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民用建筑施工圖設計的問題探討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隨著我國建筑業的蓬勃發展,民用建筑施工圖設計的競爭也日益激烈,對建筑行業設計人員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我國當前的現狀是建筑設計從業人員水平參差不齊、年齡結構單一,許多設計師安于現狀,沒有及時學習新的業務知識等。這些問題導致了建筑施工圖中難免出現了一些問題。筆者根據自身經驗,并結合相關的專業知識,將民用建筑施工圖設計中常見的問題總結如下。
1.1受開發商趕工的影響
我國當前多數的民用建筑都是由開發商所開發承建的,而設計師實則是為開發商所打工的。開發商本著將利潤最大化的原則會要求設計師盡量設計出低成本的圖紙,并且一味地要求加快工期,這就導致了許多設計師的好的創意不得不讓步于開發商的要求,忽視了細節問題的處理,導致問題的出現。
1.2各負責部門之間缺乏溝通協作
建筑設計過程的各個部門之間需要分工明確且又緊密聯系、相互獨立而又統一。但是許多負責部門之間做不到很好的溝通與協作。因此,一張圖紙中常常會出現相互矛盾的地方,特別是建筑外形與結構不對應、給排水與電氣管線相交差等問題,并應充分考慮到施工實際,避免過分增加施工難度和造價。
1.3忽視消防場地的設計
根據《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2005年版)中規定:高層建筑的周圍,應設環形消防車道。當設環形車道有困難時,可沿高層建筑的兩個長邊設置消防車道。雖然很多建筑設計師能夠正確掌握消防車道的設計要求,但是有時卻會忽視消防登高場地的設計,或設計不正確造成嚴重的安全隱患。在此之中,最常見的就是登高場地的大小、位置不精確甚至錯誤,或該場地的位置并不是有利于消防工作開展的。生命重于泰山,設計師務必要重視消防場地的設計,保證使用者的生命財產安全。
1.4忽視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風
所有建筑物的功能房間應優先考慮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風。但許多建筑設計師就忽視了對建筑場地的特性分析,常常設計出一些自然采光通風欠佳的房間或黑暗的衛生間。忽視建筑所需要的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風,自然就降低了建筑設計的水準。設計能以人為本,做到人性化且又舒適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困難,因此這應該是設計師著重考慮的重點。
1.5受設計師自身因素影響
我國建筑設計師年齡比較單一,集中在30~40歲的中年男性。他們多數設計經驗較為豐富,已經有自己的一套固式思維,吸納新型的設計理念不足,難有創新,一張圖紙稍加改動就進行二次運用,這樣不僅對建設單位不負責更無設計可言。設計師是一個對其自身素質要求比較高的工作群體,無論是專業技能、品味還是職業道德都應具備一定的素質,因此,提升設計師自身素質是非常必要的。
2優化民用建筑施工圖設計的策略
2.1加強各設計部門內部溝通
要加強各個設計部門的內在聯系,結合施工的實際情況按照現行法律法規科學合理地進行設計。努力協調選出最優方案,盡可能地避免設計部門之間內部矛盾的出現。一個團隊的溝通效果決定了團隊的工作效率,在任何組織的經營管理過程中,如果能做好內部溝通,對實現工作目標起到至關重要的效果。暢通而有效的組織溝通,有利于信息在組織內部的充分流動和共享,有利于增強化解矛盾,有利于達成公司,從而提高組織工作效率。
2.2提高設計人員的基本素質
提高建筑施工圖設計人員的基本素質包括加強工作責任感、及時學習最先進的專業知識、豐富施工經驗、給其提供理論支持等。避免抄襲、低質量、不合理的設計情況出現。設計是一項最優化的活動,要盡量給居住環境提供一個舒適的空間,要實現功能的最大化同時節約成本。以最小的投入,獲得最大的舒適度。設計師們應本著這個原則進行工作創作。
2.3充分考慮到設計創新
建筑設計師也是城市設計師,他們所設計的每一處建筑都將長期為城市所用。因此,設計出獨具特色、別具心裁的建筑,不僅是外型上的創新也包括內部構造上的創新,都將對城市發展起到積極的影響。既然它產生于計劃經濟時代,它就應該順應時代的潮流,改變過去教條冗長陳舊的模式,做到真正的順應時展。因此,建筑設計的創新,不僅具有理論意義,實踐意義也十分重大。
2.4要堅持正確的立場、把握原則
現今,許多民用建筑設計師在設計施工圖時會受到開發建設單位或施工單位的影響和誘導,不遵循法律法規的要求,或打“擦邊球”,沒有責任感和職業道德,因此設計出的建筑就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一名合格的建筑設計師,應當把廣大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放在首位,應堅持正確的立場、把握原則,設計出優秀的建筑作品來回饋社會、實現自我。
3結語
一名建筑設計師,能否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直接關系到一棟建筑的優劣。這就要求我國廣大的建筑設計師以及建筑業的同仁們攜手努力,多多設計出優秀的民用建筑。與此同時,設計單位也應該從實際出發,提高業務水平,密切聯系參建各方,最大限度上減少不必要的失誤和變更,確保建設任務的順利完成,為我國的現代化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本文作者:李桁忠 工作單位:廣東華方工程設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