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丁香婷婷妞妞基地-国产人人爱-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麻豆-国产人成-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91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大學生積極心理學教育創新途徑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大學生積極心理學教育創新途徑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大學生積極心理學教育創新途徑

摘要:將積極心理學核心理念應用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既是時展的需要,也是大學生更好成長成才的需要。積極心理學的興起對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視角,探索基于積極心理學核心理念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途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多視角探索和推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徑的創新,借鑒和吸收交叉學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現實需求。積極心理學興起于20世紀末,在國外得到了高度重視和發展,我國學者也進行了相關研究。其中很多人關注積極心理學在思想政治教育領域的應用價值,將核心理念運用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為創新教育途徑提供新視角。

1積極心理學概述

積極心理學是美國心理學界興起的一個新的研究領域。它利用心理學目前已比較完善和有效的實驗方法與測量手段,來研究人類力量和美德等積極方面[1],由美國心理學家Seligman和Csikzentmihly首次提出。積極心理學相對于傳統心理學,更注重人的正向情緒的挖掘與傳達,旨在培養個體正面、積極、樂觀的情緒,養成個體助人和自助的獨立人格。研究內容主要包括3個方面:(1)積極的情緒體驗,包括主觀幸福感、快樂、愛,注重主觀幸福感的研究。(2)積極的個人特質,包括個性力量、天分、興趣、價值等,是積極心理學的基礎。(3)積極的機構,包括家庭、學校、商業機構、社區和社會[2]。

2積極心理學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點

2.1研究對象一致

兩者在研究對象上具有一致性,即“人”,均是面對來自不同社會背景、接受不同家庭教育、擁有不同人格特質、具有千差萬別的個體,這是積極心理學應用于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現實基礎。

2.2教育原則一致

兩者的教育原則具有一致性,即“立德樹人”。“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是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宗旨和原則。積極心理學旨在通過激發人的內在積極潛能,注重美德培養,幫助人們獲得美好的生活。這是兩者在教育原則上的契合點,是積極心理學應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基礎。

2.3教育目標一致

兩者在教育目標上的一致性主要表現為促進個體的全面發展,實現幸福人生。思想政治教育“無疑擔負著一種重大的社會重任,即從教育人、提升人、塑造人出發,進而從根本上使人超越現有的狀況,在最終的價值旨歸上實現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3],即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實現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滿足自我實現需求。積極心理學注重挖掘個人潛在的積極因素,激發個人潛能,以達到個人的幸福、快樂,這是兩者在教育目標上的一致性,為積極心理學在思想政治教育領域中的應用提供了廣闊前景。

3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現狀分析

3.1鼓勵教育少,批評教育多

當前,學生問題和“問題學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關注的重點,教育者往往站在審視者的角度開展工作,批評教育成了主要手段,鼓勵教育、賞識教育少之又少。通常采用批評、說服、勸導、懲戒等方法來規范大學生言行,導致大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逆反心理越來越嚴重,高校學生問題與“問題學生”越來越多[4]。現實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對學生身上的閃光點、潛能的挖掘和積極因素的開發不足,很容易陷入以偏概全的思維,加之對積極學習環境、生活環境的營造缺乏持續性,從而影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利于良好思想品德的培養。

3.2體驗教育少,理論灌輸多

理論灌輸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表現為將一些普遍的、抽象的理論觀點外在地灌輸給學生,而沒有調動學生自發進行相關知識融合與升華的積極性。加之我們面對的是一群生活在信息多元化社會中的“95后”,他們崇尚個性,向往自由發展空間,渴望被認同和尊重,富有主見,傳統的理論灌輸往往忽視了情感體驗,容易引起學生的逆反和抵觸心理。有研究表明,目前制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最大心理問題就是“逆反心理”[5]。實際工作中,要打破傳統思想政治教育的說教方式,將理論灌輸與個人實踐體驗相結合、與學生現實生活相結合,從而實現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內化,實現“入腦”“入心”和“入行”。

3.3思想和行為問題關注多,心理和美德培養關注少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行為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品德教育,思想和行為方面是關注的重點,尤其是“問題學生”,而心理和品德的培養往往被忽視,導致近年來大學生心理問題層出不窮,道德素質下滑,誠信意識欠缺,榮辱觀不清等。

