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優秀測繪工程師素質培養意見探討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卓越測繪工程師應具備的素質為了達到《測繪卓越計劃》的目標,測繪卓越工程師應具備的素質主要包括:
1.1 基本素質具有良好的人文素養和測繪工程職業道德,具有較強的社會責任感和熟悉測繪法律法規和測繪行業的技術標準與規范,主要表現在掌握一定的政治、經濟、管理、社會學、情報交流、法學、環境等人文知識,了解一般的社交規范,遵守社會公德,具有良好的人文素養。 愛崗敬業,嚴謹認真,熟悉企業員工應遵守的職業道德規范, 遵守測繪工程職業行為準則和職業道德規范,具有較強的社會責任感。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及相關測繪法規,了解與工程建設有關的法律規定,熟悉測繪行業及相應企業技術標準,熟悉《測繪作業人員安全規范》及測繪行業主要職業健康安全知識,學會在法律和制度的框架下工作。具有良好的質量、安全、服務和環保意識和公民意識,能承擔有關健康、安全、福利等事務的責任。
1.2 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具有扎實的測繪工程專業理論與技術知識和一定的科學研究能力,了解本專業的發展現狀和趨勢,主要包括:具備從事測繪工程學科所需的自然科學基礎知識,包括高等數學、概率統計、大學物理等。 掌握測繪工程技術所需的工程科學基礎知識,包括工程力學、電工電子學、計算機技術、實用數據處理、數字圖像處理、土建工程、工程地質等相關學科的知識。具有應用工程基礎知識解決實際測繪工程問題的能力。掌握測繪工程專業基礎理論與技術知識。包括:空間信息數據采集、處理、表達與利用的基礎理論、方法與技術,各種工程的勘測設計、施工及運營監測各階段的測繪工作的理論方法與技術。了解本專業的發展現狀和趨勢。
1.3 溝通與創新學習能力具有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和開拓創新意識,能熟練閱讀本專業的英文文獻,具有一定的英語口語交流能力,能夠使用技術語言,在跨文化環境下進行溝通與表達。具備較強的適應能力,能自信、靈活地處理新的和不斷變化的人際環境和工作環境。能夠跟蹤本領域最新技術發展趨勢,具備收集、分析、判斷、選擇國內外相關技術信息的能力。能夠控制自我并了解、理解他人需求和意愿;既能獨立工作,又具有團隊合作精神,適應競爭學會合作。具有認識自身的發展需求,制定并實施自身職業發展計劃的能力。
1.4 解決測繪工程問題的能力了解現代測繪科學與技術及其發展動態;了解測繪工程的新技術、新方法、新儀器和新軟件;掌握測繪工程生產流程的方法和技術。工程設計中,能理解工程應用要求,掌握外業施測和內業數據處理方法,嚴格貫徹專業設計規范和專業設計流程,選用合適儀器、布設與施測方案、數據處理方法及軟件。參與工程設計文件(設計投標書,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技術設計書等)的編纂,并能進行設計方案說明與詳細方案比選;具有一定的測繪數據處理軟件編制能力,對一些特殊的應用和新的儀器或技術方法,能夠根據要求編寫程序進行數據處理;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和技術改造與創新的初步能力。針對測繪產品的質量要求和生產技術問題能提出技術改造、工藝設計或者技術創新初步方案。
1.5 具有一定的項目組織、管理與執行能力具有根據測繪項目的內容、工期、技術與質量及安全生產等要求,分析判斷需要投入的人員、設備等資源的能力;并能根據測繪項目的工期、成果質量要求及投入的資源,計算成本和利潤,分析項目的經濟可行性等;具有按照測繪項目要求,根據《測繪技術設計規定》(CH/T1004-2005)及有關的技術規范、技術標準,制定項目設計書、提出各項精度指標、組織編寫專業技術設計書并判定其與項目設計書的符合性和可行性、細化分解項目目標、明確技術路線,合理調配資源等確保工程實施的能力。能夠依據《測繪作業人員安全規范》(CH1016-2008),根據測繪項目的作業現場環境,進行人員、儀器設備、數據安全風險評估,確定必要的防護用品用具、數據存儲及備份機制,制定安全生產方案。能夠根據《測繪繪技術總結規定》(CH/T 1001-2005)及有關的技術規范、技術標推,撰寫技術總結,內容包括工期、成果精度指標、需要說明的問題等;對技術問題的處理進行分析、評估、認定,明確結論。具有應對危機與突發事件的初步能力 ,能夠在測繪工程項目實施中,采取恰當的措施應對質量標準,項目計劃和預算的變化。具有較好的組織管理能力和合作精神,能夠協調工作團隊按工作進度進行工作。
2測繪卓越工程師培養方案
2.1 培養目標為城市規劃與建設、礦產資源勘察與開發、國土資源調查與管理環境保護與災害預防等領域企事業單位輸送高級測繪工程人才和管理人才為目標,培養具有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掌握空間信息數據采集、處理、表達與利用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具備堅實的數學、英語、計算機基礎以及良好的政治、業務和人文素質,并具有從事各種工程的勘測設計、施工及運營監測各階段的測繪工作能力、知識更新與自我完善能力、良好溝通與組織管理能力和國際視野的測繪工程專業優秀人才。按照本標準培養的測繪工程專業本科卓越工程師,具備助理工程師基本能力,畢業后經過 3 年~5 年具體的工程實踐,即可申請并獲得測繪工程專業工程師技術資格,并具注冊測繪師相應的能力,可從事交通等行業工作。
2.2 測繪卓越工程師課程設置為了實現測繪卓越工程師的培養目標,學位課程主要包括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高等數學、VB 程序設計、大學英語、數字地形測量學、誤差理論與測量平差、大地測量學基礎、GPS 測量原理與應用、地圖制圖基礎、GNSS 數據處理、地理信息系統、變形監測與數據處理、工程測量學、數字攝影測量學。主要實踐環節包括數字地形測量學實習、誤差理論與測量平差課程設計、大地測量學基礎實習、GPS 測量與數據處理實習、地理信息系統實習、數字攝影測量學實習、工程測量實習、、畢業實習、測繪工程監理實習、專業認識實習、畢業設計(論文)與答辯等。最低畢業學分要求:學生必須在規定的修業年限內修滿教學計劃規定的 185 學分方可畢業。符合院學士學位授予條例規定的,可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3結束語
測繪卓越工程師是具有扎實的自然科學基礎和測繪工程理論知識,掌握測繪工程專業技能,具備空間信息綜合處理能力、較強測繪工程實踐能力,具有良好的人文素養、知識更新與自我完善能力、良好溝通與組織管理能力和國際視野的測繪工程專業高素質人才,因此應把各種素質教育結合起來,使測繪卓越工程師的素質得到提高,優化其培養方案,積極創造條件,從而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本文通過討論測繪卓越工程師應該具備的素質及其培養方案,為更好地落實中國卓越計劃,使培養的測繪學生能夠成為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社會主義建設者提供有益參考。
作者:焦明連 董春來 王秀萍 單位: 淮海工學院測繪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