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綠色建筑評價體系構建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本文通過分析綠色建筑體系的復雜性和層次性等特點,將霍爾三維結構理論充分引入其中,分別從專業、目標及時間三個維度出發,構建綠色建筑評價技術體系。
關鍵詞:綠色建筑;霍爾三維結構;評價體系
1構建綠色建筑標準體系的現實意義
在綠色思想的引導下,人們已經將綠色生態世界觀作為衡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基本行為準則,同時,也促使了人們對傳統建筑觀念的反思。當前,國內對綠色建筑標準體系的研究,主要圍繞國家2006年出臺的《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具體研究內容可以概括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將我國綠色建筑評價體系與國外先進的評價體系進行對比研究。另一方面是針對國家《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中規定的某項內容及條款,合理的指出相關修改意見和建議。但由于我國現階段關乎國家、行業與地方評價標準之間缺乏內在聯系的分析,針對不同地區綠色建筑技術研究這一領域的研究更是空白的。實際上,由標準體系帶來的一系列的問題,在我國綠色建筑發展中起著制約作用,主要體現在兩方面:①我國現行的評價標準數量依然不足,沒有對各個專業進行覆蓋;②關于評價標準的編制工作不具備有一定的計劃性和預見性,甚至各個標準之間存在不協調、不匹配等問題,導致不合理的內容構成,或者內容有沖突,嚴重者內容之間會出現矛盾等等。因此,要想建立綠色建筑標準體系,各地應結合自身綠色建筑進展的實際情況,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標準體系,以此促進綠色建筑的持續發展。
2綠色建筑標準體系的構建過程
2.1標準體系的特點分析
標準體系的特點主要從兩方面進行分析,即:層次性和復雜性。綠色建筑的建設事實上就是在傳統建筑的基礎上,合理應用新技術和新型設計理念,在建筑工程的各個環節中采用科學管理模式依次推進。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的全過程中,用于綠色建筑標準體系也具有層次性。綠色建筑標準體系按層次分類可分為以下三個層次。即:綜合性層次、通用層次和專項層次。首先,綜合性層次的標準主要是以建筑群體或者單個建筑物內建筑系統的組成結構作為重點對象。按建筑規劃,對建筑材料、暖通設備、給排水設計、檢測評估、建筑電氣等多個不同專業劃分相應的技術標準。而這些技術標準的規定必須符合國家和地方規定和要求,實現各專業之間綠色建筑的總體目標。其次,通用層次的標準主要是以建筑系統中各個不同專業的組成部分為主要對象。其技術標準的劃分要以建筑空間結構為主,爭取使這些不同組成結構實現綠色建筑,而且根據不同專業采取相應的管理途徑。最后是專項層次,其標準主要針對通用層次中各個單項專業技術標準,為實現綠色建筑目標途徑當中所需的工具、手段及其工藝等。從以上內容可以得出,標準體系具有一定的層次性,而且每個不同層次又分為若干個不同體系,這種表現為非線性的關系。另外,子體系與子體系之間、標準與標準之間、子體系與標準之間都存在著比較復雜的關系,這種表現為耦合性。所以標準體系具有復雜性。
2.2霍爾三維結構理論概述
霍爾三維結構是在1969年由霍爾提出的一種系統工程的方法論。該理論指出一般系統工程的過程可以從三個維度劃分(時間、邏輯和知識。)成7個階段(規劃、擬定、分析、運籌、系統實施、運行和更新階段)和7個步驟(明確問題、指標設計、系統綜合、系統分析、系統優化、系統決策和實施計劃),與此同時,還應完成各個階段和各個步驟中所需專業和技能,具體專業包括:法律、經濟、管理科學、計算機科學、工程技術、社會科學、環境科學等。
2.3構建標準體系
霍爾三維結構的提出為建筑企業解決大型復雜系統的規劃問題、管理問題和組織問題提供了一種較為統一的思想。我國基于這種思想,與國外一些較為先進且技術比較成熟的評價標準體系相比,在我國現有頒布《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等基礎上,從綠色建筑施工中涉及的專業和全壽命周期的每個階段的角度出發,分別從時間、專業和目標三個維度構建成一條完整的綠色建筑標準體系。在建筑物滿足適用、高效的前提條件下,將標準最大程度的在綠色建筑工程中發揮推動和保障作用。綠色建筑標準體系三維結構圖由目標維、專業維和時間維三大部分組成。
2.3.1目標維