3.4學校教育功能強化,家庭教育功能弱化

在大學教育階段,對于學校來說,輔導員是做好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排頭兵,目前我國按照1∶200的比例配備輔導員。在實際工作中,一個輔導員面對的學生人數往往超過200,這一現狀導致輔導員很難做到深入了解每位學生,對學生行為和思想方面的關注更多一些,而缺乏對學生心理的關注和積極潛能的挖掘。對于家長來說,多數父母認為將孩子送進大學,他們的任務就完成了,注重物質提供和保障,缺乏情感交流與溝通;也有部分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因距離遠而鞭長莫及,無能為力,家庭教育出現空白。很多脫離了父母管束的大學生猶如脫韁的野馬,一時很難找準定位,在大學中迷失自我,導致學業荒廢,因此大學階段的家庭教育具有不可或缺性。

4積極心理學視域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途徑探析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見》,強調要創新工作理念,注重方式方法,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舉措上要善于創新、敢于突破。把積極心理學理念和方法引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踐,增強教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前瞻性,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徑的創新。

4.1立足于大學生積極心理情緒的挖掘,通過教育和自我教育的激發與引導,調動學生成長成才的內在積極性

(1)以學科競賽為龍頭,鼓勵和調動廣大青年學生積極參與各類學科競賽,以賽促建、以賽促學,激發專業學習興趣,培養專業學習成就感。人的幸福感來自于專注的付出,來自于忘我的投入。各類學科競賽是促進良好學風形成的有力抓手,圍繞專業學習開展各類競賽及學術研討活動,充分發揮校園文化的導向功能和感染力,讓學生在競賽中體驗忘我投入的樂趣,激發專業學習興趣和動力,為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2)以學生社團為陣地,鼓勵學生拓展興趣和愛好,發揮個人特長,在自我教育與管理中順利實現成長成才。學生社團是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重要形式,是大學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載體,也是大學生展示和鍛煉自己的主要陣地。鼓勵大學生在完成日常學習任務和教學活動的前提下,積極參與各類社團活動,豐富課余生活,開展有益于健康成長的活動。在活動中強化個人的興趣愛好,學會分享,體驗快樂,培養良好個人品質和自我管理能力,實現全面發展和提高。

(3)鼓勵學生走出宿舍、走向操場,參與集體活動,增強團隊意識,建立歸屬感。目前,在校大學生基本為“95后”,很大一部分為獨生子女,他們在父母的精心呵護下成長,既渴望擺脫父母的束縛實現獨立自主,又不得不依賴于家長的經濟支持,抗挫折能力差,缺乏擔當和責任感;還有一部分是典型的留守兒童,因父母常年在外,感情交流處于空白,導致這部分學生冷漠、以自我為中心,與人交流溝通存在很大缺陷;加之移動互聯盛行,很多學生患上了嚴重的“手機依賴癥”,沉溺于網絡,自我封閉,獨來獨往,游離于集體之外。針對這一現狀,我們要鼓勵學生參與集體活動,互幫互助,建立歸屬感,確立自身主體地位。

4.2立足于大學生積極人格的培養,通過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當代大學生主體意識

(1)做一個有理想、有目標的人,將個人之夢融入“中國夢”,實現個人的成長與成才。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任務,“中國夢”融入了全國人民的個人之夢,今天的在校大學生將是實現“中國夢”的有力推動者和見證者,將個人之夢融入“中國夢”,確立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人生自信,在社會實踐中尋找圓夢之路。

(2)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樹立積極的人生觀,指引大學生順利成長成才。在社會轉型時期如何堅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擁有自信樂觀的人生態度,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大挑戰。核心價值觀成為當代我國的一面精神旗幟,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學生將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者,要學會融會貫通,將核心價值觀與人生觀有機結合,樹立遠大人生理想、培養積極人生態度,在自我實現過程中努力做一個對國家和民族有貢獻的人,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做一個對集體和家庭有益的人,做一個身心健康、積極向上的人。

