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校科研經費管理內部監督探思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我國科技領域的“放管服”改革對高校科研經費管理的內部監督機制的發展和完善提出了新的課題,探索高校對科研活動進行內部監督有效的方式方法,建立完善的內控監督機制,才能確保將國家充分落實自主權的政策落實落地,為廣大科研人員營造更好的科研環境。
[關鍵詞]科技領域;“放管服”;科研經費;內部監督
我國在科技領域推進“放管服”改革,充分尊重科學發展的規律,進一步下放權力,建立以信任為基礎的科技管理體制,從而更大程度激發廣大科研人員的創新創造活力,更好服務于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放管服”改革需要“放”“管”“服”三者有機結合,不能偏廢,忽略任何一個方面都難以達到好的效果。如何在“放管服”背景下做好高校內部的科研經費監督工作是一個全新的課題。
一、內部監督在高校科研經費管理中的作用和意義
完善的內部監督機制在科研經費管理中非常重要。內部監督主要是監督高校的內部單位及其工作人員和科研人員在科研活動全過程中執行國家制定的相關政策法規及高校自己制定的規章制度的情況,同時糾正和懲處違法違規的行為。傳統的內部監督可以達到糾錯和防護的目的,在“放管服”背景下,內部監督預防問題的作用意義更大。針對監督對象的特殊性,需要采取更加靈活多樣的形式來實施監督,如可以用思想溝通、警示教育和信息公開等方式來實現監督的功能。這種發展是適合科技領域推進“放管服”改革需要的,從某一角度來講,對高校科研活動的內部監督應當成為一種指導性和鼓勵性的行為,有助于弘揚科學家精神,形成誠信、公平的環境和機制,而不僅僅只注重傳統的事后懲罰。完善的科研經費內部監督機制是形成充滿活力的中國特色的科技管理和運行機制的組成部分,只有高校和科研院所進一步強化自我約束意識,建立完善的內控監督機制,才能確保將國家充分落實自主權的政策接得住、管得好,為廣大科研人員營造更好的科研環境。
二、內部監督在高校科研經費管理中的現狀和問題
在實際工作中,高校科研經費管理還存在需要改進的空間,特別是如何有效地實施內部監督關系著“放管服”工作能否落實落地,廣大科研人員能否真正感受到政策紅利。目前內部監督普遍存在“過緊”和“過松”的問題。
(一)層層設置審批環節,要求提供各種證明材料
科研經費報銷中層層設置的審批環節,要求提供的各種證明材料造成了事實上的“報銷繁”。這些科研經費管理中的“繁文縟節”阻礙了創新活力,遭到科研人員的詬病。這種監督并不是真正的內部監督,有效的監督是識別科研經費在學校管理中各環節的風險,制定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而不是靠增加審批環節、增加證明材料來防范風險。“放管服”改革中,國家賦予了學校更大的自主權,學校履行主體責任,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制定符合本單位實際的實施細則,才能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為科研人員提供良好的科研環境,流程和材料在制度中明確,辦事人員有據可依,也可避免他們為了免于擔責而對審批程序和證明材料層層加碼。
(二)科研經費全過程管理存在薄弱環節
科研經費管理包括從立項、執行到驗收是環環相扣的全過程的管理,需要學校多個職能部門和二級單位各司其職,又緊密配合。任何一個環節出現漏洞,都有可能帶來風險。科研經費使用把關不嚴,降低了科研經費使用效率,可能出現挪用科研經費的腐敗情況發生,存在被外部監管機構發現后進行處罰的風險,使學校名譽及利益受損。科研經費全過程的管理包括科研管理部門對科研項目的過程管理和監督、財務部門對經費使用的財務監督、學院對科研項目的日常監督以及審計、紀檢監察部門對科研經費的事后監督。這是一個完整的內控系統,但在現實工作中,各部門的職責權限往往劃分不清晰,存在薄弱環節。
(三)對科研經費的日常監管往往流于形式
科研經費的日常監管非常重要,但是缺乏管理的有效手段,導致實際效果不佳,日常監管流于形式。在高校中,學院是科研活動的基層單位,學院應該對本單位科研經費的使用負有日常監督的責任。特別是學院為了解本院人員的學科特點和科研內容,如在外協合同簽訂時,對外協內容的必要性、外協單位的資質能力、價格、與課題組成員有無利益關系等進行審核,保證合同的真實和公允;對差旅費中出差人員與課題組的關系及差旅活動的真實性進行審核;對會議費中會議的地點、規模和標準及會議的真實性進行審核;對勞務費中相關人員的身份和是否參與項目研究進行審核等等。
(四)在監督中尚未充分利用好現代信息技術手段
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打破學校內部的信息孤島現象,實現多部門信息共享,對科研經費使用的大數據進行挖掘和利用,可以大大提高監督的主動性和精準性,避免為了防范一個,制定的措施打擊一片的后果。利用大數據建立科研人員誠信檔案,對信用好的科研人員進一步簡化審批,充分信任,對于存在弄虛作假的個別科研人員,加強審核,避免出現腐敗現象。