該維度主要反映通過實施建筑綠色化,最終達到的目標。第一,綠色建筑中最基本的目標是四節一環保即:節地、節水、節能、節材、環保。而標準體系的構建在此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首先,根據標準體系中的相關強制性條款,可以有效的減少部分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資源短缺的問題,充分引導建筑中使用替代資源。鼓勵相關技術人員在施工的全過程中使用先進的技術水平和先進的工藝,將每份資源發揮其最大效用。此外,采用先進的設計理念,將施工過程中所需資源和技術參數進行統一規劃和設置,在保障建筑物使用功能和結構調整安全的前提下,將資源消耗降到最低。還有綠色建筑對室內環境的要求,不僅僅要求具有新鮮、無污染的空氣,還包括在室內環境中活動的所有成員提供舒適的光環境、溫濕環境、聲環境等等。目前,有些建筑單位由于過于的追求節能目標,使用了大量的新型材料,增強了室內的密閉性,但造成嚴重的室內環境污染。所以,在綠色建筑過程中,應科學合理的找出室內環境與節能兩者之間的平衡點,絕對禁止以損害室內環境而達到節能的目標。其次,綠色建筑標準的運營管理,實際上是將傳統的物業管理有效的提升,將高效、節能、安全的理念貫穿于建筑工程中的給排水、電力、燃氣、電梯、保潔等基礎設施的日常使用和維修保養中。還有就是全壽命周期的綜合性能。在全壽命周期中的每個階段,按規定達到的最終目標也各不相同,比如,在建筑工程決策和實施階段,如果離開標準,那么工程質量和建筑安全將很難得到保證。同時,由于建筑施工過程中需投入大量的資金,所以,在綠色建筑全生命周期內應將經濟因素考慮在內,但是,在建筑物運營管理階段,部分企業因持續堅持節約資源的原則,從而降低了運營成本,避免或減少了對環境的破壞,提高了建筑物使用的舒適度。在構建綠色標準體系時,應根據各地不同的資源優勢和條件,以優選的方式,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標準,而且在兼顧建筑物節能性和經濟性兩者的基礎上,科學設計建筑工程中的技術指標和各項功能參數,爭取同時實現建筑工程的節能、環保、經濟、質量的目標。最后,綠色建筑標準體系應融入地方特色,繼承各地歷史、文化,堅持現代城市的發展原則,用標準來實現并保證建筑施工中各個階段的地域性特色體現。具體體現在,建筑物規劃階段,要結合各地不同的氣候條件,實施本土性的施工措施,注重本土建筑材料的使用,同時,應鼓勵設計人員具有創新精神,打破傳統思維,從建筑設計的源頭抓起,努力實現建筑設計與綠色技術的有機融合。
2.3.2專業維
專業維是從綠色建筑中各類相關專業的角度出發,將標準體系按專業維度來劃分,從而將體系中所體現出的標準建設工作切實落實到不同專業中去完成:①規劃階段。在建筑物規劃階段,應做到合理選址和建筑場地布局、科學合理的景觀設計、交通組織、完善場地的各項配套設施、創造良好的室內環境等因素,實現綠色建筑的健康、舒適以及場地的高效利用;②建筑設計階段。在此階段中,應考慮到建筑物與周邊環境的協調性,盡量避免或減少周邊環境的破壞。建筑物的布局應結合場地的實際情況,盡可能采用當地的自然通風和光照。在設計建筑物形體時,應在保證具備良好的通風和采光的基礎上,盡量減少因日照時間過長,增加空調系統的能耗;③綠色建材的使用已經成為綠色建筑評價的重要標準,通過制定標準,最大限度的保證建筑工程施工中優先選擇應用綠色建材,將高性能、低材耗、耐久性好的綠色建材所具備的特點發揮到極致;④綠色施工貫穿于整個施工過程,從項目規劃階段到工程竣工驗收階段。
2.3.3時間維
依據建筑工程全壽命周期的理念,然后結合綠色建筑自身的特點,將綠色建筑標準體系中的時間維度劃分為以下幾個階段:投資決策、規劃設計、項目施工、竣工驗收等階段。綠色建筑理念充分考慮到各階段之間的聯系,對施工全過程進行系統的評價和嚴格的監管。
3小結
依據霍爾三維結構構建綠色建筑標準體系,對于進一步推動綠色建筑工程健康、持久、有序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首先,相關建筑單位可以按照標準的正確指引,科學規范的開展建設活動。其次,標準體系的構建,使工程建設中相關標準的修訂與制定更加的科學、合理,進而使綠色建筑市場秩序也更加的規范。
參考文獻
[1]王付宇,胡曉晨,種法雯.基于霍爾三維結構的裝配式建筑EPC總承包模式研究[J].工程管理學報,2018(6):7-11.
[2]李亦斌,傅則恒,徐磊.基于霍爾三維結構的市政工程計量與計價精品課程建設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8(31):132-137.
作者:王虹 蔡曉麗 單位:江西理工大學南昌校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