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消毒方式對口腔印模尺寸穩定性的影響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口腔印模是用可塑性印模材料取得的上、下頜牙列和周圍軟硬組織的陰模,臨床常見的印模材料有藻酸鹽、硅橡膠、聚醚橡膠等。口腔科技師根據牙模制作出義齒后,再由口腔科醫師放入患者口腔中。口腔印模的制取是口腔修復、正畸工作中的重要工序,但在制取過程中口腔印模的表面和內部往往直接沾染、吸附患者的唾液和血液而攜帶致病微生物。若不對口腔牙模進行合格的消毒處理,極易造成致病微生物在醫生、護士、技師、患者之間的交叉感染和傳播。大部分印模材料不能耐受高溫、高壓、高熱,且在消毒過程中極易吸水或脫水變形,造成口腔印模三維尺寸改變和表面細節精確度降低。然而,獲取高精度的口腔印模是保障正畸和修復治療效果的前提和基礎。因此,如何在有效殺滅病原微生物的同時,盡量減少對印模三維尺寸和表面細節精確度的影響,是目前國內外研究的熱點和難點。現將國內外近5年的相關研究進展綜述如下。
1口腔印模消毒方法
目前常用的口腔印模消毒方法有化學消毒法和物理消毒法。化學消毒法包括:化學消毒劑浸泡消毒、化學消毒劑噴霧消毒、使用化學消毒劑調拌印模粉劑的自身消毒等;物理消毒法包括:紫外線照射、臭氧熏蒸、等離子體照射、微波輻射等。有學者建議取模前讓患者用含漱液充分漱口、取模后用流動水沖洗印模,以減少藻酸鹽印模上細菌及真菌的數量。雖然這種方式可以最大程度減少對印模尺寸和精度的影響,但漱口液漱口與流水沖洗并不能達到高水平消毒效果[1]。
2.1化學消毒劑浸泡消毒方法
國內外的相關研究中,均以戊二醛、含氯消毒劑研究為主。國內以藻酸鹽印模消毒居多,國外以硅橡膠、聚醚印模消毒居多。但由于選取的消毒劑、消毒劑濃度、作用時間、印模材料、實驗設計、實驗條件等因素不盡相同,因此各項實驗研究的結論參差不齊、互不一致。藻酸鹽印模在不同化學消毒劑中浸泡消毒的作用時間,各項研究結果尚無一致結論。Ismail等[2]研究顯示,藻酸鹽印模在1%次氯酸鈉和2%戊二醛消毒劑中浸泡10min時尺寸變化無統計學意義,但浸泡60min時會影響印模尺寸穩定性。夏玉鏡[3]研究發現藻酸鹽試件使用德國Hygojet牙模清洗器消毒(消毒液噴涂各面之后靜置10min)和戊二醛浸泡10min時印模形變1%左右,使用戊二醛浸泡30min時形變5%。Muzaffar等[4]將藻酸鹽印模浸泡在蒸餾水和次氯酸鈉消毒液中,每5min在顯微鏡下觀察印模尺寸改變,持續觀察1h后發現,兩種液體都是隨著時間推移導致印模體積縮小。國內王利民等[5]使用酸性氧化電位水浸泡消毒藻酸鹽印模,發現浸泡15min、20min時尺寸變化與對照組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但浸泡25min時尺寸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武紅梅等[6]研究發現,2%堿性戊二醛、600ppm二氧化氯、酸性氧化電位水浸泡藻酸鹽印模15min時最大形變率為1.73%。Benakatti等[7]將0.12%和0.2%的葡萄糖酸氯己定溶液代替水調拌藻酸鹽印模進行自身消毒,發現各組之間的尺寸變化無顯著差異,在臨床上均可接受。硅橡膠、聚醚印模在不同化學消毒劑中的浸泡作用時間也無一致結論。Shweta等[8]評估了聚醚印模在2%戊二醛、5%次氯酸鈉、0.05%碘伏、5.25%苯酚溶液中浸泡10min和30min后的尺寸變化,結果顯示5%次氯酸鈉和5.25%苯酚浸泡10min時印模尺寸變化有統計學意義,浸泡30min時只有0.05%碘伏浸泡的印模尺寸變化不明顯。Guiraldo等[9]使用光學顯微鏡觀察硅橡膠、聚醚印模在2%次氯酸鈉、2%洗必泰葡萄糖酸鹽、0.2%過氧乙酸中浸泡消毒15min后,印模表面細節和尺寸精度的變化,研究發現過氧乙酸浸泡消毒對于硅橡膠和聚醚印模表面細節和尺寸精度無顯著影響且可以達到高水平消毒效果。李少蘭[10]研究發現,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對硅橡膠、藻酸鹽印模材料的最大形變<0.2%。多數研究都是以印模浸泡消毒前后尺寸變化無統計學差異作為評判消毒時間的依據,但也有部分學者對此存在爭議。Nassar等[11]研究認為硅橡膠、聚醚印模在使用戊二醛消毒30min后,2周之內均不影響臨床使用。鄔維娜[12]研究發現1:100含氯消毒液浸泡10min即會導致灌注的石膏模型尺寸收縮。徐英娜等[13]研究發現1:100含氯消毒劑浸泡10min和2%戊二醛浸泡10min后,無論使用何種石膏材料灌注模型都會導致石膏模型尺寸縮小。Kalantari[14]的研究顯示,即使硅橡膠印模在0.5%次氯酸鈉溶液中浸泡消毒后尺寸變化無統計學意義,但仍會影響口腔修復治療中義齒的加工和治療效果。
2.2化學消毒劑噴霧消毒方法
