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審計影響會計電算化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會計電算化使審計線索發生了改變
審計人員在進行審計工作時,尤為注意審計線索。審計人員要完成對業務的審核,需通過對審計線索的追蹤。而在電算化系統下,審計線索的生成、處理、儲存都在計算機中進行,審計人員無法再直接瀏覽,而需借助電算化系統軟件才能完成對線索的追蹤,這無疑加大了工作的難度。雖然財務部在會計電算化系統的審計線索方面做出過相關規定,要求業務處理過程中的證、賬、表應當打印備份,以便審核。但是實際情況是,財務人員在修改電算化系統中數據文件時可以做到不留痕跡,所以無法保證打印出的紙質線索與計算機中儲存的線索的一致性。
二、審計工作所包含的內容發生了改變
手工會計中,審計內容不僅包括對會計憑證、會計賬簿、會計報表的正確性的審查,還對會計的處理程序進行審核。而在電算化條件下:
(1)機器會按照既定的程序對會計信息進行處理
手工核算時容易出現的記賬錯誤、算賬差錯等問題大大減少。但是,當會計信息系統的既定程序本身存在錯誤、被病毒感染、被黑客入侵、被人為惡意修改等,那么計算機就會按照程序對有關的會計信息按錯誤的方法進行處理。這樣一來,應將審查的重點放在電算化系統的控制功能和處理功能上。
(2)審計對象由計算機操作人員所控制
操作人員完全可以只向審計人員提供其愿意被審查的部分,其他敏感或有嫌疑的內容則可以被人為隱藏。在這種情況下,審計人員就處在了非常不利的位置,無法獲得有效的審計證據,嚴重影響審計工作的進行。
三、會計電算化對審計人員技能的影響
傳統手工會計條件下,審計人員需具備一定的會計與審計知識。審計人員依靠原有的專業知識和經驗來對審計對象作出專業判斷進而開展審計工作。在實行電算化以后,會計信息系統的環境與傳統手工會計的系統相比更加復雜,電算化帶來了更加復雜、數量更加龐大的審計對象。先進的軟件需要由人來操作,先進的技術需要由人來掌握。隨著電算化的普及,審計人員有了更高的要求,僅依靠原有的財會知識與原來的審計經驗已無法適應新時期的變化。當代的高素質審計人員不僅需要扎實的財會基礎,還需要一定的計算機方面的知識與技能。只有這樣的復合型人才,才能了解電算化的特點以及它所帶來的對審計的內控、線索、內容的影響,符合新形勢下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
四、會計電算化對審計準則的影響
所謂審計準則,是指在規范審計人員在執行審計業務,獲取審計證據,形成審計結論,出具審計報告的專業標準。由于電算化之前的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會計工作都是由手工完成,所以我國有一套相對完善的審計準則。通過這套審計準則來對審計線索、審計內容、審計方法、審計報告等方面做出指導,對審計工作有著規范的作用。在實行電算化后,雖未改變審計的本質目標,但審計的具體各項環節都或多或少發生了的改變。這時,傳統手工會計系統中的審計標準和準則中有些內容已不適合在電算化系統中繼續使用。這就要求有關部門適時出臺最新的審計準則以便能夠指導當今電算化條件下的審計工作。從全球的角度看,電算化是會計發展的必然趨勢,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我國的審計主管部門也需要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牢牢把握國家的既定方針,在制定審計準則的時候,與國際接軌,向國際準則看齊。六、會計電算化對審計方法的影響審計人員對審計方法的選擇直接影響著審計工作質量。審計人員選擇合理有效的審計方法不但可以節省大量的人力物力,還是出具客觀公正審計報告的有力依據。現今的審計工作中,計算機系統的正確性決定著輸出信息的正確性。越來越多的審計人員將工作的重點放在了對系統可靠性的測試上。現代的審計技術已不僅對財會知識的運用,還包括信息技術的運用,依靠專門的審計軟件測試系統運行是否穩定和輸出結果是否正確。系統的正常運行是業務正常處理的必要保證。
作者:王靜 段茹 單位:山東建筑大學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