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會計信息失真角度下會計自覺性探討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當前,會計信息的地位伴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和小康社會的全面建成愈加重要。但是,目前我國會計信息的質量問題令人十分擔憂,社會上不斷爆出財務丑聞,人們已對各種財務丑聞司空見慣,在這種狀況下財務問題愈演愈烈,這引起了社會各界對財務人員道德的關注,從而引起了人們對會計自覺性對重視。本文認為會計自覺性的缺失導致了會計信息的失真,因此,在剖析了會計自覺性下降原因的基礎上,對加強會計自覺性的具體措施做出了個人見解。
關鍵詞:會計自覺;信息失真;職業道德
一、會計自覺的內涵
自覺是是指對內心的一種度量方式,它凌駕于人性,支配我們的行為、心態、理念、認知等,控制著我們對世界的解讀、理解事物對自己的意義和自我認知、自我定位、自我決策。會計自覺,作為會計人最為基本的認知,是驅動會計行為的根本所在。同時,會計自覺也是指會計人員在財務活動中,明確自身的社會意義,帶有明確目的的令自己的行為符合社會要求的品行。這種品行映射著會計工作者的信仰,是其堅定信念的產生源泉,并將這些現象表現在會計人的行為之中。會計人應當學會規范自己的行為,控制自己的情緒,努力提升財務工作在社會經濟管理中的形象,是每一個會計人最終成為企業利益相關者賴以信任的高端人才。
二、會計自覺性與會計信息質量的關系及意義
(一)會計自覺性與會計信息質量的關系
為了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提升企業財務信息質量,使會計的管理職能得到充分發揮,除了對宏觀大環境的改善外,更重要的要提升全體會計人員的社會責任感,這使得提升會計自覺性、提高會計人員道職業道德和綜合業務能力顯得尤為重要。會計核算的準確性和真實性以會計自覺性的保證為前提。在財務信息的生成過程之中,會計人員首先要對客觀經濟活動中的不確定因素進行估算和推斷,但由于每個個體的工作經歷、人生觀點的不同,導致不同會計人員對財務信心的估算和推斷也會截然不同。為使會計信心可靠有效的對經濟決策起到保證作用,財務人員必須在恪守自身職業道德的基礎上,提升自己的業務能力,熟知國家頒布的各項財務政策,不斷完善和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精通各項業務,成為一個道德水平高、專業儲備強的高端人才。
(二)會計自覺性與會計信息質量的意義
1.會計自覺是規范會計行為的基礎。動機決定了行為,而會計行為又由內心信念來決定,行為的是與非由信念的善與惡決定。會計自覺控制了會計行為動機,如誠實守信、客觀公正等,引導和約束著會計人員樹立正確的職業理念,嚴守職業道德的規定,從而實現遵守職業道德的法規。提高會計工作質量和財務團隊的建設必然首先學會完善自身職業道德建設。2.會計自覺是達成會計目標的必要保證。立足于會計職業,會計目標的主要職責是為社會各層財務信息使用者提供高效有用的會計信息。然而,是否能及時有效地為會計信息使用者提供真實的會計信息,這取決于財務信息使用者是否具有良好的會計自覺性。如果財務工作者有意提供了虛假的會計信息,將會與會計目標背道而馳,使得會計信息嚴重失真,造成財務信息使用者做出錯誤的決策,更有甚者會導致正常社會經濟秩序的錯亂。如此可見,會計人員的職業行為由會計自覺性約束,會計自覺性是達成會計目標的必要保證。
(一)社會不良風氣對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影響
自我國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換以來,社會道德也出現了除舊布新的變革。在市場經濟高速發展的情況下,個體利益的獨立性與合法性愈加收到道德上的認可,大眾的合法權益愈加受到保障。在物質利益的不斷刺激與驅動下,人們對金錢的需求不斷增強,我國傳統的道義觀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宏觀大環境的持續變化,使人們已不滿足于只求溫飽,開始注重于求舒適、找感覺的狀態,正是這種客觀情況的變化使得會計人員中的意志薄弱者出現了“站錯隊”的現象。
(二)企業負責人對會計人員的施壓
在企業工作中,會計人員作為企業員工,受制于企業管理層,有時不免會為了保住飯碗,迫于壓力聽從管理層的錯誤的決定。當前的經濟體系與企業管理體系決定了會計人員在企業中基本處于從屬地位,這使得他們的經濟利益、組織地位等免不了受到管理層的影響,如此會計人員難以具有不畏強權的專業素養。
