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會計電算化》課程改革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為了進一步適應以職業能力為核心,以工作崗位為導向,培養綜合素質與能力良好的復合型人才的多元化需求,大多數高職院校開始積極探索會計電算化專業,建立了完善的“課-崗-證-賽”四維融合課程體系,其不僅有利于轉變教育理念,還能夠進一步促使課程內容與教師思想約束相分離,從而培養出優秀的、符合企業需求的高素質、高能力人才。據此,本文主要對“課-崗-證-賽”四維融合的《會計電算化》課程改革進行了深入探究。
關鍵詞:課崗證賽;四維融合;《會計電算化》;課程改革
一、《會計電算化》課程的“課-崗-證-賽”分析
(一)崗位分析
企業運營商品的購置、銷售、存儲與管理是企業經營規模、資金運營、經濟效益考核的主要標準。因此,在企業現代化管理水平不斷提高的形勢下,企業開始進一步強化對商業購置、銷售、存儲等各種業務的多元化管理,傳統以財務為主的會計電算化崗位也發生了一定的變化,不僅包括既有的會計主管、出納、總賬、工資與成本費用、往來會計、稽核、財務會計報告編制、會計電算化、審核記賬、數據分析等,還增添了采購、銷售和存貨核算等會計電算化崗位。
(二)課程內容
隨著企業會計崗位的變化,職業也隨之做了適當調整,想要全面符合新會計崗位在電算化知識與能力上的多樣性要求,以及崗位變化需求,《會計電算化》課程教學內容也需要進行合理調整,從而既有的以財務為主,轉變成財務業務一體化。其中,會計主管的教學內容為系統管理、報表管理、審核、記賬和結賬;往來會計的教學內容為應收與應付系統管理系統;銷售崗位的教學內容為銷售管理系統;采購崗位的教學內容為采購管理系統;工資和成本費用的教學內容為薪資與存貨核算系統;倉庫崗位的教學內容為庫存管理系統;出納的教學內容為固定資產與出納管理;會計人員的教學內容為憑證處理。
(三)證書分析
與電算化相關的證書是全國信息化工程師ERP應用資格證書,高職學生主要考初級和應用級,初級主要考核財務能力操作;需要掌握一般的財務會計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熟悉并能正確執行有關的財經方針、政策和財務會計法規、制度;能擔負一個方面或某個重要崗位的財務會計工作。應用級主要考核供應鏈能力操作,切實解決企業采購、銷售、庫存等相關問題。
(四)比賽分析
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學生參加的技能比賽主要有由用友新道公司舉辦的“用友杯”會計技能比賽及省高教廳每年舉辦的會計技能比賽暨全國選撥賽。尤其后者,由于是省高教廳舉辦,規格比較高,省內各高職院校都高度重視,每年比賽競爭尤為激烈。因此,需要在原有的會計電算化教材中,適當加入與技能比賽相關的知識點、重點、難點。
二、“課-崗-證-賽”四維融合的《會計電算化》課程改革
(一)課崗融合
伴隨著企業實現信息化發展,會計崗位對從業人員的電算化水平要求不斷提高。通過對崗位需求進行詳細分析,出納崗位要求從業人員必須具備良好的收付核算能力與日記賬處理能力、報表編制與分析能力等等。就崗位人才的職業能力與素質要求,進一步確定《會計電算化》課程的培養目標,即對相關概念與原理深入了解,并熟練掌握基本流程與管理制度,以及核算軟件基礎知識與典型軟件功能的操作要求,以便于利用軟件完成工作任務,充分展現自身的電算化操作技能;培養良好的自主學習行為習慣與職業素養,形成良好的規范意識與法制觀念。為了實現課程教學目標,課程還應建立健全的系統管理、應用平臺、報表管理等各種基本項目。在明確教學內容后,進一步詳細劃分規劃課程教學過程與方式方法。其一,做好教學準備工作,以學生基礎、計算機操作水平、個性差異等為前提,進行摸底考試,據此劃分小組,展開分層式教學。在財務會計電算化實訓室內,進行《會計電算化》課程教學,利用財務軟件作為載體,以校企合作模式引進企業的經濟業務作為實例,按照從淺到深的順序進行教學。在教學時,課堂利用加分制度,注重學生課堂表現,表現良好的學生適當加分,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確保學生可以全過程參與教學。另外,將合作企業的經濟業務綜合,學生扮演角色,完成具體任務,以鍛煉學生的綜合技能,確保學生熟練掌握ERP應用技術的操作技巧,充分具備會計電算化操作技能,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與崗位適應能力,以此有機融合課程與崗位。
(二)課證融合
目前,《會計電算化》課程已經可以與ERP應用資格證書考試之間相融合。ERP應用資格證書考試主要是以財務軟件作為載體,內容涉及系統管理、應用平臺、報表管理、固定資產管理等等。證書考試實操內容相同,方式方法與技巧也可以相互貫通。其中,《會計電算化》課程嚴格按照職業資格考試標準設計教學內容,在此基礎上,還可以進一步優化與完善課程考試方案,即課程考核與ERP應用資格證書之間相互對接,將證書考試作為課程考核標準,這樣一來,不僅可以督促學生完成課程考核,還能夠獲得資格證書。與此同時,通過ERP資格證書考試的學生,在相關課程中可以直接不再參加考試。從而提高學生的課程學習積極性,證書考試主動性,進而實現課程與證書考試之間的有機融合。
(三)課賽融合
當前,《會計電算化》課程主要與全國大學生會計信息化技能比賽、全國職業院校會計技能比賽項目相銜接。其中,全國職業院校會計技能比賽則主要包含手工會計處理技能與會計信息化處理技能,其中,后者包含財務鏈與供應鏈兩部分。同時,《會計電算化》課程教學設計在很大程度上吸收了比賽的相關內容和要求,可以為兩項競賽項目提供完善的服務。如此一來,學生在比賽項目中可以獲取更好的成績,而且還能夠在課程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引領模范作用。在設計課程考核獲得相應的學分,并根據教學管理制度,進一步認定相應成績。
(四)證賽融合
其中,全國大學生會計信息化技能大賽的組織單位明確規定,只要是參加比賽的學生,以自愿原則為前提,便可以通過申請,獲得ERP應用資格證書。這樣一來,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獲得職業資格證書的幾率,還能夠激發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與興趣。參加全國大學生會計信息化技能大賽或者職業院校會計技能比賽,既能夠幫助學生進一步熟悉基礎理論知識,又能夠提高相關證書的通過幾率,促使學生的專業技能與素質得到有效提升。通過證書考試的學生,還可以為參與技能比賽提供有利幫助。
三、結語
綜上所述,“課-崗-證-賽”四維融合對《會計電算化》課程進行優化改革,需要堅持以崗位能力培養作為核心,從根本上對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加以完善,將獲取會計相關證書作為具體目標,并充分發揮職業院校會計技能比賽等形式,加強自身訓練,并不斷更新教學內容,以此實現課程學習與工作崗位之間的有機銜接,為學生就業奠定堅實的基礎,滿足市場與企業的多元化人才需求。
參考文獻:
[1]張亞枝,李玉紅.基于"崗課證賽融合"的高職會計電算化專業課程設置優化研究[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5(5):204-205.
[2]亓文會.《會計電算化》“課崗證賽”深度融合的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3(28):173-173.
[3]胡菁菁.高職院校課崗證賽融合研究與實踐——以《會計電算化》課程為例[J].商情,2015(4):260-261.
作者:柯耀明 單位:茂名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