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談舊廠房改造書店空間設計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近幾十年來,我國城市建設飛快,城市人口越來越多,不得不讓工廠轉移到郊區,導致遺留下來許多廢舊工廠。如果直接拆遷重建,不僅浪費大量的資源,而且會增加許多工業垃圾而污染環境,所以對舊建筑加以重新利用和改造是最佳的方式。與此同時,這些舊建筑具有很大的社會價值,有著巨大再利用的潛能。舊建筑在結構上具有空間高大寬敞的特點,符合書店空間的要求,本文通過探究舊廠房的價值,讓更多人了解舊建筑的價值以及怎樣合理地改造和利用。
關鍵詞:舊廠房;書店設計;改造
一、研究目的和意義
1、研究目的改造和利用舊建筑,符合當今生態文明建設和可持續發展理念。改造的目的是對舊建筑的延續,將傳統的房屋重新利用并與新時代相結合,追求建筑的個性化表達。此外,改造可以減少建筑建設過程中對環境的污染,而且改造后的建筑會創造更多的價值。舊廠房的改造是對原有建筑結構的再創造,舊廠房帶來的是一個城市工業發展的軌跡,對空間設計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
2、研究意義改造賦予了舊建筑新的生命,節約拆遷浪費的人力物力,還能環境保護。在建筑結構上,書店空間需要高框架和大空間的格局,工廠的空間正提供了書店所需的空間結構。舊廠房的改造是對原有空間環境結構的保留和再創造,是對具有悠久歷史空間結構的重新認識,具有重要的保護和研究意義[1]。
二、書店功能
1、傳播思想書店在傳播思想上有著網絡無法取代的作用。書店促進社會教育的發展,推動對文化的傳播,提升人們的思想層次。在社會中,無論什么階級都需要通過書籍來獲取知識。例如,在戰爭時期,在革命根據地的書店發行革命書籍,對提高工農群眾思想覺悟和促進中國革命事業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普及文化眾所周知,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而書籍是文化的載體。人們通過閱讀書籍了解不同領域的知識、普及不同的文化。書店作為文化傳播的重要載體,在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過程中發揮著其他閱讀方式無可比擬的優勢。書店是普及和推廣科學文化知識中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教育則需要通過書本或者教材來普及大眾所有年齡層的文化教育[2]。
3、城市形象書店是一個城市發展過程中的符號,也是一個國家文化軟實力的象征和代表,其對塑造一個城市的人文精神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很多有代表性的書店因具備文化特色而成為城市的旅游景點,如法國巴黎的“莎士比亞書店”誕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后,這個書店在許多外國文藝大片中都有其身影,其不只是單純販賣圖書,只要有客人想要留宿這里也會接收,因此這個書店至今越來越出名,每天都有許多游客慕名至此,這個書店成了巴黎的代表(見圖1,來源于花瓣網)。
三、舊廠房改造書店的價值和優勢
1、可持續發展價值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也在反省以前推倒重建的發展模式,經過證實這種模式是不科學、不合理的。拆遷中必然會產生大量的灰塵、噪音、廢氣,會對自然環境產生許多不良的影響。建筑占用了大多數土地資源,我國建筑垃圾的占有量遠遠超過了其他國家,對舊廠房進行改造再利用有利于降低環境污染,對我國環境保護有著積極的作用。改造符合我國綠色發展策略,同時改造可以節約拆遷的費用、節約資源減少建筑垃圾所占用空間。由此可見,改造再利用是對自然破壞最少、最有效的保護策略,符合我國可持續發展的目標要求[3]。
2、歷史文化價值舊廠房或者舊建筑代表著一座城市的歷史,其是歷史的具體的真實見證,是歷史文化重要的載體,是社會留給人們的寶貴財富。大量的廠房是由于發展工業化而建造的,廠房的每一塊磚、每一段圍墻都記錄著一個城市工業化發展的軌跡,改造舊廠房是對舊文化的認同和保護。歷史時期不同,舊廠房的建筑特色也各不相同。由于科技的發展,現在廠房的蓋建手段豐富、材料較多,大的廠房用鋼筋水泥建造,而幾十年前的廠房是用磚和水泥修建的。建筑材料的不同讓廠房呈現出不同的特點,改造能讓舊廠房呈現出更多樣性的特點。
