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職會計專業教學改革與實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國民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越來越多的企業對會計從業人員的專業能力提出了新的發展要求,高職院校如何在基于會計從業能力框架的基礎上開展會計專業教學改革與實踐工作,持續為市場輸出更多高質量高水平的會計從業人員成為教育工作者需要關注的重點問題之一。本文從當前高職院校的會計從業能力框架構建存在的問題出發,探討了基于會計從業能力框架的基礎上開展會計專業教學改革與實踐工作的具體策略,希望能夠提升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學生的會計從業能力,從而推動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教學改革工作的有效開展。
關鍵詞:會計從業能力框架;高職會計專業;教學改革與實踐
一、當前高職院校的會計從業能力框架構建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對會計從業能力框架構建的深入性研究
我國會計從業能力框架研究工作起步較晚,且大部分的研究成果源自于國外,使得會計從業能力框架研究在實際應用層面存在一定的缺陷,制約了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教學改革工作的發展。雖然,越來越多的高職院校已經意識到了這方面的問題,但是由于會計從業能力框架研究的缺陷,使得高職院校的會計專業教學方案存在缺乏科學性,無法有效的培養學生的會計專業能力。
(二)高職院校的會計專業人才培養工作缺乏合理性以及科學性
眾所周知,會計從業人員的專業能力將直接的影響到他們的工作質量,但是由于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教學工作在開展過程中存在重會計理論知識輕會計實踐教學的問題,使得學生在日常的會計專業知識以及技能的學習過程中無法充分的利用好會計實踐活動來完善自身的會計理論知識框架。這種方式所培養出來的學生操作能力普遍較差,難以準確的把握好會計事物的本質,不僅無法有效的培養學生的會計核心素養,還不利于我國人力資源的有效發展。
(三)會計準入資格缺乏實踐性
會計職業資格考試的取消使人們將初級會計資格視為會計行業的從業資格,但是無論是會計職業資格考試還是初級會計資格考試都是通過考試的方式來獲取會計準入資格。雖然借助于考試的形式能夠較為客觀的評估學生對于會計專業知識以及技能的掌握情況,但是卻難以充分的展現出學生的會計實踐能力。這種純理論的準入資格考試不僅無法推動會計從業能力框架構建,還不利于會計行業的有序發展。
二、基于會計從業能力框架的會計專業教學改革與實踐工作的具體策略
(一)結合會計從業市場需求重新調整會計專業教學目標
首先,高職院校應當定期開展會計從業市場人力資源需求調研工作,因為經濟發展進入了新常態階段,企業對于會計從業人員的專業技能以及綜合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為此,高職院校應當結合會計從業市場人力資源需求重新調整《初、中級會計電算化》、《會計報表分析》以及《初、中級會計手工核算》等相關課程的教學目標,構建符合時代要求的會計專業教學課程體系,在日常的教學工作當中幫助學生數量完整的會計專業知識體系。其次,高職院校還應當注重會計專業學生基本知識的培養,所謂的基本知識的培養主要涉及到《計算機基礎》、《思想政治》以及《會計專業英語》等,信息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使得大量的會計管理工作已經由傳統的手工或者是半信息化朝著大數據信息化的方向發展,這就意味著會計專業學生不僅僅需要掌握扎實的會計專業知識及技能,還需要學會如何將會計專業知識以數據信息化的形式呈現。最后,高職院校需要提升會計專業教學實踐課程的教學時間比重,提增長《納稅籌劃》、《ERP沙盤》以及《審計實務》等實踐性較強的課程的教學時間。以《納稅籌劃》的教學為例,近年來我國各項減稅降費優惠政策不斷推出,為了能夠引導學生學會準確的應用《納稅籌劃》,高職院校通過不定期的舉辦納稅籌劃方案活動來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為了準確的評估學生的學習情況,高職院校應當修改《納稅籌劃》、《ERP沙盤》以及《審計實務》這類課程的考試方式,以實踐應用來作為考核標準。
(二)結合會計從業工作需要重新調整會計專業課程體系
首先,高職院校需要打破傳統的會計專業課程體系的結構框架,結合會計從業工作需要重新調整會計專業課程體系,為了確保新國家的會計專業課程體系的合理性,高職院校需要對會計從業市場進行充分調研,全面分析企業對會計從業人員的要求以及工作崗位職責的設置,從而確定會計從業人才培養的目標。與此同時,高職院校還應當結合會計從業人員的要求以及工作崗位職責的設置來構建相應的學習領域,確保每一門會計專業課程都能夠有對應的學習領域,從而構建一套系統化的人才培養方案。其次,在日常的會計專業教學工作的開展過程中,教師應當始終堅持以工作為教學工作的開展導向,積極使用“六步教學法”來實現會計專業課程的有效組織實施,確保學生能夠在學習理論化的會計專業知識時與工作實現有機的融合。以《初級會計手工核算》的教學為例,高職院校需要對企業的會計管理工作進行充分的分析、論證,并在此基礎上結合《初級會計資格》中《經濟法》的考試大綱來編制教學任務工單,確保每一個教學任務工單能夠按照“六步教學法”的要求來進行有效實施。最后,高職院校應當將實踐性教學的工作質量作為評價會計專業教學改革與實踐工作成效的標準,在日常的教學活動的開展過程中通過課堂項目實踐等形式來實現實踐與理論知識結合。以《經濟法》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采取案例教學法的形式來要求學生結合《經濟法》中的知識點進行分析,從而鞏固學生的會計專業知識。
結語
綜上所述,為了實現高職會計專業教學改革與實踐工作開展目標,高職院校應當從結合會計從業市場需求重新調整會計專業教學目標以及結合會計從業工作需要重新調整會計專業課程體系方面入手,積極開展會計專業教學改革與實踐工作。
參考文獻:
[1]李蕓達,陳國平,范麗紅,費金華.現代職業教育背景下會計技能教學改革與創新[J].會計研究,2015.
[2]高峰.基于會計從業能力框架的高職會計專業教學改革與實踐[J].當代職業教育,2015.
[3]姜旭.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高職會計專業課程設置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5.
作者:安佰潤 單位:日照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