(三)社會職業道德觀念弱化對會計自覺性的潛在影響
每個行業都擁有自身特有的職業道德規范,但目前很多行業的職業道德并不樂觀。會計人員不具有自覺意識,不懂得遵紀守法,便會出現貪污腐敗的現象。會計自覺性滑坡引發了一系列違背職業道德的行為,如編制虛假財務報表、出具虛假審計報告等弄虛作假的法人行為,挪用公款、貪污腐敗、侵占企業財產等個人行為。會計人員職業道德觀念的弱化,是造成會計自覺性滑坡的一個潛在原因,也是主要原因,它真正危險性在于使會計人員對違法心安理得,犯罪成為“邊緣化”。
四、立足會計自覺性審視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的措施
(一)凈化會計環境
對會計工作者進行全方位的工作環境凈化有助于企業完善對會計自覺性的建設,也有利于提高會計信息質量。首先,社會經濟環境可完善會計委派制度,對有能力實現會計委派制度的公司執行會計委派制度。當前,我國一些大型國企已經著手執行了會計委派,這一制度的建立能夠提升財務工作的獨立性,加強企業對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建設。同時,委派會計制度還能夠提升會計工作人員在組織中的地位,使其不再受制于管理層,而是令會計人員自身成為管理層,這將會促進從事單位的廉政建設。但目前我國的會計委派制度還需要不斷完善,一些企業的委派會計,其福利和獎金發放權力停留在被委派的企業,如此一來會計人員的工作還是無法實現百分之百的獨立,而就目前還沒有實現委派會計的國企,可以先加強審計工作以應對財務造假。
(二)提高會計人員職業道德修養
要提高會計人員的會計自覺性,第一步先要讓其清楚假賬的危害性。會計人員編制虛假財務報表,注冊會計師出具虛假審計報告,損壞了國民經濟的良性運轉,也觸犯了投資者、股民與國家的利益,為貪污腐敗支起了防護網,披上了保護傘。因此,只有讓會計人員自身認清了假賬的危害性,從自身思想上提高了對會計質量的重視,才能控制住自己的行為,提高自我約束能力,最終實現提高會計自覺性的目的。其次,當前我國經濟飛速發展,經濟活動也不再是過去的簡簡單單,而是逐漸變得紛繁復雜,特別是入世以后,我國與國際接軌,我們去了解、熟悉、學習和掌握國際會計準則、國際會計慣例。會計人員每天都可能碰到新的業務,這就需要其知識儲備的全新升級,然而知識儲備的提高是一個日積月累、循序漸進的過程。
(三)加強對會計人員的考核和監督
對會計自覺性的建設,除了先從會計人員自身抓起提高自我修養以外,還必須對宏觀經濟環境進行改善,實施和加強定期、定量化監督和考核。增強法律和行政的監督作用,從本質上清除可能由于會計自覺而引發的后果。當前,我國在審計機構與制度方面的建設已基本成熟,審計工作的完善會對會計自覺缺失起到約束和監督的作用。然而,某種意義上講,“審計”僅僅具有的是“亡羊補牢”的效果,而我們更需加強的是“未雨綢繆”。因此,要從本質上建立會計管理保障體系以適應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以不斷完善的經濟法律法規為市場經濟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五、總結
會計人員的會計自覺性問題已經不單單是會計范疇內的事情,逐漸演變成了一種較為嚴重的經濟社會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必須進行全面改革,進行制度創新,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建設;結合現代企業管理準則實施會計委派制度,保證會計信息使用者的利益;同時,加強外部監督體制,完善會計師事務所和會計師本人的責任制度,施行責任到人,提高負責人的責任意識,促使會計師事務所進行有效監管,堅守職業準則。只有在全方位覆蓋的經濟制度體系下,會計人員才能有效約束自身,提高會計自覺性,使會計信息使用者得到真實有效的財務信息。
參考文獻:
[1]姜雪琴.從會計信息失真現象談會計從業人員職業道德建設[J].江蘇商論,2006,04:136-137.
[2]臧玉美.從會計規范的角度分析會計自覺[J].中國證券期貨,2012,11:138.
[3]王煥霞.對會計誠信缺失原因及問題探討[J].科技信息,2009,01:733.
作者:張樂 單位:南京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