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商貿文化基礎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課程思政建設要求以立德樹人為本,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協同育人。本文從中國商貿文化基礎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必要性著手,深挖課程思政元素、構建課程育人目標體系、設計學生學習活動實施方案、重構課程考核評價體系等四個方面進行了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實踐探索,以期實現商貿物流專業群的課程思政協同作用,提升課程思政育人功能。
關鍵詞: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實踐探索
國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中提出推行課程思政,實施課堂教學改革,優化課程設置,完善教學設計,梳理專業課程所蘊含的思政元素和思政教育功能,融入課堂教學各環節,實現思想政治教育與知識技能教育相統一。在此背景下,中國商貿文化基礎課程通過課程思政示范課建設,探索實施課程思政,對于專業課程推行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具有重要指導和借鑒意義。
一、中國商貿文化基礎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一)商貿物流專業群復合型人才培養的需要
2021年3月,習近平指出文化認同是最深層次的認同,中國商貿文化基礎課程是商貿物流專業群共享專業基礎課,屬于專業群必修課,課程育人目標是在掌握專業知識的同時,提升文化素養,增強文化認同和文化自信。
(二)進一步提升專業課教師教學能力的需要
專業課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關鍵在于教師,教師既是知識的傳播者,也是價值觀的引領者。一方面,授課教師應結合所授專業課自身特點,收集相關的信息資源、典型案例,提煉出思政教育具體而生動的資料載體。另一方面,教師通過靈活運用案例教學法、任務驅動法、情景教學法等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有效地將思政元素融入到知識傳授中,激發學生對專業課程學習的專注度、熱愛度,有效地將知識傳授和價值引領有機地結合,提升專業課教師的教學能力。
(三)對專業群專業課程拓展和深化學習的需要
專業群生源情況復雜,整體國家通用語言水平參差不齊,閱讀能力欠缺,對專業詞匯的理解不到位、對專業材料所蘊含的主要思想領悟不夠、主動表達的意識和能力欠缺等現實問題,這些因素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對后續專業課程內容的理解掌握、拓展深化,這就要求對專業群公共專業基礎課中國商貿文化基礎進行課程思政教學改革。
二、中國商貿文化基礎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實踐探索
(一)基于學情分析,深挖課程思政元素,形成課程思政元素調研分析報告
按照《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中經濟學類專業課程的“經邦濟世,經世濟民”的培養要求,深入分析商貿物流專業群學生的現實狀況,精準了解學生的現實需求,采用設計問卷或實地訪談等形式赴合作企業開展調研,了解商貿物流專業群畢業生所從事崗位群工作任務及職業能力,分析其中的知識要求、技能要求、職業素養要求,深挖本課程思政元素,形成課程思政元素調研分析報告。
(二)完善課程思政育人教學標準,構建“五育”課程育人目標,形成課程學習目標體系
課程基于“五育并舉”人才培養需要,基于前期調研,確定了包含德育目標、智育目標、體育目標、美育目標和勞育目標的中國商貿文化基礎課程學習目標,如表1所示:
(三)精心設計以學生為中心的活動實施方案,落實課程五育學習目標
課程主要采用“以學生為中心”的積極教學法,旨在引導學生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地學習專業知識和技能知識,通過獨立思考和協作學習,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情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學生通過“傾聽講解、參與活動、思考問題、記錄筆記、討論話題、互幫互學、情感共鳴”達到課程思政的價值引領,課程教學活動設計思路如圖1所示:課程教學環節主要采用興趣導入的方式,春風化雨般融入課程思政元素,引導學生自然接受優秀的商貿文化和文學作品,感悟作品所蘊含的中華民族價值觀、道德標準、思維方式,引起學生情感共鳴,有效激勵學生產生學習內動力,促進本課程知識的理解、掌握、拓展與深化,最終實現專業課程內容和思政內容的有機融合。
(四)完善課程考核方案,重構“五育”課程考核評價體系
以學生的“學”來評價教師的“教”,“以學論教”評價課程思政育人效果,體現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發展為本,強調以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呈現的狀態為參照來評價課堂教學質量。按照七個單元的理論學習內容,確立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理論評價與實踐評價相結合、線上評價與線下評價相結合、必選任務評價與自選任務評價相結合、學生自評與同伴互評相結合、形成性評價和過程性評價相結合評價模式。
三、中國商貿文化基礎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反思和改進
(一)進一步理清課程目標從知識傳授到能力培養再到價值塑造的遞進關系
重視教學活動中的方法能力培養,通過學習活動,提高學生與人交往,與人合作,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基于少數民族學生語言基礎,建立有層次的教學目標體系,在學習國家通用語言的基礎上,加強中華文化學習,培養文化自信,增強文化認同,作為本課程重要的思政育人目標。
(二)進一步深入挖掘課程思政元素,將新疆優秀文學作品中兵團精神和胡楊林精神融入課程內容
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踐行胡楊精神和兵團精神,新疆優秀文學作品有著鮮明的特色和生命力,并具有一定的教育價值,通過收集整理新疆傳統文化故事、傳統節日、旅游勝地等題材,將新疆優秀文學作品中的素材進行提煉、加工作為課程思政載體,以更為獨特的風格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課程思政育人目標。
(三)貼合工作崗位要求,調整優化教學內容
進一步加強校企合作,深入了解商貿物流專業群畢業生所從事崗位(群)工作任務及職業能力,進一步梳理課程中“有效溝通、準確表達、與人合作”等崗位所需的專業技能,不斷整合優化教學內容,提升商貿物流專業知識技能與商貿文化知識的深度融合,實現課程思政目標,做到課程教學內容與時俱進,達到面向未來培養人才的目標。
(四)以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為紐帶,建立商貿物流專業群的專業課程思政資源庫
商貿物流專業群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推廣過程中,專業教師在挖掘課程思政元素,或者選擇課程思政載體時會出現交叉、重疊,學生在課堂中就會表現出由最初的自然接受,認為思政元素就是課程的內容,到后來的被動接受,甚至抵觸心理,認為把專業課上成了思政課,各門課程之間沒有形成“大思政”的協同效應,據此以中國商貿文化基礎課程思政課建設為紐帶,建立商貿物流專業群的專業課程思政資源庫非常有必要,能夠有效避免專業課程之間思政內容的重復。
作者:田麗 孫文娟 孫銳 單位:烏魯木齊職業大學 經濟貿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