者和合作者,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做一名輔導者和學習的促進者,學生則轉變為自主學習者和合作學習者,師生關系由“唯師是從”的專制型逐漸轉變為師生合作型,使課程順利、融洽地進行,最終完成教學目標。在教學活動中,學生成為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起輔助和引導的作用,有教師有目的的設計問題,學生自主探索研究,思考分析,從而解決問題,教師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讓學生來把握課堂,擴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善思的品質,這樣學生的能力可以得到更好的提高。(四)注重學生合作意識。在PBL模式中,由于問題是教師精心策劃而選擇出來的,具有一定的復雜度,因此需要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分析和探究,以共享個人的知識經驗和想法,以達到共同解決問題的效果。
PBL模式應用于“學前兒童科學教育”課程是很有意義的,在教學中適當運用這種模式,有助于完善“學前兒童科學教育”課程。(一)建立適宜的研討環境和心理氛圍。實施PBL模式進行“學前兒童科學教育”課程的授課,最好選擇恰當的教學環境,不建議在傳統的教室進行授課。同時,應打造和諧民主的討論氛圍,幫助學生轉變觀念、創新實踐,引導學生在探索的道路上前進。(二)教師應及時轉變教育中的角色。PBL模式對教師要求很高,包括自身的素質和專業的科學知識技能上,還要對本班學生有很深入了解,能準確的對他們進行分組,把握住課堂的節奏,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理解解決問題的根源,從而真正的學習到新的知識。教師的作用不再是靠簡單的知識傳遞來使學生獲得知識經驗,或者一味的重復讓學生加強記憶從而獲得學習內容,而是引導學生在科學探索的道路上前進。(三)幫助學生做好研究的準備。PBL模式需要學生在課前做一定的準備工作,所以對教師在課堂以外的投入要求增加了。教師不僅要提供學生課堂研究所需建議,還要幫助學生完成課堂之外的資源搜集、整理工作。同時,教師還要培養學生合作、互助的能力,因材施教。(四)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信息技術的應用是對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教師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給教學帶來的便利,進行教學設計,能動的管理PBL學習過程,從充分發揮PBL模式的優勢,完善課堂教學。
參考文獻:
[1]蘇小英.信息技術教學中應用PBL模式的研究[J].教學與管理,2008(1):193-194.
[2]池麗萍.基于問題的學習(PBL)模式在學生園的應用研究[J].學生教育,2011(6):20-23.
[3]池麗萍.基于問題的學習(PBL)在學生園5歲-6歲大班教學中的應用――一項探索性實證研究[J].早期教育,2014(3):10-14.
[4]周艷輝.對基于問題的學習模式(PBL)的思考[J].中國成人教育,2010(6):113.
[5]周麗霞.淺談學生園PBL教學模式中教師的有效指導策略[J].教育導刊,2012(6):16-19.
[6]章晶晶.PBL的中學物理課堂教學設計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6-8.
作者:宋鐵莉 李金南 單位:通化師范學院教育科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