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開放教育免修免考管理工作現狀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免修免考是開放教育靈活性和開放性的體現,免修免考工作分為兩類:開放教育課程的免修免考和教育部網絡教育部分公共基礎課全國統一考試的免考。目前免修免考管理已經具備了完整的管理流程和完善的制度規定,但管理過程中依然存在一些缺陷。這些缺陷一方面影響管理人員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影響學生參加開放教育學習的積極性。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從規范支持服務、加強系統性管理、制度安排調整上展開,以構建更加通暢的轉換渠道,建立終身學習體系。
關鍵詞:免修免考;開放教育;網絡統考
一、開放教育免修免考的常規操作
開放教育的免修免考管理工作分為開放教育課程的免修免考和教育部網絡教育部分公共基礎課全國統一考試(以下簡稱網絡統考)的免考。網絡統考是教育部組織的網絡高等學歷教育和中央電大的開放教育部分公共基礎課的全國統一測試。網絡統考合格是教育部高等教育學歷證書電子注冊資格的條件之一。開放教育的兩類免修免考的辦理是可以同時進行的。各學院、學習中心在新生入學教育階段,將有關免修免考、網絡統考免考的條件和程序向學生作介紹。滿足條件的學生向所在學習中心提出申請,填寫免修免考審核表并簽字,提交相關證明材料。學習中心應對學生提出的申請材料齊全性、真實性等進行初審,填寫免修免考申請審核表初審意見、簽字蓋章,將紙質材料報所在分學院。所在分學院按照免修免考現有的規定進行審核后,填寫免修免考申請審核表所在分學院意見、簽字蓋章,錄入教務平臺免修免考模塊,將紙質材料和電子版材料報省校。省校審核教務系統數據及紙質材料并蓋章存檔,將數據上傳到總部,總部做終審及上報統考網。待反饋后,部分網絡統考的免修免考數據再由省校上傳到統考網。
二、開放教育免修免考工作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1.對制度的了解不及時、不充分,工作人員工作量加大。根據開放教育的辦學模式,免修免考工作的管理方式是通過教學中心、分校、省校、總部四級審核、匯總、上報進行的,由于涉及各種證書變化和教育部門相關規定調整的影響,免修免考工作幾乎每學期都有補充文件和相關通知,隨著文件增多,在層層傳遞和落實的過程中,容易出現接收文件內容遺漏或者不周全的情況。同時管理人員在辦理免修免考流程時需要翻閱很多文件,頻繁地向學生解釋每學期的新變化,容易造成工作人員的管理負擔,管理條例性差,降低管理效率。2.提交上報的材料不規范。各學院、學習中心上報免修免考材料的時間通常都安排在學期初,而學期初教師同時忙于招生、選課、辦理學籍異動、畢業審核等工作,偶爾會出現免修免考材料未按照要求上交等情況,上下級因此又重新開展反饋溝通指導、修改上報,這種重復性的工作不但耽誤工作時間,也會影響其他工作進度。3.免修免考工作安排缺少系統性安排。從教學安排的角度出發,處于第一學期和最后一學期的學生是不安排免修免考的,余下的四個學期按照相關政策準備材料。而管理過程中偶爾會出現學生在最后一學期發現缺少一門課程學分才能達到畢業要求的情況,這種情況會直接影響畢業進度,延長學生拿到畢業證的時間。4.免修免考管理過程中存在重復性工作。省校層面做復審、申報材料存檔、上報免修免考數據到總部平臺及統考網。總部接收到免修免考數據后進行終審并轉入到成績庫,網絡統考上報統考網,將免修免考結果反饋到省校,反饋結果包括開放課程免修免考反饋和統考網免考信息反饋。管理人員對于網絡統考信息上傳失敗的情況需要省校根據反饋的具體失敗原因做修改后自行傳至統考網。對免考原因為“非英語專業,獲得全國公共英語等級考試PETS三級或以上級別證書”的考生,省校需要按照學生證書填充詳細PETS證書信息后,自行上傳到統考網。由此,需要做兩次整理上報的工作。5.證明材料有效期的設定嚴格。當前對免修免考的證明材料中的部分證書有年限要求,如參加開放教育考試取得的單科結業證書有效期是八年,參加自考取得的單科結業證書有效期是六年,國家外語四級及以上證書要求是2006年1月1日前,已獲得國民教育系列各類高等學校研究生、本科、專科以上學歷,并參加開放教育第二專業學習者,其原所學某門課程成績的有效期是六年。取得證書年限不能代表學生知識掌握程度或能力的水平,只會限制部分學生的學習熱情。6.免修免考學分費用問題。按照現行規定,需要做免修免考的課程,管理人員首先要完成在教務平臺的選課操作,后續做免修免考填報數據時才能找到對應的課程記錄,在最后一學期使用教務平臺做畢業審核時,學生學分才會達到畢業標準。開放教育的學費收取是按照學生的專業規則上的學分開展的,所以免修免考的課程學分是不免學費的。從學生的角度來看,課程沒有參加卻要收取學費是不合理的,學生向學校咨詢時也會造成服務人員的工作負擔。7.免修免考與開放教育本科生取得學位的管理標準之間的不協調。開放教育本科畢業生申請本科學位的學分標準是統設必修課的平均分達到75分,而免修免考管理制度規定免修免考的課程按照成績是否合格進行錄入。所以申請開放教育課程免修免考的本科層次學生,在畢業時一定會因免修免考的統設必修課的成績而影響平均分,進而影響學生同時獲得畢業證與學位證的難度。
三、免修免考管理工作的思考
各學院、學習中心應該重視免修免考工作,提供更加便捷管理流程,安排專人辦理,從教學流程的角度系統開展免修免考管理工作,及時提醒學生辦理免修免考的關鍵時間節點,了解相關政策的最新規定并做好宣傳,向學生傳達和落實,根據學生個人情況和學業技能,有針對性地輔導學生開展申請。對收取的證書文件等證明材料進行核實、整理并按照免修免考管理制度要求按時上報規范的免修免考材料,在收到上級免修免考審核的反饋后及時通知學生考核結果。1.證書等證明材料有效期應適當調整。學校可以采用證書加測驗的方式來考核學生是否滿足開放教育課程專業層次和教學要求的相關規定的標準,以便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形成通暢的人才成長渠道。2.免修免考制度文件的完善。管理人員在做免修免考信息上報時,針對統考網所需的信息,要求省校一次性全面采集全國公共英語等級考試PETS三級或以上級別證書的具體信息,減少后續省校重新填報,減少重復性的工作,提高免修免考工作效率;根據學生實際在開放教育階段修得的學分情況收取學費,管理人員可以采取先按照全部學分收取學費,畢業后返還免修免考開放教育課程學分所占學費的方式展開;調整免修免考的成績錄入方式,避免影響學生平均分數,管理人員可采取排除免修免考課程的學分計入平均分的取值范圍的方式。3.免修免考工作應納入職業技能證書與開放教育課程的相互轉換認證。開放教育的學生多數是已經進入到工作崗位的社會人士,具有多年的職業經驗,有一定的前置學歷和技能證書,這些都是學生所具備知識和能力的證明。目前缺少將職業技能類證書轉化為開放教育課程專業層次和教學要求的相關規定,免修免考管理制度在這方面需要進行補充完善,形成更加通暢的轉換渠道,從而建立全民終身學習的制度環境,助力我國實現建設學國、人力資源強國的長遠目標。
參考文獻:
[1]謝盛勇.教學管理工作手冊[M].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10.
[2]鮑赟力.先前學習成果認定對開放教育教學管理的啟示[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1,10(8):8-10.
作者:姜瀾 單位:國家開放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