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會計電算化下的內部控制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緒論
互聯網的發展給市場經濟帶來了史無前例的機遇和挑戰,會計電算化的應用也使得各行業的財管與會計核算更加精準,避免了許多人為因素的干擾。電算化會計信息系統比手工會計信息系統更加高端復雜,對技術性的要求更高,更有可能產生貪污、盜竊、欺詐、腐敗等行為或者出現無意的差錯。嚴格的內部控制制度是會計電算化信息真實可靠的保證。本文結合會計電算化下的內部控制的相關理論知識和相關參考文獻,分析總結我國會計電算化環境下內部控制的現狀、問題、風險和影響,探討電算化會計信息系統環境下的內部控制建設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以期會計電算化的應用能夠更加適應各行業會計管理工作的要求。
1.會計電算化的概述
廣義的會計電算化包括所有與會計電算化有關的的工作,如開發與應用會計電算化軟件、培養會計電算化人才、規劃會計電算化的宏觀工作、建設和完善會計電算化制度、培育和發展會計電算化軟件市場等。會計電算化是人機結合的系統,由會計從業人員、硬件設施、軟件設施和信息資源等要素構成的,功能完善的會計軟件資源是核心與關鍵的部分。我國的會計會計電算化從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已經經歷了30多年的發展,普及了會計電算化的專業知識,涌現了一批既懂計算機又熟悉財務知識的維護和開發人才,大大地提高了管理效率和經營效益。
2.內部控制的發展歷程
20世紀80年代,我國才開始著手研究內部控制。財政部在2001年~2006年先后頒布了一系列用于指導開展內部控制建設的規范性文件。我國證監會在強制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內部控制信息方面,要么局限于商業銀行、證券公司和保險公司等金融類上市公司,要么局限在招股說明書中披露。就目前的內部控制相關政策中,對于有關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法規性要求,我國至今尚未出臺具有操作性的強制性文件。會計電算化下的內部控制是為了確保經濟數據及其他數據的準確性、完整性和可靠度而制定的一系列制度、手段和技巧,是經濟數據處理質量的基礎保證,也是會計電算化審計的前提。
二、會計電算化系統內部控制的主要內容
為了能夠最大限度的確保數據在進行處理之后所具有的安全性、精確性,務必針對標準來制定和執行更加完善的系統開發、管理和完善的規程,以此來避免舞弊的可能性。電算化會計信息系統的應用控制包括輸入、輸出和處理三大控制板塊確保接觸人員必須是經過授權,以達到權限制衡的效果。會計電算化簡化了傳統會計的內部控制作用,處理系統在自身的工作運行中存在的復雜性的特征,同時加大了進行內部控制過程中的控制風險。
三、會計電算化后的內部控制的環境分析
會計電算化后的主要風險包括原始數據所帶來的風險、操作人員的舞弊風險和會計檔案無紙化和電腦操作無形化帶來的風險。會計電算化對會計檔案管理的要求更高。不僅要保存好相關的紙質數據文件,還要保存、保管好已存儲在電子介質中的各種會計數據和計算機程序。電算化會計信息系統中的內部控制是由人工控制和程序控制共同發揮作用的,電算化會計信息系統的一系列應用程序都包含有內部控制的功能,這些應用程序決定了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如果程序出現失誤或無效,由于會計工作者的依賴性和程序運動的重復性,就可能難以發現這些問題,從而加大了系統在某些部分發生錯誤或違規行為的可能性。步入會計電算化時代后,基于會計電算化的工作自動化、控制的程序化,每一項手續都由計算機按照統一的標準進行自動化處理,這使得會計工作的分工、職責和權限都與手工會計時代大不相同,很大程度上簡化了業務處理程序,會計人員不可以直接參與和控制,一些內部控制措施執行不了,削弱了稽核機制。原始數據的輸入、會計信息的輸出、人機交互處理的控制、計算機系統之間的連接成了內部控制的重點方面。
四、會計電算化下的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企業的內部控制是為了督促遵守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督促維護財產的安全,督促提高信息報告的水準,督促提高經營效率和效果,督促企業實現發展戰略而制定的一系列控制措施。目前,我國會計電算化在企業內部控制中還存在某些不足,具體變現為會計電算化發展不均衡、原始數據處理不規范、對會計電算化的認識不到位、財務人員基本素質的缺乏、軟件自身控制不夠嚴格和內部審計監督缺乏。綜上所述,加強和完善會計信息系統的內部控制,已然成為企業在實施會計工作和在宏觀上進行組織管理的關鍵因素,內部控制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管理和效益。企業應順應歷史發展潮流,不斷完善自身的內部控制制度,才能最大化地品嘗會計電算化的成果,保證企業的資產安全,在企業的經營決策中發揮作用,創造更高的效益。
作者:李詩莉 單位:廣東工業大學華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