相較于浸泡消毒,噴霧消毒對印模的尺寸變化和表面精度影響更小,但需配備相應的噴涂工具或消毒設備。Babiker等[15]比較1%和5.25%的次氯酸鈉噴霧和浸沒消毒5min對藻酸鹽印模尺寸的影響,統計顯示噴霧消毒后印模沒有明顯的尺寸變化,而浸泡消毒后印模尺寸精度發生顯著變化。姚馨蕙等[16]研究發現,藻酸鹽印模噴涂消毒后其精度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采用浸泡消毒則會給印模尺寸精度帶來十分顯著的影響。俞雪芬等[17]研究發現,藻酸鹽印模霧化消毒20min,消毒與未消毒的模型分別與標準模型擬合結果無顯著差異。李少蘭等[10]研究發現,酸性氧化電位水霧化30min對硅橡膠印模尺寸變化最小,對藻酸鹽及藻酸鹽瓊脂印模的尺寸變化均在美國牙科協會規定范圍之內。
2.3物理消毒方法
物理消毒方法更適用于硅橡膠、聚醚印模,不適合藻酸鹽印模的消毒[18~20]。相較于其他物理消毒方法,高溫高壓滅菌是比較推薦的消毒方式。AlKheraif等[18]比較了化學消毒劑(浸泡消毒10min)、微博輻射(1000W、2450MHz、高火10min)、高溫高壓滅菌(134℃、138kPa、5min)對硅橡膠印模表面精度的影響,研究認為,化學消毒劑表面精度變化最小但不能殺滅一切微生物,微波輻射會導致印模表面精度改變和印模褪色,因此高溫高壓滅菌是硅橡膠印模最佳的消毒方式。Kamble等[19]研究發現,硅橡膠和聚醚印模在高溫高壓滅菌、1%次氯酸鈉浸泡、微波輻射消毒方式中都有尺寸的微小變化,聚醚形變大于硅橡膠、浸泡導致膨脹、微波導致收縮,但都在臨床可接受范圍之內,研究者認為,高溫高壓蒸汽滅菌和微波輻射方法可作為化學消毒劑浸泡消毒的有效替代方法。Kotha等[21]將硅橡膠印模試件隨機分為化學消毒劑組、高壓蒸汽滅菌組和微波消毒組,統計結果顯示化學消毒和高壓滅菌對硅橡膠印模拉伸強度和表面粗糙度沒有顯著影響,建議將高壓滅菌作為硅橡膠的替代和有效消毒方式;而微波滅菌在拉伸強度上有統計學顯著降低,并且會增加印模表面粗糙度。Martins等[22]研究發現,經高壓滅菌器消毒的硅橡膠和聚醚印模在存儲6個月后,尺寸變化仍在臨床可接受范圍之內。李敏等[20]對硅橡膠印模進行高溫高壓滅菌(135℃、212.8kPa、25min),處理前后印模表面標志線長度差異比較無統計學意義。臭氧消毒對印模尺寸和精度的影響尚無確切結論。Poulis等[23]使用掃描電子顯微鏡觀察0.525%次氯酸鈉、0.3%苯扎氯銨溶液浸泡和臭氧消毒對硅橡膠、聚醚印模表面精度變化,研究發現臭氧與消毒劑浸泡的印模表面形態改變相同。Abimaya等[24]分別用2%戊二醛、5.25%次氯酸鈉和臭氧水消毒硅橡膠印模10min,研究發現相較于化學消毒劑,臭氧消毒對硅橡膠印模表面精度的影響最小。其他物理消毒方法包括低溫等離子體和紫外線消毒,但相關研究報道較少。陸曉辰[25]研究顯示低溫等離子體處理硅橡膠印模300s與對照組印模尺寸相比無統計學差異。Samra等[26]分析比較了戊二醛、次氯酸鈉和紫外線消毒對藻酸鹽和硅橡膠尺寸穩定性的影響,研究發現紫外線和次氯酸鈉雖然對印模尺寸有影響但在臨床可接受范圍之內。
3小結
綜上所述,目前關于口腔印模消毒對印模尺寸精度及臨床診療效果的研究結論不盡相同,國內外尚無形成公認、標準的印模消毒方案。化學消毒劑浸泡消毒的研究較多且消毒效果可靠,但容易引起印模吸水變形,必須嚴格控制消毒時間。化學消毒劑噴霧消毒相較于浸泡消毒對口腔印模尺寸、表面精度影響較小,但相關研究數量較少且噴霧消毒的效果存在爭議。紫外線、微波、等離子體、電解水的消毒作用時間較短,對口腔印模三維尺寸和表面精度的影響較小,但國內相關研究報道較少。口腔印模消毒是預防口腔治療中發生交叉感染的重要途徑,亟待管理和規范。臨床迫切期待一種能夠快速、高效、廣譜殺滅病原微生物且對口腔印模及診療效果無影響的新型消毒方式。因此,如何在達到徹底消毒的同時盡量減少對口腔印模材料理化性能的影響仍需進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討。
4參考文獻
[1]黃鈺亮,朱仁義,宿飛,等.藻酸鹽印模取模前漱口降低污染的效果觀察[J].上海預防醫學,2017,29(4):297-299.
[3]夏玉鏡,趙雯,武小紅,等.不同消毒方法對藻酸鹽印模消毒效果及尺寸穩定性影響的研究[J].中國美容醫學,2017,1:110-112.
[5]王利民,朱賽玲,趙阿莉,等.酸性氧化電位水浸泡消毒對藻酸鹽印模尺寸穩定性的影響[J].蘇州大學學報(醫學版),2012,32(3):373-375.
[6]武紅梅,李長春,江浩,等.不同消毒劑消毒口腔印模效果檢測及其對印模尺寸穩定性的影響[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7,21(2):171-176.
作者:彭佳 石偉偉 徐寶華 單位:中日友好醫院 口腔醫學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