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開放教育下包裝設計教學改革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包裝設計》是藝術設計類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課程,從《包裝設計》課程的教學目標來看,廣播電視大學的開放教育與普通高校的全日制教育是一致的,都要求學生了解及掌握《包裝設計》理論知識,最終使學生具備包裝設計方面的設計表達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但實際上,我們經常會看到普通高校藝術設計類專業學生的包裝設計作品展覽,也常會看到他們參加各種包裝設計比賽并獲獎,而我們很少看到開放教育藝術設計類專業學生的包裝設計作品展覽,參加包裝設計比賽的學生就更加少之又少了。這究竟是哪里出了問題?一樣的教學目標怎么會出現不一樣的結果?
一、目前開放教育《包裝設計》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教學目標相同但最終結果產生差異,那一定是教學過程出了問題。
(一)課程資源較為完善,但不夠精細,利用率不高
廣播電視大學開放教育《包裝設計》課程的教學資源相對來講(相對于普通高校全日制教育)較為豐富、完善,教學資源包括文字教材、錄像教材和CAI課件等。目前文字教材最新版的是2012年12月由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包裝設計》,該教材主編:門小勇,副主編:杜偉,這本教材從結構和內容上較為符合電大開放教育特點,教材中的圖例、包裝材料、設計流程、印刷工藝等與時代聯系緊密。但錄像教材對知識點的覆蓋面不是很廣,講解的針對性不強,難以抓住學生的興趣;CAI課件的利用率就更低了,有的老師甚至都沒有用過,更何況學生。
(二)缺乏實際操作環節及能力廣播電視大學開放教育
《包裝設計》課程的考核要求是:形成性考核(形成性考核主要是考核學生的實際操作和運用能力)占總成績的60%,終結性考核(針對基礎知識的紙筆考試)占總成績的40%。表面上看,開放教育《包裝設計》課程的考核要求非常符合該課程特點,按理說在這樣的考核要求下,開放教育的學生在課程結束時是會設計制作出幾個包裝作品來,但實際上實操性的形成性考核多被由基礎知識組成的形成性考核冊所替代,沒有達到實質的形成性考核要求。這樣就造成了開放教育學生最終沒能將知識轉化為成果。
(三)面授輔導環節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
面授輔導是廣播電視大學開放教育的重要助學方式之一。由于采用開放和遠程教學手段,因此面授輔導是開放教育學生接觸老師、獲得疑難解答、指導學生實操的重要途徑。這也是開放教育《包裝設計》課程教學大綱的要求。但實際教學中,面授輔導往往由于學生到課率低而被取消,即使是能夠進行面授輔導,其輔導內容要么是照本宣科的講解理論知識,要么是“劃重點”,為終結性考核做準備。面授輔導能夠進行疑難解答的實屬不易,能夠指導學生進行實操的更是少之又少。
(四)學生自主學習教學環節形同虛設
自主學習、學導互助是廣播電視大學的開放教育學生獲得知識的主要途徑。為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雖然在文字教材、錄像教材、CAI課件的設計上都充分考慮本專業學生及開放教育的特點,但由于沒有具體細化的小單元的學習任務,以及學生長久以來沒有培養起自主學習的能力,再加之有時教師未能及時督促、有效引導學生完成自主學習,最終造成學生自主學習教學環節形同虛設。
二、從翻轉課堂教學中得到的教學改革啟示
翻轉課堂的概念最早是在2000年由美國學者Maureen-Lage、GlennPlatt和MichaelTreglia在論文“InvertingtheClassroom:AGatewaytoCreatinganInclusiveLearningEnvi-ronment”中提出的。翻轉課堂是將傳統的課上教師講授知識、課下學生完成作業的教學模式進行翻轉、顛倒,教師將事先錄制好的針對某一教學單元的教學視頻以及其他教學資源提供給學生,學生在課下通過觀看和學習教學視頻及其他教學資源完成學習任務,在課堂上教師作為導師的身份引導、協助學生完成作業,也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學習討論和探究問題,教師還可以在課上答疑或是對學生做個別化的輔導。翻轉課堂的優點及啟示在于:首先,從教學資源上講,以短小精悍的視頻為主的教學資源是翻轉課堂的顯著特征。大多數教學視頻的時長在10分鐘左右,這非常符合人類“黃金”注意力的時間;每一個教學視頻都針對一個特定的知識點或內容,針對性強,目的明確;教學視頻具有暫停、播放功能,可以隨意控制,學生在學習時不受時間和播放次數的限制,教學視頻的優點還在于便于學生長期復習。其次,教師和學生的角色轉換更加突出教學效果。