三、構建完善的高校科研經費管理內部監督機制的思考
完善的高校科研經費管理內部監督機制是推進科研領域“放管服”改革的保障,只有在運轉有效的內控機制下,高校才能真正沒有顧慮地簡政放權。構建完善的高校科研經費內部監督機制要在充分領會國家對科研領域“放管服”政策的要求基礎上,結合本單位的管理實際,廣泛征求科研人員的意見和建議,不斷在實際工作中進行調整和完善,需主要重視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一)重視科研經費“放管服”的制度建設
根據國家新的政策,梳理現行制度中不合理的部分,在廣泛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制定符合本單位實際的制度。比如對一些難以取得合規票據的野外考察、鄉村調研等活動開展差旅費包干制改革,并根據實際工作中出現的情況,不斷總結、改進,切實解決科研人員的痛點和難點問題。對科研活動中“公務卡”的使用盡量在尊重事實的情況下予以規范,對在科研活動中學生發生了款項支付,但因無法申請辦理“公務卡”的情況明確報銷流程,不讓這些規定去阻礙科研活動的正常開展。
(二)重視單位內控機制的建立、完善
通過進一步梳理科研經費管理的全部流程,明確各環節的風險點,制定有針對性的防控措施,并通過監督確保風險防控措施有效落實,從而達到風險防控的目的。高校的科研管理部門要對科研活動的全過程進行管理;財務部門聚焦于經費執行情況,及時向科研人員提醒執行進度,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嚴格執行財經制度,落實財務監督的職責;學院要重視對科研報銷事項真實性、相關性的審核,做好科研經費的日常監督工作;根據對科研經費管理的歷史經驗,經費使用的事后檢查監督非常有效。
(三)在“放管服”改革中服務要和管理并重
在“放管服”改革中,要實施有效監督,必須先把服務工作做好做實。在遵循科研規律的基礎上,落實“放管服”要求,不斷探索創新科研經費管理方式,將管理融入服務之中,注重簡化流程,減少證明材料。為科研人員配備科研財務助理,幫助他們從經費報銷、填制表格等具體事務中解脫出來,將精力和時間用于科學研究。學院建立低值易耗品登記管理制度,幫助科研人員按規定管好耗材,達到國家科技計劃對實驗材料的管理要求。在招投標方面,科研項目采購急需的設備和耗材時,要縮短采購周期,盡量簡化采購流程。明確適用情況,落實好特事特辦的采購機制,保障科研工作能夠及時開展。為科研人員提供完善的服務,可以大大規避經費使用不規范的情況,使管理和監督工作更有效果。
(四)重視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設,用好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科研“放管服”
改革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高校科研管理部門、財務部門和項目負責人共享的信息平臺,科研管理系統和財務核算系統對接,實現數據融合,努力提高科研經費管理的效率和便利化程度。項目管理和經費管理不再孤立存在,便于科研管理部門對科研項目進行全過程追蹤和管理,財務部門更了解項目的特點,對支出管理更加準確,項目負責人也能更好地把控項目進度和要求,及時按科研活動的實際需要申請預算調整。除此之外,系統中還可利用圖像識別技術,抓取報銷需要填報的信息,實現自動填制報銷單,進一步減輕科研人員負擔。同時在財務系統中接入固定資產管理系統、實驗材料采購平臺、差旅平臺等,實現從業務端一次導入后,報銷系統共享數據,一站式完成報銷手續。初始的業務流最為真實,也不會再有紙質票據遺失的煩惱,保證了科研經費使用的真實性和相關性,使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對數據的分析也更為便利和可靠,因此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設實質上更好地推進了內部監督工作。在科研領域“放管服”背景下,高校必須高度重視,解放思想,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不斷與時俱進,構建完善的高校科研經費管理內部監督機制,推進“放管服”改革,為科研工作創造更好的環境。
參考文獻:
[1]段元媛.高校科研經費管理研究[J].經濟師,2020(8):208-210.
[2]趙偉.關于內部控制視角下醫院科研經費財務管理[J].財會學習,2020(27):44-45.
[3]郭睿.信息化環境下科研事業單位科研經費內部控制與監督[J].科技經濟導刊,2020(28):211-212.
[4]張瑞元.“放管服”下高校科研經費財會監管研究[J].商業會計,2020(24):113-115.
[5]黃立萍.基于內控視角下的高校科研經費財務管理[J].財會學習,2019(19):11-12.
作者:楊樺 單位:武漢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