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農機工程科技創新策略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從我國的當前情況來看,農業生產效率的全面提升離不開農機的產生和發展,對于促進農業現代化和有效控制成本也有著很大的影響。堅持創新農機科技,一定程度上也會促進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對如何提高農機科技創新水平進行研究,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必由之路。
關鍵詞:科技創新;農機工程;農業現代化
引言
對一個國家來說,農業機械化是發展農業現代化的基本內容,同時也是應用和推廣農業科技的重要組成。農機產業的科技水平決定了農業生產的成本,科技水平越高,生產成本就越低。此外,農業科技創新對于大幅度提高勞動效率、土地產出率也有很大的影響,有利于進一步提升我國農業的生產效率和農業產業的綜合水平。
1發展現狀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農機科技,就是把科學技術和農機產業有機結合在一起的技術和手段,從而達到滿足生產需求提高生產效率的效果。將科學技術應用到勞動生產,是人們維持自身發展的必然要求,讓人們的生活更加便利和快捷。
1.1各方支持匱乏
我國目前的農機科技水平日益提高,農機科研成果也較為豐碩,然而相當一部分成果都沒有結合農機產業,因此在經濟收益和社會效益方面的實際意義也不太明顯。另一方面我國重點發展生物科技,因此農機工程的發展相對落后。此外人力、物力支持也相對匱乏,應當重視農機科技的發展,積極培養引進相關人才。
1.2技術相對落后
我國當前有關農機工程的科技研究和應用成果都比較滯后,雖然有關農機工程的基礎性建設已得到重視,然而從結果來看,成效依然不夠顯著。究其本質,農業機械化水平和農產品加工技術發展不平衡。農業機械化水平在不斷提高,農產品加工技術還尚未發展成熟,農產品的運輸條件也比較落后,滯銷現象常有發生,這對農產品相關產業的市場行情造成了一些影響,尤其是農村地區影響更大。此外,在工業化水平高度發達的今天,土壤水源等影響農作物的重要因素也產生著不利變化,這對農作物的生長是極其不利的,因此農機工程發展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
1.3人才培養方案不夠完善
目前我國的農機工程發展還不成熟,仍缺乏技術人才,現代農業的發展需求不能得到滿足。而且農機工程本身就需要較強的綜合知識,并與生物、機械等學科都聯系密切,因此對農機產業工作者要求更嚴格。一般而言,農機工程行業待遇普遍較低,更降低了對技術人才的吸引力。優秀人才的長期匱乏,不利于農機工程的科技創新。
2創新策略
2.1制定農業現代化方案
一般而言,農機工程的發展對于提高農業生產力是至關重要的,農業的生產效率和科學發展水平是息息相關的,所以加快推進農機科技創新刻不容緩。一方面政府部門需要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對農機工程的科技發展規定方向,大力優化資源配置,聯合生物學和機械工程來促進農機科技創新,有效推進農業現代化的發展進程。另一方面,還需要建立規范化的研究制度,從而有效開發新技術和農業現代化產業管理系統。
2.2優化當前評價系統
當前我國技術發展不平衡的問題也相當嚴重,一味強調生物技術的大力創新,卻忽視了農機工程的研究進程。育種和種植工藝固然重要,農業產業的相關基礎性設施也不能落下。長此以往,基礎設施將遠遠落后于生物技術,很難繼續滿足農業經濟的發展要求。政府部門需要對農機工程的技術創新給予人力物力的支持,確保相關科研項目資金充足人員到位。此外,當前農機科研成果的評價系統也應當進行適當改進和完善,結合農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增大農機工程的實際應用效果,進一步提升現代化農機工程科技創新水平。
2.3培養優秀人才
人力資源對于任何企事業單位的發展都是至關重要的,農機工程也不例外,培養優秀技術性人才對有效促進科技創新也有良好的推動作用。目前來看,我國農機工程相關學科教育力度不夠強,很多人不了解這一學科也就不會從事相關產業。通過在重點高校開設農機工程相關課程,普及農業現代化的教育知識,分析當前農業生產發展現狀以及相關人才的需求特點,引導學生進行相關專業訓練,從而為社會提供更高水平的農機工程人才。與那些先進國家相比,我國的農機工程教育剛剛起步,相關專業人才的培養方案也不是很完善,因此國家的扶持也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可以采用校企合作,將儲備人才與對口企業直接對接,并且定期安排部分核心技術專家到學校進行講座等學術交流,從而實現資源共享、利益雙贏。綜合來看,農機工程的高水平發展,對提高農業生產力至關重要。我國當前的農機工程發展現狀和研究進程都較為滯后,人才評價系統也需要進行優化,完善農業現代化產業管理制度,盡快制定有效地人才培養方案,能有效促進農機工程科技創新。
參考文獻:
[1]姚天宇.拓寬農機工程科技創新路徑全面提升農業資源使用效率[J].吉林農業,2016(18):71.
[2]楊旭含.芻議農機工程科技創新策略[J].健康周刊,2017(27).
[3]邢湘琴,郭春華.芻議農機工程科技創新策略[J].農民致富之友,2016(23):118.
[4]郭春華.農機工程科技創新策略探討[J].農業與技術,2016(23):60.(03)
作者:劉延民 賈洪偉 單位:五大連池市農業機械化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