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探求當代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創新之處
1.明確了財政資金的收入、支出、結余方面會計核算
新的事業單位財務準則及事業單位會計制度進一步界定了財政補助收入的核算口徑,在財政補助收入下級分設“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同時增設了“財政補助結轉”、“財政補助結余”兩個凈資產科目,在財政補助結轉是又分不同情況進行帳務處理,分別計入基本支出結轉和項目支出結轉,同時對各財政補助明細項目的執行情況進行分析,對符合規定的財政補助結余性質的項目余額轉入財政補助結余。按規定上繳財政補助結轉資金或注銷財政補助結轉額度的,分別進行上繳資金數額或注銷的資金額度。
2.強化了資產的計價和入賬管理
在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中針對事業單位經濟業務中存在廣泛的接受捐贈、無償調撥而增加的資產的事項入帳時無法計量的現象,提出了以名義金額不反映這個確實存在的經濟事項,名義金額是指公允價值無法確定,這個經濟事項又確實存在,為了計量給它一個金額,讓帳上有所體現,減少資產流失,也就是是人民幣1元。在會計報表附注中要對以名義金額計量的資產進行披露,提高事業單位會計信息的可比性,使不同渠道取得的資產都能及時入帳。
3.進一步完善了會計科目體系和會計科目內涵
為了全面反映事業單位現在的經濟業務及財政改革的配套,新增一些資產類、負債類、凈資產類的會計科目,這樣更能清晰反映資產情況及財政資金的使用情況。如,資產類會計科目新增在建工程、累計折舊、累計攤銷、待處置資產損溢;凈資產類科目新增財政補助結轉結余;對外投資分解成短期投資和長期投資科目;借入款項分解成短期借款和長期借款;按照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的要求,材料、產成品和成本費用科目合并為存貨科目等,突出事業單位的公益屬性,淡化經營性收支業務。
4.科學完善了財務報表體系
新制度提出了“財務報告”,“財務報表”等概念,新增“財政補助收入支出表”,這樣更方便年末時單位上報財政決算數據的取得。提高了報表的真實性,原有的會計制度在資金支出時除項目資金外,在其他的收入和支出中對財政資金和非財政資金不加區別使用,所以在填制報表決算時往往是按財政資金與非財政資金的比例來填寫相應的支出。
二、新時期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存在的問題
1.收付實現制的核算制度不能完全顯示事業單位總體資產情況
首先,當前事業單位受到收付實現制核算方式的限制,對于整個單位的收入支出情況的表現帶有很強的時效性,所以起不到完整真實顯示整體財務狀況的作用。其次,無法準確分析顯示事業單位在某個階段資金結余的情況,這句話的意思是有時即使通過核算結果顯示資金是結余的也不一定代表整個單位的資金并沒有出現赤字問題,因為不排除一些基于某些私利的人為干擾因素,這也是該種制度的另一個缺陷,即不利于查處違規操作。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該項制度并不能有效的顯示出事業單位的總體負債情況,更無法給風險預防和規避提供有效的意見和建議。
2.現行會計核算制度起不到控制固定資產管理的作用
首先,該種制度的核算工作中沒有相關的固定資產的折舊管理問題,也就不能有效的反應事業單位的現有的固定資產的實際價值,對其的評估結果也就不夠科學。根據調查我們發現,基于該種制度的核算工作中,對于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的核算一般采取的是原值核算的方法,這樣導致的結果是核算結果大于實際的固定資產值,而非實際的資產值。這樣不僅不利于事業單位的管理部門客觀的認識現階段的事業單位的總體資產情況,也不利于我國的總體事業單位的資產評估,會造成一種虛假繁榮。其次,該種核算制度和體制中沒有相關的作廢的固定資產的排除方式,也就導致了一些已經廢棄的固定資產還存在于整個的事業單位的計算中。這種顯示變更后的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的形式的計算方式被成為“固定資產清理”,它的主要功能和作用是一旦事業單位的某項固定資產出現各種變更狀況,只需直接利用“固定資產清理”科目的相關操作,就可以根據該項固定資產的各種相關資料和數據,得出一個改資產的最終的資金價值的核算結果。
3.財務報表的呈現方式上還存在一定的缺陷
財務報表作為財務工作的最終表現形式和結果,是我們判斷財務狀況的最主要的依據,但是在實踐中我們發現我國現階段的事業單位的各項具體的財務報表上還存在著各種各樣的缺陷,最終導致的結果是不能真實和客觀的反應整個的財務活動的統計結果。因此,管理人員也就不能根據報表所提供的信息對各個部門的工作提出合理的改進意見。
