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會計準則對證券公司會計核算的影響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新會計準則的實施,對證券公司的投資策略、自營規模、風險控制等方面都產生了一定影響,要求證券公司必須做好會計核算工作,認清新舊會計準則的變化,確保會計信息的合規性和真實性,為證券公司的經營管理提供決策依據。本文從公允價值引入、金融資產分類以及主要證券業務核算三個層面入手,對比分析新舊會計準則對證券公司會計核算的影響,并提出加強證券公司會計核算工作的應對策略。
關鍵詞:新舊會計準則;證券公司;會計核算
1.新舊會計準則對證券公司會計核算影響的比較分析
1.1公允價值引入的影響
新會計準則引入公允價值作為計量屬性,規定公允價值應用于金融工具、投資性房地產、企業合并、債務重組、非貨幣性交易等業務的會計核算。在金融工具計量中,公允價值的引入改變了舊準則下采用成本和市價孰低法進行計量的方法,要求證券公司必須充分考慮時間價值和市場因素,對金融資產與負債進行準確計量,確保會計信息可反映金融業務面臨的風險。同時,在新會計準則中,金融衍生工具計量也引入了公允價值,并要求將公允價值變動情況計入當期損益,這給證券公司會計核算工作增加了一定難度。此外,證券公司在持有交易性金融資產期間,一旦公允價值發生變動,就會導致交易性金融資產的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出現“暫時性差異”,且該差異只允許在實際處置后才能準許轉回。
1.2金融資產分類的影響
與舊會計準則相比,新會計準則將金融資產按照投資目標的不同進行了重新分類,將其劃分為以公允價值計量的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投資、應收賬款和貸款、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四類資產。在新準則中,還規定了交易性金融資產與其他類資金資產不允許轉換,這一規定的執行,有效杜絕了證券公司利用調節自營投資盈虧的方式對公司會計利潤進行人為操控的行為。除此之外,新準則將自營證券劃分為三類金融資產,即交易性、可供出售和持有至到期金融資產,并且細化了不同金融資產的會計核算方法。對于交易性金融資產的會計核算,要求在當期損益中計入公允價值變動;對于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會計核算,要在資本公積科目中計入公允價值變動,避免公司通過該類資產出售調節當期利潤;對于持有至到期金融資產的會計核算,要求采用攤余成本法進行核算。
1.3主要證券業務核算的影響
證券公司的主要證券業務包括自營證券、證券經紀和證券承銷業務,新會計準則的執行,對證券公司的主要業務核算產生了一定影響,尤其對自營證券核算而言,其影響程度最大,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一是核算方法差異。舊準則要求自營證券按照實際成本計價,并計提跌價準備。而在新準則下,大部分自營證券劃歸為交易性資金資產,將公允價值變動和發生的交易費用一并計入當期損益。二是會計科目差異。新準則要求自營證券核算采用“結算準備金”科目,替換舊準則下的“清算準備金”科目,但會計科目的使用方法不變。三是會計利潤差異。新舊會計準則在自營證券的取得、持有和處置三個業務環節的核算有所差異,若自營證券投資時間橫跨會計核算年度,則會直接影響到年度會計利潤。
2.新會計準則下證券公司的應對策略
基于上述新舊會計準則變化對會計核算工作帶來的影響,證券公司應從內部管理層面入手,采取有效措施強化財務會計基礎工作。
2.1準確劃分金融資產
證券公司要加強各項業務管理,掌握證券估值和定價的技術方法,審慎評估持有金融資產的目的,按照新準則對金融資金的分類,準確將業務劃分為自營證券或長期股權投資,并根據新準則的規定,針對不同類型金融資產進行相應的會計處理。
2.2加強與監管部門的溝通
證券公司要加強風險管理,與證監會、證券業協會等機構部門保持良好的溝通,征求監管部門的建議,合理控制自營權益類證券的規模,杜絕人為調整會計利潤的行為。證券公司要嚴格控制各類證券的投資風險,在風險評估的基礎上制定綜合性投資策略,尤其針對高風險證券投資要堅持審慎態度。
2.3健全內部控制制度
證券公司要加強內部控制建設,規范會計核算工作,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在內部控制體系中,證券公司要不斷強化投資控制,構建以風險為導向的內部審計機制,對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進行監督審查,及時糾正會計核算違背新會計準則的問題,進一步提高會計核算工作質量。
結論
總而言之,證券公司會計核算工作要積極應對新舊會計準則的變化,建設一支高素質會計隊伍,不斷提高會計人員對公允價值的會計處理能力,要求會計人員嚴格執行新準則開展會計核算工作。同時,證券公司還要加強內部控制建設,完善風險管理機制,掌握金融工具估值技術,從而促進證券公司持續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姚立紅.證券公司會計核算中的問題及監管對策[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8(03):123-124.
[2]徐嘯.關于證券公司會計核算模式分析[J].時代金融,2017(09):84-86.
[3]周江蜀.證券公司會計核算模式研究[J].當代經濟,2016(01):47-48.
作者:王麗亞 單位:財達證券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