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的教師不再是一味地知識的傳授者,更為主要的是做好知識與學生、知識與實踐的契合;學生也不再是講臺下知識的被動接受者,學生變成了教學活動的主導、中心,知識、教師、教學等等都圍繞著學生進行。第三,翻轉課堂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了重構。學生在課下進行新知識的學習,在課上通過作業、實驗、實踐、相互討論、個別化輔導等形式促進知識的吸納和鞏固,這樣做還會提高知識的價值,使知識與生活、生產、實踐相互促進。第四教學反饋及時、高效、便捷。學生的學習效果如何可以通過教學資源中的若干問題進行驗證,如果發現教學資源中的問題還是沒有弄明白,學生可以馬上再次觀看學習視頻,直到弄明白為止;學生也可以將無法弄明白的問題在線請教師解答,這樣教師一方面掌握了學生的問題所在,可以在課上對學生進行個別化的輔導,另一方面教師也得到的教學視頻及資源的反饋,有利于今后不斷完善相關資源。
三、開放教育《包裝設計》課程的教學改革思路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與開放教育的教學模式在很多方面存在著共同點,例如:教學視頻、課堂答疑和小組討論、教師作為學生的引導者等,但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卻產生了差異,翻轉課堂教學中的優點或者說做得好的方面給了我們開放教育教學改革的諸多啟示,下面,我就結合翻轉課堂談談開放教育《包裝設計》課程的教學改革思路。
(一)優化、細化教學視頻資源
現有的開放教育《包裝設計》課程的教學視頻存在兩方面突出問題,一是覆蓋面不夠廣,二是針對性不強。今后要著力制作一批短小精悍的針對性強的成系統的教學視頻(微課程)。翻轉課堂就是將課上需要講授的知識做成短小精悍的針對性強的視頻放在課下供學生學習,這就使得教學視頻變得異常重要,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教學視頻資源的制作是翻轉課堂教學實施的關鍵所在。當然,要想制作精品的教學視頻資源單靠一人之力很難完成,建議學校組建一支專業性強的教學視頻制作團隊,協助教師完成教學視頻資源的制作。并且依據教學反饋的情況對教學視頻資源及時地進行修改、完善,做到與時俱進和精益求精。
(二)將集中的面授輔導具體化、單元化
現行的集中面授輔導是在特定的一段時間內(一般為學期末)組織學生連續地參加三到五次面授課。這樣的面授輔導不僅無法引起學生持久學習的動力和興趣,而且由于學生缺乏前期的知識鋪墊,面授輔導只能流于形式,毫無實際意義。面授輔導的次數應該根據開放教育《包裝設計》課程來確定,每一次面授輔導就是一個相對獨立的教學單元,結合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教師把每一個教學單元的講授內容提前制作成教學視頻,連同其他教學資源在課前提供給學生學習,面授輔導時教師主要是協助學生完成實體的包裝結構設計,或是包裝設計的策劃、定位,亦或是制作最終的包裝設計作品等等。這樣的面授輔導就變得具體化了,而且可操作性強,一環緊扣一環,直至完成包裝的設計作品,最終達到開放教育《包裝設計》課程的教學目標。
(三)注重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
《包裝設計》課程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實踐性和應用性,本課程的終極目標是要求學生完成包裝設計作品。開放教育《包裝設計》課程中除了第一章(包裝設計概述)和第二章(包裝的形態與功能)內容偏重理論外,其余章節都是實際操作為主的,例如:包裝的結構設計、包裝材料的設計、包裝設計的策劃與定位、包裝的外觀視覺設計等等,因此,《包裝設計》課程要特別注重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包裝設計》課程較適合將傳授知識環節放在課下(學生自學為主),教師多利用面授輔導的時間指導學生完成實操訓練,以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
(四)自主學習單元化
自主學習不能過于“自主”,放任不管,沒有教學管理學生很難完全靠自主學習最終完成學習任務。結合翻轉課堂的做法,首先,開放教育的自主學習應該做好規劃、分割,將自主學習根據開放教育《包裝設計》課程的內容分成若干單元的學習任務,其次,加強對自主學習的管理,定期對學生自主學習的效果予以關注,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或者將自主學習與面授輔導相結合,若干個自主學習任務完成后緊跟一個相應的面授輔導,將自主學習的體會、收獲分享給其他同學,也可將自主學習中遇到的問題、疑惑放在課上共同解決,最好將自主學習到的知識在課上與實操訓練相結合,學以致用。
作者:蔚東巍 單位:內蒙古廣播電視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