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會計電算化企業內部控制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21世紀是一個信息化的時代,人們的生活離不開信息網絡。隨著我國電子信息技術的日益成熟,企業將其應用到會計工作中,建立了會計電算化信息系統。在業內,專家認為會計電算化給企業內部控制帶了新的機遇與挑戰,文章通過對會計電算化對企業內部控制影響的分析,結合電算化企業內部控制現狀探討提高其內部控制的方法。
【關鍵詞】會計電算化內部控制現狀方法
一、引言
內部控制是企業財務管理的一個核心環節,其不僅關系到企業財產物資的完整、安全與流動性的強弱,還關系到會計系統能否正確無誤地反映企業的經營活動。由此看來,內部控制在企業的財務管理與監督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近年來,企業會計電算化不斷發展,完全顛覆了傳統會計核算的流程,采用人機結合的方式,節約了人力資源,簡化核算過程。但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兩面性,電算化使會計核算與會計管理的環境發生了變化,同時給企業內部控制帶來了新的挑戰與機遇。
二、會計電算化對企業內部控制的影響
(一)內部控制制度的內容與重點發生改變
會計電算化最大的特點就是引入了計算機軟件與硬件設備,簡化了會計核算,卻增加了財務管理的內容。比如,企業的一些會計信息是保密文件不對外進行公布,如何提高電算化系統維護人員的職業素養;如何建立好計算機維護人員與計算機管理人員的內部控制與崗位分離等等。會計電算化有一定的自動化過程,其會根據會計人員填制的記賬憑證自動登記各個日記賬、明細賬、總賬等,一旦記賬憑證出現錯誤,就會出現一系列的連鎖反應,企業如何預防此類事件,是電算化給企業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存在的一道難題。
(二)內部控制環境更復雜
從1981年8月我國第一次提出會計電算化的概念到現在會計電算化應用的越來越成熟,會計部門也由原來專業財務人員組成擴大成了既有財務人員又有管理人員以及計算機系統維護人員。這些明顯的轉變,使企業內部控制關系與內部控制形式都發生了改變,由傳統會計人與人之間的相互牽制、相互監督轉變成人與計算機間的彼此約束,甚至是計算機系統內部的相互控制。這就使得企業內部控制由原來的單一控制制度變成現在企業既有人的控制制度又有計算機軟件的控制制度,這在無形中加大了企業內部控制的難度,內部控制環境更復雜。
三、會計電算化企業內部控制現狀分析
(一)操作員職責權限相對集中,審計監督有待完善
由于《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的硬性規定,目前大多數企業會計部門基本上可以做到不相容職責相分離,但是在會計電算化企業中還存在操作員職責權限相對集中,不利于企業內部控制。此外,部分企業在實際經營中,對于內部控制監督不夠重視,企業未設立審計部門,或即使成立了審計部門,但是與其他部門不獨立,或者未充分發揮內部審計職能,導致審計部門形同虛設,甚至難以發揮監督作用。
(二)會計趨于程序化,會計人員淡化內部控制意識
會計電算化企業的會計太過于程序化,使企業內部控制的意義相比手工核算時代較低。電算化系統的應用之后,會計財務人員之間的內部控制沒有之前體現的那么明顯,更多地是電算化系統內部各個模塊之間的相互控制、相互約束。在電算化下,會計人員只需將記賬憑證準確錄入到計算機系統中,經過相關人員核實準確無誤時,計算機就會自動登記各種相關賬簿,其和手工會計年代不一樣,需要有人填記賬憑證,有人填日記賬,有人填明細賬,實現相互制約,內部控制就會體現的比較全面。
(三)會計網絡化、黑客、病毒引發潛在風險
會計信息輸入量較大的大中型企業,其大多通過微機局域網中的客戶機/服務器結構或瀏覽器/服務器結構實現相互通信、資源共享。在網絡極其發達的當代,這給了高端黑客可乘之機,他們通過攻擊企業會計電算化系統,使企業的會計信息失竊。除此之外,企業工作人員在不正規市場買來的U盤等儲存設備也可能被植入了微小型病毒,使企業電算化系統崩潰。會計電算化企業的電算化系統崩潰,結果是可以想象的,有很多憑證、賬簿、報表數據都會丟失,為企業帶來潛在的風險。雖然大部分企業數據有定期備份機制,但仍可能為企業造成不良影響。