3、商業經濟優勢改造后的建筑投入使用會產生一定的商業經濟價值。廢棄的舊廠房失去了原有的使用價值,沒有任何經濟產出,只是一種具備文化價值的普通建筑物。改造比拆除重建節約了更多的資金及資源,廠房的規模大都較小,改造成本低很多。很多廢舊廠房位于城市中心,地理環境優越,基礎設施完善且交通便利。國內外有很多改造后再投入使用的案例,如瑟萊克斯多米尼加書店又稱為教堂書店,位于荷蘭馬斯特里赫特市,是一個用百年教堂改造的書店,教堂的莊重與書店的文化氛圍完美融合,不僅保持了教堂的空間與歷史風貌,而且給人們帶來了一個恬靜的閱讀空間(見圖2,來源于花瓣網)。
四、舊廠房改造書店空間的設計原則
1、保留性設計原則保留原有廠房的墻體、內部附屬的裝飾物和原有的構件設施,不破壞原有建筑的裝飾元素。書店空間設計是從舊廠房的基礎上改造而來的,改造時完全保留原始廠房的框架結構,保留原始設備拆除后遺留下來的凹槽和金屬框架,改造成花壇和書架的支撐構造;保留原室內的樓梯和天窗;保留天棚的金屬管道改造成為通風管道;舊廠房磚質的墻面增加新的材質,形成新的裝飾效果[4]。
2、創意性設計原則創意性設計是為了讓人們擺脫對以往書店的印象,這樣的書店可以讓消費者完全放松心態,改造會保留一些空間元素,進行重新排列和設計,夸大這些元素的設計效果,將舊和新進行結合是創意性的表現。舊廠房外部是磚墻,而原始室內沒有體現出磚這一元素,所以在設計中會將磚設計在空間中,擴大磚的裝飾效果;原始廠房的地面存在一些拆除設備后留下的凹槽,將凹槽改造成現在書店種植室內花草的花壇和水池;承重的柱子比較笨拙,用木材和金屬加以裝飾,改造成銷售流行書籍的平臺[5]。
3、科技性設計原則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化的事物越來越普及,書店科技的融入是為了給讀者提供更多樣性的服務,提升讀者消費體驗,為書店帶來更多盈利機會。實體店一般銷售相對流行的書籍,書店通過科技實現實體和虛擬的結合,銷售更多書籍。在書店引入智能機器人,幫助和引導人們查閱。舊廠房原始建設的技術比較簡單,沒有科技性物品,在書店設計電子的指示牌、投影等,在入口放置商品檢索、圖書自助查詢的機器和一些電子展示,方便人們查找書籍的位置,并且展示近期熱銷的書籍或者特價活動等信息[6]。
4、功能性設計原則設計本身是為了人類的需求而設計,首先要滿足人們物質上和功能上的需求。將原有廠房的功能區改造成適用于書店的功能區,保持原有廠房的一些功能結構不變。原廠房棚頂的管道改造成室內的通風管道;水吧窗前原始的窗臺進行延伸加固,變成水吧的桌面;電子閱覽區原始墻面的金屬架子加以重新利用,改成電子閱覽區放置影音光碟的架子[7]。例如,魯爾工業區改造時,原來的浴室改造成了舞蹈團練功的場所,保留了浴室原有的白瓷磚及內嵌式的肥皂架,成了現在舞蹈教室的裝飾。
5、人性化設計原則人性化設計是根據人的習慣和需求,在滿足設計的功能性、藝術性和技術性的同時使人的精神和心理需求到滿足。人性化設計原則不是孤立存在的,要與環境統一。在舊廠房的改造設計中,要富有時代氣息以及保證環境舒適、使用方便,使設計盡最可能滿足消費者的一切需求。在改造書店的設計中,為了方便消費者查找書籍,在入口處設置各類書籍的分布圖、電子查閱等方式、隨處可見的指示牌,讓消費者輕松地找到書籍[8]。
五、結語
這些舊建筑、舊廠房的保護與利用是借助城市更新的契機,將舊建筑與城市未來的規劃相結合,從而達到改善區域環境質量、恢復建設平衡的功能。改造后的空間不僅為人們提供了更多活動的場所,而且創造了更多不同的經濟效益,還為很多人提供了工作,緩解了社會就業壓力,改造創造了無限的商業經濟價值。
參考文獻:
[1]魏娜.城市公共空間設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7
[2]許一嘉.非標準改造:當代舊建筑“非常規改造”技巧[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
[3]宋鵬.從舊廠房的改造到創意產業園的環境設計[D].青島:青島理工大學,2011
[4]馮元科.探討概念書店的裝飾設計模式[J].現代裝飾(理論),2016(3):144
[5]丁方.華麗轉身:舊建筑改造實錄[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2
[6]楊柳.新時期書店“形象”設計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4(12):53
[7](德)弗蘭克彼得耶格爾.舊與新:既有建筑改造設計手冊[M].黃琪,譯.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7
[8](比利時)A.2R.C事務所.齊夢涵,譯.老建筑保護與城市更新[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
作者:郭語函 單位:沈陽建筑大學設計藝術學院藝術設計專業碩士研究生在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