(3)拓展社會實踐途徑,化知識為技能,在實踐中探索圓夢之路,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大學生最終都要走向社會,接受社會的檢驗,參加社會實踐是幫助其盡早適應社會、實現幸福人生的必由之路。要深入實施“實踐育人共同體建設計劃”,積極構建黨和政府、學校、社會共同參與、協同推進的實踐育人機制;以學生志愿服務、創新創業活動為依托,用積極人格理論變革傳統教育模式,學會挖掘、肯定學生個人積極品質,增強學生歸屬感和安全感;要搭建校企合作平臺,開展責任感教育和素質教育活動,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提高其綜合素質,實現校園育人與社會需求的無縫對接,實現可持續發展;引導學生敢想、敢闖、敢干,讓美好的創意、想法能夠落地生根,在自我實現過程中探索圓夢之路,感受社會,認知社會,全面發展。

4.3立足于積極環境的創建,為大學生成長成才提供環境保障

(1)堅持立德為先、育人為本的原則,推進校園文化環境建設。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整合學校資源,將“德育為先”理念滲透于所有課程、所有環節,樹立教書育人、服務育人、管理育人、活動育人、文化育人理念,營造全員參與的良好氛圍;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的原則,將思想政治教育轉化為切實行動,幫助貧困大學生緩解經濟壓力,樹立自立自強的意識;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通過談心、交友來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情感需求;幫助學生答疑解惑,緩解學業壓力,樹立專業學習信心;拓展大學生就業渠道,提高就業質量,緩解就業壓力。通過幫助學生解決現實問題,實現情感認同。

(2)以“家風教育”為契機,通過召開新生家長會、建立家長聯系卡、定期打電話等途徑建立學校與家庭的有效溝通反饋機制,幫助家長與學生建立良好親子關系,創建積極家庭文化氛圍,賦予學生更多積極支持;在重大節假日發起“打一個親情電話”的活動,促進家庭教育作用在大學階段的持續性和有效性;以感恩為主題,開展多種形式的感恩活動,激發學生感恩心理,在愛與被愛中健康成長。當然,最重要的是形成學校與家庭積極的聯動環境,充分彰顯合力作用。

(3)以“感動中國”“中國最美聲音”等活動為契機,利用多種傳播媒介傳遞社會正能量。網絡化生存已成為當代大學生生活的常態,主動占領新媒體平臺,搶占先機,多途徑提升當代大學生的媒介素養,培育新媒體平臺的話語領袖,實現思想的引領。尤其加強新媒體的利用,搭建新媒體平臺,如班級QQ群、微信、微博、校園網、百度貼吧等,宣傳學生身邊事、身邊人,樹榜樣、抓典型。加強網絡輿情監控,凈化網絡環境,傳播社會正能量,從而實現對當代大學生的思想引領。

參考文獻:

[1]SheldonM.KingL.WhypositivepsychologyIsnecessary[J].AmericanPsy-chologist,2001,56(3):216-217.

[2]克里斯托弗•彼得森.積極心理學[M].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

[3]程廣麗.從思維還原到現實還原:思想政治教育的現實轉向[J].探索,2014(2):126-130.

[4]劉鳳影,袁立莉.積極心理學視域下的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3):127-129.

[5]高鑫,王昊.淺析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1(12):37-39.

作者:牛雅莉 單位:蘭州工業學院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一级毛片视频 | 中美日韩在线网免费毛片视频 | 99国产在线播放 | 成人欧美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 国产成人福利美女观看视频 | 六月丁香婷婷天天在线 |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 亚洲精品日韩中文字幕久久久 | 亚洲精品一区亚洲精品 | 91香蕉国产 | 免费国产成人综合 | 国产成人mv在线观看入口视频 | 午夜一区二区福利视频在线 | 欧美白人和黑人xxxx猛交视频 | 欧美aaa性bbb毛片 | 色综合久久88一加勒比 | 国产高清精品一级毛片 | 欧美成人极品怡红院tv | 国产精品久久九九 | 精品国产高清不卡毛片 | 收集最新中文国产中文字幕 | 国产成人免费影片在线观看 | 99视频在线观看高清 | 国产三片高清在线观看 | 狼人青草久久网尹人 | 欧美三级在线 | 久久在线影院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99久久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美女在线观看播放 | 亚洲国产精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 最刺激黄a大片免费观看下截 | 一级做a爱片特黄在线观看 一级做a爱片特黄在线观看免费看 | 久久99在线 | 天天草综合 | 激情视频一区 |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 韩国免费特一级毛片 | 午夜欧美成人香蕉剧场 |