四、提高會計電算化企業內部控制的方法
(一)提高電算化系統權限設置,不相容職責相分離
會計電算化系統的權限設置是在系統初始化的時候就完成了,且今后人員的權限只能有系統操作員進行更改。從這個出發點看,在實際工作中應對系統操作員的權利進行監督。除此外之,模塊的操作員權利也很大,顯而易見,會計電算化下操作員的職責權限相對集中,這就給“有心”的人創造了徇私舞弊的機會,形成內部控制風險。為了避免此類現象的發生,企業需要嚴格設置操作權限,確保不相容職責分離,主要包括:第一,貫徹內部牽制制度與不相容職責相分離的原理;第二,制定相應的組織和管理控制措施;第三,做好操作人之間輪番換崗的工作。在此基礎上,企業應建立有效的監督機制,強化內部控制監督。企業內部應當設置獨立于財務部門和其他部門的審計部門,確保其工作的權威性和獨立性。在日常工作中,審計部門應切實實施監督,特別是對內部控制制度制訂情況和執行效果進行監督,關注企業各崗位職責設置及關鍵風險點內部控制情況。
(二)加強會計繼續教育,鞏固內部控制
會計電算化時代,部分企業財務人員僅對自己職責范圍內操作相對熟練,對于財務管理和內部控制相關知識趨于淡忘,甚至認為會計電算化已經進行了互相制約,對內部控制較為忽視。因此,強化會計繼續教育,不斷提高財會人員專業素質勢在必行。企業應針對管理層、財務分管領導、財務人員制訂培訓計劃,強化內部控制知識提升。應結合公司實際,進行內部控制制度設計,提升公司財會人員的素質和專業水平。此外,在財務人員的選擇上,有意見的招聘綜合素質較高的人才,并結合企業內部控制情況,對人才加以后續培訓教育,與時俱進更新知識,強化企業內部控制基礎。
(三)加強電算化系統控制,強化內部控制
加強電算化系統的控制涉及到方方面面,包括數據控制、程序控制、安全控制等等。這里,詳細介紹其中最重要的數據控制和安全控制。在數據控制方面,為了確保企業會計信息和一些報表數據安全且完整,做好數據控制。一是企業可以結合自身業務的特點為所涉及的會計科目做一個統一的編碼,為數據錄入人員設置崗位驗證,確保不相容職務分離;二是為系統多設置一些細節上的控制,比如設置一個電算化系統多次登記賬簿的記錄日志,防治數據被非法和私自修改。在安全控制方面,企業要在會計部門安排計算機系統維護人員和計算機管理人員,做好系統安全維護和病毒防范工作。加強電算化系統控制,還應確保信息溝通和暢通,強化內部控制的信息化控制。企業內部控制制度要有效實施,在電算化基礎上,應進一步在各部門之間建立良好的信息交流和溝通平臺,加強企業不同部門之間的信息交換和協作,確保部門之間信息溝通的暢通。良好的信息溝通不僅能夠幫助各部門之間實現信息的透明,更能幫助企業及時了解外部,把握生產運營風險點,掌握運營狀況,關注內部控制風險點,發現風險并及時解決。
五、結束語
目前會計電算化應用到企業當中已經不能說是一種趨勢了,而是每一個大中型企業甚至小型企業都會選擇的,其不但相對減少了企業人工的成本,而且還簡化了會計部門的工作,使企業的運營效率提高。但是其對企業內部控制的影響也是不可否認的,當下企業要做的就是做好每一個細節,及時處理好每一個問題。而國家財政部應積極的就會計電算化企業修改《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的相關內容,使企業內部控制更完善。
參考資料
[1]胡潔,章旭穎,蔣翠.會計電算化環境下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商業會計,2012(12):118-119.
[2]侯樂鵑.會計電算化對企業內部控制審計的影響及對策[J].財會研究,2011(14):66-67.
[3]張鐵梅.會計電算化下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商業文化月刊,2011(9):290-291.
作者:肖書蘭 單位:成都市電影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財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