4.資產的會計處理方面
我國的現階段的大部分事業單位在統計資產的信息的方面,不能有效的反應各種資產的變更以及各種資產的價值的變更情況,也就無法顯示真實的資產情況和資產變更。這樣的基層統計信息被直接應用于其他的統計信息中,也就導致了最終的統計結果的不可靠。
5.負債的會計處理方面
現行的收付實現制核算方式和制度在對于事業單位的負債情況進行統計的時候,經常出現的問題是只統計現金償還的債務情況,這樣會嚴重的影響債務情況的統計結果,因為現金支出占整個的事業單位的總體的債務情況的比重并不高,這種非常的不利于管理者正確的認識事業單位當前的負債情況,從而間接的影響了對于其他的財務信息的認識。
三、完善事業單位會計核算的對策
1.會計制度的設計方面
我們應該充分的考慮現階段的收付實現制的各種問題和缺陷,在制定相應的技術和制度時,就從根源上予以避免,實踐中證明,適度的引進和采納權責發生制方面的優秀制度可以有效的將現有的會計核算工作同各個工作人員的工作成果聯系起來,從而實現會計核算的效率和準確度的提高。
2.合理的完善現有的會計科目
我們要有針對性的調整和改革現有的科目構成情況。對于一些不合理的科目要及時果斷的刪除,對于一些有益于核算工作的科目要適當的增加和完善。典型的有:上文提到的“固定資產清理”科目以及“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等等。這些相關的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的核算科目可以有效的改變現在存在的對于固定資產的管理不合理的狀況,當然具體的科目選擇要依據事業單位的具體情況。無論哪種科目的選擇,其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更好的實現固定資產的核算,更加客觀的反應固定資產的實際價值情況。以便管理人員能夠更全面的認識企業的總體資產狀況,制定與實際情況相符的政策來知道事業單位的發展。
3.完善報表制度
報表作為會計核算的最終表現形式,其呈現的數據和結果將直接顯示財務統計的狀況。所以,我們要重視對于財務報表的管理,細化各種財務報表的項目,精確各種報表的數據,以便更加清晰的展現會計核算的結果,所以我們在完善會計管理制度的同時,不能忽視對于報表的管理。
4.資產會計處理方法的改進建議
資產的管理是事業單位財會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作為事業單位會計的主體,應對資產的變動情況進行確認和計量。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選擇適當的折舊方法;根據無形資產的計價方法,分門別類地對無形資產進行計價和攤銷,保證無形資產的價值在受益期內得到補償;充分計量長期資產,合理確認不良資產,及時發現和處置不良資產。這些措施有助于事業單位風險測評、防范并及時化解財務危機,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
5.對負債會計處理方法的改進建議
按照一定的標準確認和反映事業單位的承諾和負債狀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糾正事業單位財務信息失真的狀況,能較為真實地反映事業單位的負債狀況和財務狀況。披露事業單位潛在的風險,反映當期發生的債務行為按企業會計準則分為長期負債和短期負債,讓會計信息使用者了解當期發生債務的具體狀態以及對以后年度的影響和可能發生的風險。從事業單位的可持續行為出發,對事業單位會計主體所擔負的債務風險進行合理的確認和計量,可以防范和化解現實和未來的償債風險。
6.對收入和支出會計處理的改進建議
事業單位的改革是逐步走向市場,經濟活動逐步向企業靠攏。在對收入和支出采用權責發生制進行會計處理時,使得事業單位的收支能夠進行橫向、縱向比較,有助于評價事業單位績效,加強事業單位外部競爭能力,強化事業單位管理責任,提高服務質量。
四、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事業單位改革的不斷深入,使得事業單位對會計信息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是針對這種要求,對現行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了分析,并對所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改進與完善措施,建議事業單位采用權責發生制作為會計核算基礎,同時要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根據事業單位的具體情況,不斷的調整會計核算工作的細節。
作者:李梅 單位:萊西市人力資源管理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